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3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家做了二百七十多年江山,可隆武依然想为朱家延续百年国祚,既得利益者,哪里会舍得将利益拱手相让。

    王彦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这些想法,过于理想,但凡事都是先有一个好的理想,然后再不断的与现实妥协。

    “陛下,臣观史书,从汉至陈,八百余载,后代法统皆前代禅让,法统不绝。这让臣有一些想法,臣认为对天下最大危害,还是叛乱和外族,而通过禅让交替政权,对于天下的损害无疑最小,魏代汉,晋代魏,都是统治阶层内部的动荡,对于百姓影响最小,而献帝得以善终,魏元皇帝,亦享寿五十八载。此外,还有赵宋代柴氏的例子在。”王彦看着隆武,真诚的行礼说道:“陛下,臣今后若被逼走上谋逆之路,愿效法赵宋,善待朱氏。”

    中国历代获取政权,无非两个方法,一是暴力推翻,二是禅让,李自成就是想搞暴力推翻的。

    隆武听完,脸色忽的一下潮红,猛然喷出一口鲜血,王彦顿时大惊失色,忙上前擦拭,隆武却抬手制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43章 只葬南京

    隆武自己用抖动的手,擦了一下嘴角和胡须上的血迹,神情有些悲凉,有些感叹,“卿不欺朕!”

    他希望听到王彦的想法,可真听完之后,内心又万分失落。

    江西明军一败之后,如今的大明朝,王彦是有能力操控朝局,甚至废除朱家的。

    王彦也没说话,他已经给了皇帝一个承诺,剩下要如何决断,就看皇帝自己了。

    这时隆武微微沉默,他明白了王彦的想法之后,心中难免有些后悔,若是他当初能适当放权,多给王彦一些信任,不要事事掣肘,或许他能帮王彦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

    如此一来,他或许可以将王彦推到王阳明的高度,甚至直接让他成圣,把他架起来,用圣人的标准把他约束住,朱明江山或许还能延续百年。

    可惜他终究心胸不够宽阔,出生疏藩,法统不稳,让他缺乏了伟大帝王的自信,迫切的想要扑灭一切潜在的威胁。

    此时,一切以晚,但是王彦的话,却多少让他有那么一丝心安。

    他知道王彦说的话没错,王朝更替,是历史常态,朱家也不可能万万年,迟早要终结,区别只是在于,是被人拉下来,全族遭受屠戮,还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这时隆武心中忽然想起两岁的皇长子,眼眶中又泛起泪来,他无法向毅宗皇帝,将天下弄成一团浆糊后,不顾后世子孙,一死了之,他从个人情感上,更加希望子嗣能活下来,避免在政权交替中被杀害。

    不过他虽然有如此想法,但是却做不了朱家的主,唐王、鲁王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政权交替,不会那么简单。

    隆武平复了一下情绪,才接着对王彦说道:“朕能闻卿此言,心中甚慰,只望卿常念昔日之情,莫要食言。”

    王彦忙说道:“臣不敢,陛下可以安心!”

    隆武无奈一笑,他怎么可能安心,“朕时日无多,勉强支撑着与卿见上一面,心中有两件事放心不下,一是子孙后代,二是抗清大业。”

    王彦认真听他诉说,知道话题终于要绕回来了。

    隆武现在大概已经坦然,他徐徐说道:“子孙后代,有卿家一言,朕心稍安,望卿务必善待朕子。再者朕知卿才干,朕以将国事托付唐王,朕还是希望卿能辅佐他,实现君臣共治,若是唐王不能辅助,卿再做决断。”

    隆武说这话,心里便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而有王彦的承诺,最坏也未必真的最坏。

    王彦听了隆武的话,也没矫情的伏地说什么不敢。

    方才王彦在外已经听到,大臣们称呼唐王为监国,原来隆武已经指定唐王续统了。

    说实话,隆武病危,对于王彦,乃至于大明,都有些太过突然。

    南明迅速崩塌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一个核心,这个问题,也得怪毅宗皇帝,他但凡送一子南下,南明的局面都不会那么被动。

    此时唐藩一脉威望还不够,桂王光杆一个,全看王彦的态度,鲁王游离于中心之外,基本********,能够继承大统的桂王、鲁王、唐王、皇长子,都不足以让人心服,难以形成一个中心。

    如果隆武能够多活几年,唐藩一脉,积蓄足够的威望,或许能够将法统巩固下来,但现在刚吃大败仗,显然不行。

    隆武见王彦不说话,皱眉沉思,心中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叹息道:“朕一念之差,造成今日局面,这统续大事,还要卿家从中周旋,莫使大明四分五裂。”

    王彦回过神来,不知道皇帝是提醒他不要拥桂,使大明分裂,还是希望他能帮唐王稳住局面。

    王彦没有细想,但王彦也不希望大明分裂,他忙行礼,“陛下放心,臣定然竭尽全力。”

    隆武微微点头,接着说道:“另一事就是抗清,北虏入关以近五载,抗清局势,本来逐渐好转,但朕这一败,之前努力付之东流。北虏控制版图、人口、资源远胜于朝廷,若因为这一战,让北虏获得四五载经营江南的时间,怕西南也不易坚守。”

    隆武顿了一下,拉着王彦,说道:“卿要继续打南京,朕是支持的,只是不知道卿有几成胜算?”

    王彦听了这话,心中一动,也握紧了隆武的手,“陛下,国运之战,非生即死,若是退回西南,也不过苟延残喘,臣虽没有绝对把握,但胜负至少五五之间!”

    “只有五成?”隆武微微沉默,不过他也知道,王彦说的有道理,如果这次退回西南,除非今后能在防守中,再打赢一两次楚赣大战,否则再难有兵临南京的机会,甚至有可能被满清凭借人口、资源给拖垮,而且清军就算再没用,也不可能每次攻打楚赣都失败。

    王彦看着隆武,眼中有些急切,隆武沉吟半响,才开口说道:“卿家想朕如何支持?”

    王彦闻言,大喜,忙说道:“臣自请大将军之衔,以便号令诸军,再请陛下颁布遗诏,命诸军复仇,陛下灵柩,只葬南京!”

    “只葬南京!”隆武眼睛一下湿热,握紧了王彦的手,“好!朕只葬南京!”

    说着,隆武手抬了抬手,指着龙榻内侧,对王彦道:“卿家把毯子掀起来。”

    王彦起身,将毯子揭开,只见下面盖着一个长条小盒,王彦拿了出来,隆武示意他打开,王彦一看,里面是一道圣旨,他张开一看,内容正是加封他为大将军的诏书。

    大将军就等于宋金时期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王彦不禁微微一愣。

    这时隆武却道:“朕本来只给卿留了一封信,因为朕自觉已经无法再给卿家旨意,然而在朕弥留之际,却忽问卿家又来救驾,朕心~朕心便知卿尚念君臣之义,因而写下这封圣旨。朕本欲交给唐王,让他视情况决定是否交给卿家,但今朕与卿家一谈,便决定亲自给卿,望卿勿负朕托,光复南京,望卿勿自食其言。”

    王彦内心这才大为所动,眼中泪光闪现,而隆武却无力的挥了挥手,“让众卿进来吧!”

    感谢悦冻窝芯,来给爷笑一下,龙敏的打赏,感谢大家订阅、月票、推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44章 皇帝宾天

    隆武心中还有很多遗憾,可却不能一一安排,王彦奉命唤众人进来,唐王见王彦手中一份诏旨,微微皱了下眉头,领着众臣入内。

    皇帝身体已经枯竭,又与王彦谈了许久,难以支撑,只是交代了臣公几句,最后屏退众臣,只留唐王在厢房内,做最后的交代。

    不多久,唐王便出来,言隆武已经晕厥。

    众臣一片愁云惨淡,唐王与王彦等重臣稍微吃了些东西,便在房间内守候,等候皇帝清醒过来。

    是夜三更,跪在蒲团上的王彦和唐王等人,已经疲乏,忽然一阵夜风拂过,王彦惊醒过来,他抬头一看,隆武已经中夜坐起,正泪流满面。

    臣公也都被动静惊起,他们只听闻,隆武一会儿大喊“大祖”,一会儿痛呼“成祖”,一会儿又唤“毅宗”,大哭不止,涕泪纵横,伤痛欲绝,不时又有“对不起列祖列宗”“未能光复南京”之语。

    众臣见此,无不潸然泪下,悲从心来,不少人已经痛哭失声。

    隆武闹了好一阵,忽然惊觉,眼前的太祖、成祖等历代先皇的身影,全部不见,他闻殿内大臣哭声不绝,半响回过神来,泪如雨下,谓众臣道:“太祖来唤朕矣!”

    唐王、王彦等人大惊,忙到龙榻前,隆武眼神已经呆滞,万元吉痛声问道:“陛下还有什么交代?”

    隆武呆了半响,口齿不清的说道:“朕死后,官府百姓,不得为朕服丧,民间不禁酒肉,夜晚不禁宵,以免影响朝廷赋税。”

    他停了停,又吩咐道:“朕陵寝从简,不得铺张~,诸卿~不打下~南京,朕不下葬~”

    语毕,须臾片刻,万元吉一探,已经气绝而亡,老皇帝享寿四十七年,隆武四年八月秋驾崩。

    一时间,屋内文武尽皆大哭一片,一面先做防腐,然后用棺木将隆武入殓,一面派人往南昌、武昌等处报丧。

    消息传入南昌,曾皇后知皇帝宾天后,抱着皇长子放声痛哭,大学士左懋第一病不起,未等几日,亦病逝于南昌。

    在赣州幕兵的大学士苏观生,得到消息痛哭晕厥,武昌等地,亦举城戴孝。

    是夜,哭声从马鞍山顶蔓延,山下的江西败兵,听见哭声,闻寺庙钟响,内侍传话大哭“陛下宾天啦。”顿时纷纷泪下。

    整个军营,陷入了悲伤的海洋。

    一夜无眠,众人收敛隆武尸体入棺后,纷纷穿好了赶出来的素衣,将棺木移动到山下大营,诸多官员挂孝,聚在灵堂大哭。

    这时大学士顾元镜,忽然站了出来,用素衣擦了擦眼泪,对众人拱了拱手,众人知他有事要说,便纷纷注目过来。

    顾元镜对唐王与王彦行了一礼,然后沉声说道:“监国,殿下暂且节哀,眼下还有大事要议。”

    王彦大概知他要说什么,不禁微微皱了下眉头。

    “大行皇帝宾天,天下必然震动,臣以为监国该早登大位,以安人心!”语毕,顾元镜便行礼叩拜。

    其他臣公,本该立刻附和,劝唐王登机,不过现在有王彦在,他们却不能这么做。

    要是以前,那也没什么,但现在江西刚刚大败,他们不得不考虑王彦的感受。

    如果现在群起拥唐,那就等于在逼迫王彦表态。

    经历过今岁王彦从朝廷出走,自建藩国后,他们已经不敢逼王彦。

    隆武给王彦一道旨意,封其为大将军,此职务在明初徐达死后,已经废除,现在也并非律令内的官职,更像是一种荣誉,但要是按着古法,大将军是有权节制天下兵马的。

    这虽然只是一个名义,要是不把他当真,那就只是个荣誉,但王彦非拿鸡毛当令箭,下面的人又配合,那他就确实有节制天下兵马的大权。

    此时唐王对于王彦可以说十分忌惮,因为经过大胜关一败,整个大明内部,其他几股势力合起来,也没有王彦兵力强大。

    唐王见王彦没有表态,略带一丝尴尬道:“皇兄方崩,孤怎么能这个时候登基,况且皇兄有子,孤接大位,难以服众。”

    说完,唐王看了王彦一眼,明显是试探他的态度。

    王彦知晓他的意思,但他内心却有些想法,顾元镜这么急着想让唐王继位,这正好说明了拥唐派大臣不够自信,没有信心坐稳皇位,所以想要抢占先机,率先登基。

    现在可以说隆武尸骨未寒,这边就抢着登基,吃相实在有些难看,而他们的不自信,正好也说明了唐王继统的阻力很大。

    王彦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打完江南之战,如果唐王现在就登基,就算他没意见,但鲁王肯定会有意见。

    毕竟当初隆武朝廷与鲁王还有个约定,以光复南京来决定储位。

    现在唐藩一系打了败仗,却又抢先登基,鲁王肯定会有怨言,那他还会不会配合攻打南京,就会是一个大问题。

    想到此处,王彦沉吟一声,开口说道:“大行皇帝,既然指定监国继承大统,孤以为此事,顾阁老也不用着急,眼下还是要先处理大行皇帝的后事,完成大行皇帝的遗志要紧。等打下南京,监国再登大位,如此才能四海归服!”

    顾元镜听了,却说道:“殿下,大行皇帝驾崩于外,若监国不登基,其他藩王私自登位,如此该怎么办?”

    他这是怕鲁王得到消息,抢先登基,王彦听了脸色一冷,“谁敢不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