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4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导致了战局的进一步恶化。

    张宪和王彦一举攻过了北山系,全面占领了陕西。

    而这还不算完。

    张宪心知,川陕线上最为难攻的并不是陕西这里,而是其后的川蜀之地。

    所以,打过北山系之后,张宪不管沿路漫山遍野的溃军,亲率三万精骑直奔大散关和和尚原杀去。

    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其主干西起嘉陵江,东到丹、灞河谷,号称“天下之大阻”,将古代的关中与巴蜀很自然地隔离开来。

    嘉陵江有一支上源发源于大散岭——这一带是周朝散国的封疆,大散岭故而得名。

    在这里,秦岭山势有所中断,与自甘肃西来的陇山之间形成了一条隘道,古人利用这条隧道,开通了连结巴蜀与关中的陈仓道。

    陈仓道地势比较平缓、支道也多,因此古往今来这条道路的利用率最高。

    建在大散岭上的大散关则是陈仓道上的第一关。

    明人陆深说“宝鸡南二十里为大散关,和尚原在焉。山自西来,即秦岭一支,不独为秦、蜀之界,亦为中国南北之界。”

    宋人郑兴裔也记述说“大散关隶凤州梁泉县,在凤翔府宝鸡县之南,为秦、蜀往来要道。两山关控斗绝,出可以攻,入可以守,实表里之形势也。”

    大散关确实是一座险关,但它还必须借助关前的和尚原才能真正构成一个有机的防御整体。

    和尚原四周陡峭,顶上宽平,还有水泉,便于屯兵,易守难攻,地势比大散关更为险要。

    宋人彭杲称“其大散关之前,最紧要无如和尚原。”

    在西军中长大的吴玠,深知大散关和和尚原的重要性,所以才给张宪下了不顾一切拿下大散关和和尚原的命令。

    虽然唐重也意识到了大散关和和尚原乃是进攻蜀地的必经之路,不容有失,并在第一时间就奔向大散关和和尚原。

    可奈何,人的两条腿又怎么可能跑得过马的四条腿?

    最终,张宪先唐重一步到达了大散关和和尚原,并以马军充当步军不顾死伤的打下了大散关和和尚原。

    自此,蜀地的大门便被中军打开了……

    ……

    。

 第八百零八章 可以给中主送一些西域美女(求订阅!)

    …

    得知,中军一战而下全陕,并且已经打开了蜀地的门户,李乾顺赶紧将李察哥以及两位精通蕃汉之学、学问非常大的皇室成员也就是濮王李仁忠和舒王李仁礼找来商量对策——自从小梁太后被辽人毒死了以后,西夏的大权实际上就掌握在了他们四人的手中。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在商量对大中的外交政策之前,李乾顺先让李察哥将中宋之战的具体过程跟李仁忠和李仁礼说了一遍。

    李仁礼听罢,道“这么说来,宋军之所以败给中军,不仅仅是因为中军的战力强,还因为宋军犯下了不少错误?”

    李察哥道“就算张浚等人不是昏招连出,陕西也一定会被中军所攻占,区别只不过是早晚罢了,中军的战斗力太强,军纪森严,武器先进,将领杀伐果断不拘泥于形式,说中军是当时第一强军,一点都不为过。”

    李仁忠长长一叹,然后说道“宋军本仗着川陕之地利,拖住中军几年,不成想,那张浚竟然如此蠢笨,不利用地利之优势与中军打持久战,竟然主动跟中军决战,一战就被大中将陕西全境收复了,还被中军将蜀地的门户打开了!”

    李察哥随后又道“不仅川陕,据我所打听到的消息,好像南宋的都城临安也已经被中军给攻破了,宋主赵构被俘送往东京汴梁,其子赵旉被乱兵吓死,如果这个消息属实,那南宋现已群龙无首,怕是离彻底灭亡不远了。”

    除了已经知道此事的李乾顺以外,李仁忠和李仁礼全都露出了难以置信之色!

    李仁忠连忙问道“赵氏难道没有其他人可以拥立了吗?”

    李仁礼接过话头,道“赵氏分为太祖赵匡胤一系和太宗赵匡义一系,后者,除了赵构那一支,皆在靖康之役被金人掳走了,倒是前者,还有些散落在民间,倘若他们中的哪一个被地方势力找到……”

    李察哥摇摇头,道“没用的,在如今这种形势下,就算是赵桓、赵构复位,都挽救不了南宋了。”

    李仁忠道“能拖住大中的一些脚步也是好的,如果被大中彻底平定了南宋,中军可能很快就会来攻打咱们大夏。”

    李仁忠的话,让包括李乾顺在内的所有人的神色都是一凝!

    这才是他们西夏最担心的事。

    翻开大中的版图之后,就不难发现,如果大中真将南宋完全消化了,那么下一步要攻打的对象,要么就是南边的大理国,要么就是西边的西夏。

    前者,阻碍了大中的北部地区与中南半岛的往来。

    后者,阻断了大中收复汉唐故土,阻断了大中恢复丝绸之路,阻断了大中对西域以及西域西边广袤疆土的一切想法。

    对大中而言,与南边的大理国和西边的西夏相比,北面的金国和蒙古诸部,反而不着急处理,因为他们全都被挡在了长城以外,对大中的威胁很有限,另外,他们所占领的土地,向来是汉人不屑于要的。

    李乾顺道“大中如果将南宋完全消化了,下一部应该是侵略大理和中南地区,而不是咱们大夏。”

    李仁礼道“我跟陛下的看法一致,汉唐之所以向西扩张,是因为有突厥的威胁,他们为了不受突厥威胁,才不得不控制河西走廊,几乎耗尽国力去和匈奴开战,进而占领西域,又因丝绸之路可以给汉唐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汉唐才维持对西域的统治,如今有咱们大夏为大中镇守西边的国界,大中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丝绸之路的通商作用,实在是没有西进的必要,而中南地区,恰恰是大中搞海上国际贸易的关键所在,所以,大中应该不会着急向咱们大夏下手。”

    李仁忠反驳道“可在大中的眼中,咱们大夏取代了突厥的位置,成了他们大中朝的边患,大中若是没有雄主也就罢了,如今的大中之主,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短短十数年间便建立了庞大的大中帝国,如果被他腾出手来,他又怎会让咱们大夏在他卧榻之侧酣睡?”

    李仁礼道“我没说大中不会攻打咱们大夏,我只是说,只要咱们大夏不激怒大中,大中在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攻打咱们大夏,咱们这里和西域,没有甚么资源,人情和民族又极为复杂,关键是,咱们这里和西域远离中原腹地,掌控起来,很是困难,所以,大中应该不会轻易攻打咱们大夏,至少短时间内不会。”

    西部地区因为远离中原腹地,所以在遇到重大军事行动的情况下仍然要从中原地区调兵前往。

    大军出征,路途遥远,如果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这来去一次,可能就要好几年时间。

    再加上,大军出征最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因此,不仅需要庞大的粮食储备,还需要庞大的劳动力来运送粮食。

    所以,李乾顺和李仁礼才断定,如果西夏不招惹大中,大中短时间内是不会攻打西夏的。

    李察哥道“这次中宋大战,也造成了不少无法化解仇怨,因此,有不少人有意投入我大夏,像宋西军统制慕容洧及他手下的数千人马,像原宋西安州通判任得敬,这些人咱们要不然就不接纳了?”

    不等李仁礼和李仁忠说话,李乾顺就道“不,非但这些人咱们要全部接纳,咱们还要与大金和蒙古诸部建交。”

    李察哥、李仁礼、李仁忠听言,全都是一怔!

    李察哥道“这不是在挑衅中主吗?”

    李乾顺摇摇头,道“一味的乞求,是不会得到真正的和平的,咱们得让大中知道,咱们并不是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也不是没有反抗的决心,总之,不能让大中轻视咱们大夏。”

    李察哥、李仁礼、李仁忠三人想了想李乾顺所说的话,最后由李察哥最先表态道“陛下此言不错,咱们不能让大中觉得咱们大夏是轻易就能灭掉的,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中的野心。”

    李仁礼想了想,道“但绝不可以一味的示之以强。”

    李仁忠想了想,说道“不如在收纳慕容洧、任得敬等人和与大金、蒙古诸部建交的同时,派人多送些礼物去恭贺中主灭掉南宋?”

    李乾顺摇了摇头,道“不能恭喜中主灭了南宋,咱们要表现出来不支持大中对外扩张的态度。”

    李察哥想了想,说道“清露前几日写信回来说,她为中主生了一子,要不然咱们以此贺喜一下中主?”

    李仁礼道“这个理由好。”

    李仁忠补充道“礼物一定要重,要表现出来咱们大夏的对中主的尊敬,这样才有可能抵消咱们收纳慕容洧、任得敬等人和与大金、蒙古诸部建交所造成的反感。”

    李仁礼又道“中主喜欢美女,咱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对了,咱们可以给中主送一些西域美女。”

    “……”

    “……”

    “……”

    “……”

    李乾顺等人整整商量了一夜,才初步定下了对大中的外交政策……

    ……

    ……

    ps今天有点事,忙了大半天,因此没能写出来两章,所以今天就只有这一章了,抱歉!

    。

 第八百零九章 段誉(求订阅!)

    …

    大理国,是在大中西南一带由多民族建立起来的一个小政权——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后世的云南大理),国号“大理”,疆域覆盖后世中国的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全本小说网,HTTPS://。)//

    它的建立过程与发展过程就不说了。

    三十年前,大理的宰相高升泰曾篡位,也改国号为“大中”,翌年薨逝,然后又归政段正淳。

    二十年前,段正淳将皇位让给其子段正严,然后出家为僧。

    这段正严,字和誉,他就是后世小说《天龙八部》里的主角之一段誉的原型。

    段誉,不,段正严,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明白与宋朝建立友好关系是立国之本,因此,尽管宋朝与大理国的关系由于宋太祖的“北有大敌,不暇远略”(北方有大敌,故而不向西南扩张)的方针而有所疏离,然而他还是加强与宋王朝的联系,常常向宋王朝进贡大理马、麝香、牛黄、细毡等土特产,还派幻戏乐人(魔术师)到宋王朝去表演,进而深得赵佶的礼遇,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等。

    后来,大中崛起,段正严对形势错判,仍就紧紧抱住宋王朝的大腿。

    直到大中在中南半岛横扫六和,占了尽半中南半岛,段正严才意识到大中的强大,进而开始跟大中往来。

    可虽说如此,那时段正严仍就没有完全放弃宋王朝,等到赵构建立南宋,他仍是在第一时间派人去金陵祝贺。

    现如今,大中南伐,一举就攻打下了南宋的国都临安,然后大举吞并南宋的疆土。

    这不禁让段正严忧心忡忡!

    与以往的中原王朝不同,大中这个王朝特别重视海上国际贸易,因此特别重视中南半岛。

    从大中的种种举措和布局来看,如果不是因为中原大乱,大中将重心移到中原逐鹿,那么大中势必要侵占整个中南半岛的。

    对此,段正严看得很清楚,这也是当初段正严没有深交大中而是紧紧抱着没有南侵之意的宋王朝的大腿的原因之一。

    然而——

    让段正严万万没想到的是,强盛了近二百年的宋王朝,竟然如此轻易的就被大中给灭掉了!

    就现在来说,大理国其实还没有甚么忧患。

    现在,大中还需要时间吞下宋王朝的广阔疆土,还需要时间消化宋王朝的广阔疆土。

    而且,大理国并没有完全阻断大中的南北联系和交通——从广西那里其实是可以进往中南半岛的东部地区的。

    可是——

    未来,等到大中想要统一中南半岛,那时大理国可就必将要成为阻碍大中统一和发展的一根钉子——中南半岛的中北部地区多山,尤其是靠近东边那段的宋早再山,根本无法翻越,因此,现如今要从陆地去中南半岛的中部地区,就只能先从广西到李朝,然后再从李朝到占城,再然后再从占城挑回去,这样才能到达中南半岛的中部地区,而这样一来,无形当中就要多走出很多距离,还要多花费不少时间,而如果大中能攻占大理国,那就可以从大理国直下中南半岛的中部地区,大大节约了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