《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加上正好路过这里。

    再加上有孙立这个超级条件。

    所以,李衍决定打下登州城,拔掉登州水军这个威胁。

    因为装备都是来自于宋军或是宋国的几个州城,梁山马军的装扮与宋军完全相同。

    这也是李衍刻意为之的,因为这方便他们在宋国境内行走。

    也这是因为如此,他们很轻易的就混进了登州城。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孙立先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将他所辖的五百马军调到城外,然后下令这五百人马自己行动,而他本人则返回,之后带领五百梁山马军返回了登州城。

    剩下的事就简单了,孙立和五百梁山马军夺下城门,然后李衍亲率两千马军杀入城中,各方面都远远比不了济州府、东平府、东昌府也就跟阳谷县城差不多的登州城就这么破了。

    与此同时,林冲率领马一军,阮小二、李俊率领梁山水军,水路同时出击,一举将登州水军端了。

    随后,孙立带着二十个人骗开了登州寨的寨门,然后冒险夺了登州寨的寨门,之后林冲带着马一军杀入寨中,将登州寨的两千五百禁军全部拔掉,之后在孙立的带领下,林冲等人又将登州的几营厢军和乡军全都给拔掉了。

    不得不说,梁山军在高丽打了一年之后,各军的战力都大幅度的增加了,尤其是最近这几个月一直充当主力的亲卫军和马一军,战力真是杠杠的,根本就不是这些没怎么经过战斗的宋军可以抗衡的。

    除了杀死的以及少数趁乱逃跑的,其余宋军全都被梁山军俘虏了,然后直接上船,运往高丽南京参与劳动改造。

    而孙立那五百马军,经过孙立的策反,其中三百多人加入了水泊梁山,剩下那不到两百人则被孙立解散了。

    至此,登州再无一兵。

    接下来就是公审、分粮、招募移民。

    这种事,李衍早已经不自己管了,更何况还只是这么一个小城。

    目前这段时间的移民主要是往海南省移,因此,程万里人就在洋口港接收移民,另外户曹蒋敬也在洋口港,派人将他二人接来,李衍也就不用再管登州的事了。

    ……

    县衙门前。

    见人们踊跃报名参加移民,李衍估计此次在登州最少能招募五万移民,然后跟一旁的宗泽道:“宗大人可看见主事的那位程大人?你看他,多意气风发,仿佛全身都是干劲,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宗泽不言也不语,仿佛没听见李衍说话一般。

    见宗泽不接话,李衍也不恼怒,而是自顾自的说道:“因为他可以专心干有意义的事,现在的大宋朝廷,最让人失望的就是,不给想做事的人机会,在位的都是些溜须拍马媚上欺下之徒,像宗大人你这样有能力又一心为国的人,只因如实上凑一些事,就被逼告老还乡,赵佶那个昏君竟然还准了,我实不知这样的朝廷有什么值得你效忠的?”

    宗泽升任登州通判之后,发现权贵势力大肆吞并土地,登州仅宗室官田就有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纳租万余缗,都转嫁到了当地百姓身上。

    宗泽忿然上书朝廷,陈明实情,请求予以豁免,终于为登州百姓免除了沉重的额外负担。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宗泽遭到了那些权贵势力的迫害,不得不主动提出告老还乡。

    让人心寒的是,没过多久,赵佶(其实未必就是赵佶批的,因为赵佶现在正忙着修仙,可能没有时间管这些小事)就准了宗泽的告老还乡。

    更可气的是,宗泽结庐山谷间拟著书自适以度晚年,竟然被人诬告蔑视道教,要将宗泽发配镇江“编管”,他的夫人陈氏听此噩耗一病不起,紧接着就撒手人寰。

    也就在这时,李衍将登州打了下来,截下了要被发配的宗泽。

    宗泽没接李衍的话茬,而是道:“据老朽所知,这一年至少有二十万……”

    李衍道:“五十万。”

    宗泽眼睛微微动了动,然后道:“李寨主要这么多农户作甚?”

    李衍照实道:“我将高丽近半之地打了下来,乐浪郡和真番郡现在已经是咱们汉人的了,我准备移两百万汉民过去(因为又将庆尚道占了,一百万汉民已经不够了,所以李衍等人准备移两百万汉民过去,那样汉民和高丽民的比例就将超过二比一,高丽,至少李衍的占领地将彻底汉化),让这两个郡永远都属于咱们汉人……”

    高丽的事是藏不住的。

    李衍和梁山军在高丽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赵佶等人就是再昏庸再不作为,也一定会听到风声,只是早晚而已。

    甚至用不了多久,高丽还会遣使臣来找赵佶告状,要知道,再怎么说,宋国现在都还是高丽的宗主国。

    所以,李衍压根儿也没打算一直瞒着此事。

    听李衍说自己打下了高丽近半之地,宗泽先是目瞪口呆,随即又是不敢置信!

    可过了一会之后宗泽又信了,因为宗泽实在是找不到别的合理解释来解释李衍为什么要费劲巴力将这么多农户弄出海。

    李衍语气诚恳的接着又道:“宗大人,过来帮我吧,我保证不让你虚度余生,也保证不让你有遗憾!”

    ……

 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军星(求订阅!)

    …

    宗泽逃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谁也没想到,看似老迈的宗泽,竟然是一个绝顶高手,照顾(看管)他的二十几个人竟然全都被他杀了,然后他悄无声息的逃出了登州城。

    得知宗泽逃了,李衍久久不语。

    李衍是真心想改变宗泽的命运,不想汉人的脊梁宗泽,处于弥留之际连呼三声“渡河!渡河!渡河!”,然后溘然长辞。

    然而,有些事终究不能按照李衍的意愿发展。

    再说宗泽。

    逃出去了以后,宗泽找到了他的儿子宗颖,然后用了一夜时间写一封有关李衍打下登州、占领高丽近半领土之事的奏报,并附带了他的应对之策(大意就是,剿灭水泊梁山在国内的据点,在登州驻大军阻止李衍移民,派大军去半岛上剿灭李衍,必要之时可以联合高丽剿灭李衍。从宗泽出的应对之策上不难看出,在宗泽看来,李衍要比田虎、王庆、方腊危险,如果能彻底剿灭李衍,甚至可以帮高丽人一把,因为高丽人不会来抢夺大宋的领土,更不会成为大宋的心腹大患。),随后打发宗颖将奏报送去东京汴梁。

    宗颖不敢怠慢,第二天天还没亮就骑马望东京汴梁而去,一路之上夜宿晓行,一刻也不敢耽搁,十几日便来到了开封府,然后将宗泽的奏报递交了上去,再然后就如石沉大海一般。

    直到一个多月后,梁师成才看到了这封被压在最下面的奏报。

    这里解释一下,并不是梁师成消极怠工,而是宗泽的身份有问题。

    宗泽现在是待罪之身,他的奏报自然得放在最后面,而一国之事多了,尤其目前还是一个多事之秋。

    所以,宗泽的奏报才一直拖到现在才被梁师成看到。

    梁师成拿过一看,高丽被分成了三部分,其中一部分还是被大宋的一伙贼寇占去了,这可是大事,所以,梁师成二话不说,就去找赵佶汇报去了,至于宗泽所写的应对措施,梁师成只看了一眼,说了三个字“想当然”,然后就扔到了一边。

    可不是想当然嘛。

    北边和西边这两个战场,每年都要消耗数以千万贯计的钱银。

    大宋哪还有钱再在东边开一个战场?

    而且,宗泽还想去高丽剿匪!

    这不是疯了嘛,去高丽剿匪那可是远征,军费将多到难以计算,不说其它的,单单是造船,就得花上数以千万贯的钱银。

    赈灾。

    剿匪。

    为赵佶修建万岁山。

    哪哪都是大数额的开销。

    大宋哪还有钱了?

    而钱还只是一方面,还有兵。

    虽然不管兵,但梁师成也清楚,大宋其实并没有多少兵,用什么去东边开一个战场?用什么去远征?

    梁师成找到赵佶时,二千余道士刚于上清宝篆宫举办完千道会,听灵素宣谕,此时赵佶正在设大斋宴请大宋的一众“神仙”,并商量,天下道士,可免阶墀迎接衙府,郡官、监司相见,都依长老法。

    赵佶说:“此法最好,朕明日就下旨。”

    也就在这时,梁师成来了。

    即使位高权重到了梁师成这种地步,见到这一众“神仙”,也不敢怠慢,而是先行个告罪礼,才跟赵佶汇报了高丽一分为三一事。

    听完梁师成的汇报,赵佶也是诧异不已,忍不住道:“高丽丢了一小半领土?还是被李衍那个贼寇夺去的?”

    不怪赵佶如此诧异,要知道,一年前高丽还派使臣来宋,赵佶至右文殿策封了高丽进士,还赐了高丽祭器,不想仅仅过了一年多时间,高丽就只剩一半了!

    林灵素眼珠一转,然后道:“恭喜教主道君皇帝,贺喜教主道君皇帝!”

    赵佶不解:“请问仙师,这喜从何来?”

    林灵素扶须笑道:“教主道君皇帝开疆拓土难道不是大喜事吗?”

    “这……”

    赵佶不是听不明白林灵素的意思,而是这是不是有些太过想当然了?

    林灵素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这两年,不是大旱,就是大水,其间熙河、环庆、泾原还发生了地震。

    乖乖,他林仙师都不知道这大宋怎么就这么多灾多难,莫不是哪个神仙要灭了大宋?

    不不不,万万不能这样,他林仙师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可不能就这么结束了。

    甭管有用没用,林仙师可是真心为大宋祈祷,希望大宋越来越好。

    可惜!

    祈祷好像失败了,大宋的灾难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

    这不行。

    这样下去谁还信他林仙师?时间久了,怕是连赵佶这个最虔诚的信徒都会失去,到那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必须得弄出来点功绩,这才能保住他林灵素的仙师之位,这样才能永享荣华富贵。

    而这次就是一个好机会,古往今来,于皇帝而言,最耀眼的功绩莫过于开疆拓土,假如他能将这事办成了,那他林仙师之位怕是一直能当到死。

    想通这些,林灵素道:“那李衍乃是破军星转世,为纵横天下之将,他生来就是为教主道君皇帝开疆拓土的。”

    听林灵素这么说,赵佶有些意动,道:“这……仙师能确定吗?”

    林灵素咬死道:“就在刚刚我已用天眼观看了那李衍之相,确是破军之格,恭喜教主道君皇帝得此纵横天下之猛将!”

    好话谁不爱听,即便它有点悬。

    赵佶大喜,道:“那朕该如何做?”

    林灵素道:“非谓引而不来,推而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教主道君皇帝只需静候佳音即可。”

    赵佶忍不住道:“朕真的什么都不用做吗?”

    “富贵险中求,我若亲自为官家办成此事,还有谁能动我之位?”

    念及至此,林灵素作揖,道:“如果教主道君皇帝不放心,贫道亲去一趟,为教主道君皇帝点化了那破军星,如何?”

    赵佶听言,忙道:“这如何使得,千道会还要举办,仙长还要宣谕,怎能亲去?”

    林灵素道:“诶~教主道君皇帝乃我道门教主,贫道为教主跑一趟腿,如何不该,且那破军星也需要大法力之人点化,才能为教主道君皇帝所用。”

    听林灵素这么说,赵佶不再阻拦,道:“那就辛苦仙师了。”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忠臣良将(为老友“夜紫貂”加更1/1)

    …

    虽然林仙师说得挺好,还愿意亲自去点化那破军星李衍,可赵佶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跟他的一众臣子商量一下如何应对此事。//全本小说网,HTTPS://。)//

    因此,已有些日子不上朝了的赵佶,再次上朝。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杨戬的声音一落,梁师成就出列,道:“今有原登州通判宗泽奏报,贼寇李衍于月前打破登州城,另外,宗泽从贼寇那里得知,贼寇漂洋过海攻占了高丽近半之地,并建立了安东都护府,现正移山东灾民前往高丽,意为永久占下那里。”

    梁师成此言一出,殿中顿时大哗!

    “李衍那贼寇跑到高丽去了?”

    “我说这一年多他怎么这么消停,原来是跑高丽去了!”

    “一伙贼寇竟然都能打下高丽近半之地,这高丽何其之弱,早知恁地,咱们大宋应该派兵将其地纳为大宋的一部分。”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