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伙贼寇竟然都能打下高丽近半之地,这高丽何其之弱,早知恁地,咱们大宋应该派兵将其地纳为大宋的一部分。”

    “……”

    看这乱哄哄的一片,赵佶忍不住一皱眉,道:“诸位爱卿,谁有见解,不妨大声说出来。”

    随着赵佶此言一出,大殿之内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见此,赵佶气极道:“怎么,刚刚不是都挺能说的嘛,现在怎么全都变成了哑巴?”

    蔡攸四下看了看,然后出列道:“禀官家,微臣有话说。”

    “关键时刻还是蔡爱卿能为朕分忧。”赵佶心道。

    念及至此,赵佶和颜悦色道:“蔡爱卿请言。”

    蔡攸道:“官家若是要剿灭这伙贼寇,微臣请求领兵,官家若是要招安这伙贼寇,微臣请求去宣旨。”

    “呃……分忧之心倒是有,就是少了些主张。”赵佶心道。

    赵佶示意蔡攸先退下,然后看向别人问道:“谁还有见解?”

    李纲出列,道:“臣认为,该剿灭水泊梁山在国内的据点,在登州驻大军阻止李衍移民,派大军去半岛上剿灭李衍,必要之时可以联合高丽剿灭李衍。”

    蔡京与郑居中不合,王黼与郑居中交好,蔡京生气,就调王黼任户部尚书。

    蔡京的想法是,目前青黄不接,哪哪都是窟窿,想以国家财用不足作为王黼的罪状。

    也就是说,目前北宋的钱袋子是由王黼掌管。

    听了李纲的发言,王黼跳出来道:“如今江、淮、荆、浙、梓皆大水,黄河更是因大水而决堤,河北山东两地的良田尽没,以至于到处都是灾民,各地都在等着救济,你来告诉我,哪里来钱银支持你所说的诸般事宜?”

    李纲想说:“将官家的万岁山停了,不就有钱了?”,可李纲也知道万岁山是赵佶的逆鳞,谁提谁倒霉,因此,迟疑了一下之后,李纲道:“李衍竟然能打下高丽的半壁江山,实力不可小觑,若不趁他羽翼未满之际将他扼杀,将来或许成为大患,还请官家将他剿灭。”

    “哼!”

    赵佶哼然道:“不考虑实情,乱议朝政,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赵佶虽然昏庸,但对他自己的家底还是有点数的,现在哪有可能劳师远征,这不是闭着眼睛胡说八道嘛!

    更主要的是,心中已有倾向的赵佶,不想听到李纲这番言论!

    所以,倒霉的李纲被踢到了偏远的南剑州管税务去了。

    赵佶此举顿时就让“聪明”的臣子找到了风向。

    王黼当即出列,道:“官家容禀,微臣观那李衍之行径,并不像反贼行径,他虽然也打过州府县城,但均是抢掠一番便从那些州县撤出,没有占过咱们大宋的一寸土地,而是不辞辛苦的跑去高丽开疆拓土,且我听闻,那李衍打的是‘替天行道’大旗,天为何,天乃官家,想必他是以此来示好官家,希望得到官家的招安,另外,他虽打下了高丽的半数之地,可是却并未称王,而是自号安东都护府大都督,这安东都护府乃是唐朝所创管理高丽之地的机构,咱们大宋乃中原王朝的正统,是唐王朝的延续,李衍此举不正是向官家表忠心,等待官家招安于他,然后他就带着那高丽一半之地归顺咱们大宋,甚至就连他移山东灾民,都是在为官家解忧,若非如此,官家至少得耗费千八百万贯钱银去赈那些灾民。”

    王黼此言让赵佶龙颜大悦!

    蔡攸见状,道:“王尚书此言不错,想那田虎,自从占了威胜之地,野心不断增加,如今已经占了四州四十二县,还有那王庆,打下房州之后,又打下子南丰、荆南、山南、云安、安德五座军州,哪像李衍,寸土不占咱们大宋的。”

    不比较不知道,这一比较,所有人都发现,李衍还真有点忠臣良将的样子。

    与此同时,赵佶听闻田虎和王庆已经势大到了这种地步,脸顿时就是一沉,道:“这田虎和王庆怎么越剿势头越大?”

    众人哪敢说,官兵因粮饷不足,以至于,兵将均失操练,兵不畏将,将不知兵,一闻贼警,将军怯懦,军士馁弱,且贼多势众,都是拚着性命杀来,官军哪敢与之敌对,胆大者,当场就跑了,胆小者,跪地从贼,因此,被田虎和王庆越弄越大。

    见无人答他话,赵佶点童贯之名,道:“童爱卿,你有何言?”

    北宋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三部分,其中厢军和乡兵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作为军中主力的是禁军。

    而禁军同样分为三部分——河北禁军、西北禁军以及中央禁军,至于南方各路,所有的禁军加在一起,其数量也不及以上三部分中的任何一部。

    原本最强的是中央禁军,可因为太久不打仗,以及赵佶等王公贵族将之当成能工巧匠,而慢慢衰弱了,现在比厢军和乡兵强不了多少。

    后来最强者是河北禁军,当年河北禁军在无险可守的河北平原和辽国骑兵对打也毫不示弱,绝对是劲旅。

    可惜!

    檀渊之盟签订,辽和宋达成了合议,双方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以至于河北禁军也慢慢衰弱了,很多军队不但涣散,而且主要以经商为主,丧失了原来的战力。

    而随着西夏崛起,西军慢慢被加强,从河北大名府和汴梁禁军抽调了不少军队将佐进驻山西和陕西,慢慢的就形成了现在的西军。

    这也是大宋现在唯一能打的部队。

    而这支部队,现在就归童贯领导。

    一听赵佶的语气,童贯就知道,赵佶这次是真怒了,便道:“如今辽金和谈,所虑者,唯西夏矣,虽如此,官家若有所令,西军也能抽调出四万敢战之士,再加些禁军、厢军和乡兵,凑足十万之数,臣定为官家平了田虎、王庆二寇。”

    赵佶听后大喜,道:“还是童爱卿能为朕分忧!”

    童贯道:“这是臣之本分……只是,大军开拔,少不得要补足之前所欠军饷,还请官家体谅。”

    “这……”

    一听要钱,赵佶立即语塞。

    不得已,赵佶只能去看王黼。

    王黼见之一脸苦色,道:“如今江、淮、荆、浙、梓皆大水,黄河更是因大水而决堤,河北山东两地的良田尽没,以至于到处都是灾民,各地都在等着救济,今年的财政只收上来了一半,且都已经花完,就连前些年的盈余现在都已花完,目前户部的账上只有一百二十二万贯,微臣实在是无钱支付西军那一千多万贯的军饷。”

    没钱怎打仗?

    所有人都不言也不语了。

    见此,别提赵佶有多闹心了。

    这就是赵佶不愿意来上朝的愿因,到处都是闹心事,哪有打坐、吟诗作对或是练练彩阴哺阳神功顺心?

    关键时刻,还是蔡京站了出来,道:“今岁不如就先这样吧,待明年财政收上来,再寻剿贼之机吧,那田虎、王庆不过是两个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当了十几年宰相的蔡京都说田虎和王庆不足为惧,那田虎和王庆定不足为惧。

    赵佶心下一松,然后道:“那李衍该如何对待?”

    蔡京心知李衍要比田虎和王庆难对付百倍,可他知道赵佶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话,所以他并未出声。

    蔡京不出声,有人出声。

    谁?

    蔡京的好儿子蔡攸。

    急于表现自己的蔡攸,抢在王黼之前,道:“官家,微臣认为,当派一人去训斥李衍强占咱们大宋附属国高丽领土一事,李衍若是个晓事的,必定会主动上表臣服……微臣愿往高丽走一趟!”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军师之才(求订阅!)

    …

    登州城都打下来了,救出解珍、解宝自然不在话下。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这解珍和解宝皆七尺以上身材、腰细膀阔,擅长穿山越岭,是登州第一号猎户。

    水浒一大谜团就是一众好汉排位之谜。

    排名主要凭借实力、关系以及出身,实力强、关系硬、出身名门的自然排名靠前,实力弱、没关系、出身低微的只能靠后站。

    不过,这里却有一个极为特殊的例子,那就是孙立和解珍解宝兄弟的排名。

    孙立同鲁智深和杨志一样,都是提辖出身,而且孙立这个提辖还是个兵马提辖,应该是比鲁智深和杨志的官大一点点,算得上是个中级武官。

    另外,套用孙新的一句话“如今登州只有他一个了得,几番草寇临城,都是他杀散了,到处闻名。”,说明孙立是很有本事的。

    再有,全靠孙立带登州系去做内应,才有了宋江打下祝家庄、扈家庄、赚了李家庄,进而才有了宋江盖过晁盖后来成了水泊梁山之主,因此孙立对水泊梁山是有功的。

    再加上,孙立的那一帮亲戚。

    可以说,实力、出身、关系,包括功劳,孙立全都有了。

    然而,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孙立竟然没能排进天罡之列,反而是解珍和解宝排了进去。

    这是为何?

    解释很多:

    有人从孙立身上解释,说孙立人品不行,骗了甚至是杀死了他同门师兄铁棒栾延玉,不义,这样的人,在义气为重的水泊梁山自然是排不上高名次。

    也有人从宋江身上解释,说登州派系过于强大,且自成一体,其中骨干又都是亲戚,宋江自然顾忌,所以故意挑拨离间不提孙立而提本领一般的解珍和解宝。

    还有人从解珍和解宝身上解释,说解珍解宝撑起了野战军的大旗,也是少有的“捷足先登”型选手,他们兄弟是野战部队,一般脱离大军单独行动,侦查,探路,翻山,放火,偷袭都很拿手,而孙立属于马军将领,与孙立专业技能重叠的人太多太多了,将孙立放在马军小彪将第二位,貌似有些委屈了孙立,实际上,排在孙立前面和后面的那几位,黄信、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哪一个出身都不比孙立差,哪一个上山前的官职都比孙立高。

    最为奇特的一个解释,也是最为完美的一个解释,是《结水浒传》中的解释,大意是:这石碑金大坚与宋江、吴用、公孙胜其实早就做好了,那时宋江就已经让金大坚将卢俊义的名字刻在了第二位,并且决定只等卢俊义上山就公布石碑,当时,张清、董平等人还未上山,宋江等人也没想过张清、董平等人会上山,宋江等人原来想的是就在部下头目中选出几个凑满一百零八人之数,可张清、董平等人却来了,那时天罡数内只剩第十五、十六两行未刻名字,因此将张清、董平的名字刻入其中,所以董平在五虎将之列,名次却在十五,与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离得很远,就是因为石碑其实早就已经刻好了,没法改,至于十五、十六原来定的人中,其中一人就是孙立。

    等等……

    解释很多,而且很多天马行空,其实对于李衍而言,这些解释全都没有意义。

    对李衍有意义的是:

    一、解珍、解宝的确是难得的野战军头领,有了他二人,可以考虑建一支野战步军。

    二、孙立很有能力,而且很有上进心。

    三、得了登州系的八个头领,对于目前极为缺少头领的李衍而言,可以大大的缓了一口气。

    至于孙立的人品,这得从哪方面看了。

    不错,孙立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可以罔顾亲情,为了大局可以不择手段,功利心太重,亲情淡薄的让人心寒。

    但在李衍的角度来看,这些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还是好事——像孙立这样的人往往最容易控制,并且最好用。

    另外,孙立不出手救解珍解宝,你可以说他亲情淡泊不愿意管闲事,也可以说他遵纪守法,不轻易破坏规则。

    李衍现在的身份是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最喜欢的就是孙立这样守规矩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动不动就破坏规则的好汉。

    总之,孙立这个人的人品可能有些问题,但李衍不会不用的,当然,对孙立,李衍是不会像对那些人品过硬的头领那样,大力提拔,但也绝对会给孙立一个公平的机会。

    登州系的八个人孙立、孙新、顾大嫂、解珍、解宝、邹渊、邹润、乐和之中,李衍最欣赏最期待的,其实不是孙立,也不是解珍和解宝,更不是孙新和顾大嫂,而是最不起眼的乐和。

    乐和才是登州系,不,应该说是,整个水泊梁山,整个水浒,隐藏最深的人。

    聪明伶俐,文武全行、且兴趣广泛、聪明绝顶,刚一出场,就成功导演了一出大劫牢,逼反了孙立,进而卧底祝家庄,为宋江下山第一仗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乐和这阶段的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