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宋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北宋末年-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河东地处辽夏两面威胁,但由于该地东起太行山、恒山,自西缘雁门、管涔诸山脉,蜿蜒至今山西省河曲县东北之火山军。因此该段防线山岭密布,不利于骑兵部队作战,并且这些山脉的险要关隘几乎全被宋军控制,所以该地很少成为辽夏攻击的目标,相反,河东军经常对其他各路进行军事支援。

    到了太原,往北不远就是代州,唐十一也是松了口气,终于要到达终点站了,好想和兄弟们快点会合啊,也想尽快知道这代州究竟怎么个情况。

    “薛大人,这位是唐君,大官家钦点的代州防御使,你交待一下,让这小子马上上任,另外,还有两名武进士和三名武学生,全部以指挥职前去代州。”谭稹交待完工作重点后,又指着身侧的唐十一介绍道。

    “下官拜见薛大人,下官初来乍到,还请大人多多关照。”唐十一看顶头上司惊讶的说不出话来,恭敬的施了一礼道。

    “啊”薛嗣昌被搞得一愣,转眼发现搭话者不过一少年军士,更大惊,搞什么?就这么一少年,如何担当得起一州的边防重任。

    谭稹自然看出了薛经略的疑虑,淡淡一笑道:“薛大人,你可不要小看此子啊,他可是秦凤路响当当的人物,而且在南下时他只身闯入魔窟,不但生擒魔王,而且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魔王城。”

    “谭节度过奖了”唐十一被夸得不好意思。暗中打量了一下河东路的老大,自己的顶头上司,见此人相貌威严,身板挺拔,目光深邃。给人一种儒将的感觉。

    “好”听谭稹解释,薛嗣昌点头道了声好,只是心里还是纳闷,就这么一小年轻,代州可是太原府的门户,万不可有失的。不过,这既然是大官家亲自安排的,自己当然得遵从了。

    通过对各路的走访,谭稹对各部指挥官的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何况自己本次北行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督促各路积极备战,做好随时动兵的准备,至于现在怎么样和自己没一文钱的关系,至于自己走后,人家准备成什么样子,自然也不是自己关心的了。

    虽然各路军反对伐辽的声音寥寥,但在相当一部分将士心中,是不怎么赞成伐辽的。

    一种声音认为宋与辽签订盟约在先,是兄弟之国,已经百年无战事,而且宋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灭了一只草原狼,来了一只东北虎,更是大宋的隐患。

    还有声音认为,宋应该采取坐山观虎斗的策略,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辽国将亡之时,再乘机攻取燕云之地不迟。

    而主战派则认为,先动则制人,后动则制于人,如果大宋采取坐山观虎之计,只怕燕云故土又被女真抢去,错过这个大好时机,燕云一旦落入女真之手,恐怕再无回归之日。

    双方可谓各有各的道理。

    唐十一经过这段时间的实地考察和大量旁听,也感觉眼下是拿下燕云之地的绝佳良机。因为以自己的认识,金国灭掉辽国只是早晚的事,若大宋没有什么举动,这燕云之地落入正如日中天的女真人手里,是没有什么可疑的。到那时整个大宋将会更加被动。

    只是历史事实是,宋军攻打燕京可谓是损失惨重,后来还是金国帮忙打下的,结果金军将燕京城抢掠一空后又高价卖给了大宋。也正因为此,才使金国上下看清了大宋的腐朽和无能,才在灭掉辽国后马上背信弃义,掉转枪头南下进攻大宋的。

    唐十一虽然知道大概结局,但对过程所知无几啊。

    一个月的巡视转眼即逝,对唐十一来说,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想着这里不久就要烽火再起,血流满地,所以也看得格外仔细认真,河北河东两地的地理地貌算是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谭稹本打算在太原城休整两天就打道回京复命的,但想着离代州也不远,而且代州的位置又极其关键,于是决定亲自己走上一趟,正好顺便让唐十一上任。

    薛嗣昌自然率了一队精锐护卫随同,也是想着交待一下代州守将,然后再部署一下边防。

    代州和忻州作为河东地区抗辽的前沿,地理位置优越,史载代州“州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柢三关,咽喉全晋。向以山川扼塞,去边颇远,称为腹里。自东胜弃而平、雁剥肤、河套失而偏、老震邻矣……太原建为重镇,州尤为唇齿要地”

    可见,代州与太原唇齿相依,作为锁钥之重,依托雁门关、宁武、偏关之地,使太原的防守更加稳固。而太原的重要性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赫赫有名的雁门关就是代州的三大关之一。

    雁门关在代州北十五里勾注山上,雁门关最早的名称又叫勾注。

    有人形容这里的地势:“重峦叠嶂,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山。”而飞雁出于其间,所以称为雁门关。

    雁门关的位置正当山南北两条沟涧分水处,这样的地势更增强了它的防御优势。勾注山上隘口繁多,为了加强防御,各隘口都修建有堡塞。

    进入代州城不久,唐十一就看到不少梅谷堡的军士,心情顿时激动不已。但让他郁闷的是,梅谷堡的军士竟没第一时间认出自己来。直到二狗蛋和王虎陪同代州守将王机出来迎接时,二狗蛋和王虎才认出了唐十一,给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第三更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29章 摊上大事了

    (全本小说网,。)

    代州守臣王机,此人正当壮年,身材高大,走路呼呼生风,红脸膛上一双虎目散发着逼人寒芒。

    当王机从顶头上司口中得知前来顶替自己的是毛头小子时,以为是在和自己开玩知,若不是有朝廷大员在场,恐怕当场就翻脸了。

    “呵”王机一愣之后,震惊之余忍不住冷呵一声。

    身后的王虎和二狗蛋明白过来什么意思后,同样是兴奋的不敢置信啊,原来伙伴不只是来看看这么简单,直接给留下当一把手了。卧槽,这消息太突然了。

    “王将军好”唐十一客气的打了个招呼,感觉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自己一来,将人家给挤走了。平复下激动的心情,朝二狗蛋和王虎递了个眼神。

    王机却又上下打量了唐十一一眼,眼神中流露着蔑视,对唐十一的主动示好,并没任何回应。

    “王机,以后你还任代州禁军指挥,配合唐防御使,一定要将太原府的门户给我守好了,若是代州有一丝不侧,你就提着项上人头来见老夫吧。”薛嗣昌面露威严的对心腹爱将令道。

    唐十一当然听得出老头这狠话是说给自己听的,显然,这顶头上司将禁军的指挥权交给王机,摆明了是对自己不信任啊。想到这里也是心中一动,自己刚到此地,哪能来个一州二虎,看这姓王的似乎很不鸟自己啊,这对方要是不吃自己一套,甚至和自己对着干,可如何是好,于是直接道:

    “敢问薛大人,大官家亲令下官前来代州任防御使一职,应该对代州享有统一的指挥权吧?”

    薛嗣昌闻听唐十一此言,又是一愣,心想老夫如此安排,一切还不是为代州,让熟知当地军情的王机配合你小子,你倒跟老夫争权夺利起来了。不过不管自己出发点如何,毕竟这小子是大官家钦点的一把手,于是颇有些无奈的点了下头。

    “薛大人,最近雁门关外时常有辽骑聚集”王机说着故意看了唐十一一眼,意思很明显,现在局势紧张,就这么一毛头小子能应付得来才怪。

    一直没说话的谭稹扯开嗓门咯咯一笑道:“好了,诸位都是我大宋的柱梁,理当同心协力为大官家分忧解难,共保我大宋江山长安。就按薛大人说的办吧。”

    谭稹说着又转向唐十一道:“代州有失,薛大人可以处置王机,而你唐君,可是大官家钦点你至此的,你一定要与代州上下团结一致,共保代州不失……”

    “报”一名背上插着三色旗帜的传令兵边跑边大声报道,打断了谭稹的讲话。

    传令兵看到这么多人,也是一愣,不过马上又朗声报道:“报王将军,雁门关外有一群辽骑在挑衅。”

    王机张了张嘴正欲说话,突然嘴角闪过一丝冷笑,将目光投向了唐十一,这意思很明显,现在你小子是一州头头了,你说怎么办吧。

    卧槽,唐十一心想还真巧,自己刚来就摊上事了。而且这原一把手还不客气的将球踢给了自己。

    薛嗣昌低头不语,明显也想看看这小子如何处理眼前危机。

    谭稹正为自己的讲话突然被打断而有些不悦,一时也没表态。

    传令兵眼珠子咕噜噜转了几圈,发现气氛不对,但军情紧急,只得再报了一遍。

    “唐防御使,现在你是一州指挥,你说该如何做?”王机看这少年根本不接话,不由直接将球踢了过去。

    “王将军客气了”唐十一淡淡道,心想自己不说话也不行啊,于是转向传令兵问道:“你且说来,那辽骑是如何挑畔的?”

    “啊”传令兵一愣,卧槽,一把手换了啊,难怪气氛如此古怪,平复下激荡的情绪报道:“这队辽骑约有千人,在雁门关外往来冲突,还不时做出拔箭射击的样子,而且还不停的辱骂我们,我军正严阵以待。”

    唐十一直想说,特么人家来咱家门口耀武扬威,你们没长着手没长着嘴啊,不会拿箭将他们给轰走,不过身后有两名大佬呢,自己可不能表现得太幼稚了,转念一想,又问道:“那辽人撒野的区域是咱大宋的还是他们辽人的?”

    传令兵又是一愣,不知这新来的领导问这是啥意思。

    “雁门关外三里范围,本是我们大宋的领土,是我们主动划出来的缓冲区。”一旁的薛嗣昌解释道。

    唐十一对薛嗣昌客气的点了下头,直接对传令兵道:“走,领我们去看看什么情况,看这辽骑是不是在咱大宋的地盘上。”

    唐十一心想也别管刚上任不刚上任了,既然出事了,自己自然要顶到第一线。

    “好,咱家也去瞧瞧这辽人是怎么个嚣张法。”谭稹冷声道。

    “谭节度,您还是?”薛嗣昌马上紧张道,明显是担心这老太监出点什么意外,会连累到自己啊。

    “无妨,你们都跟着,随咱家去瞧瞧这辽国军士是个什么样子的。”谭稹大度的一挥手,对一帮武进士和武学生道。

    “是,大人”一帮进士学生兴奋不已的答道,好啊,特么以前只是读书练武的,现在终于能见识见识敌人长啥样了。

    一行人驱马很快来到雁门关内,在王机的带领下,登上了高大壮阔的城墙。

    只见城头上军士林立,刀出鞘,弓在手,一边严密盯视着下方奔突不停的辽骑,一边与辽骑对骂。

    正骂得起劲的军士们,看到一把手率一队人爬了上来,自然住了口。

    城头守卫有相当一部分是梅谷堡的军士,很快,他们认出了二狗蛋和王虎身前的唐十一,给激动的一时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薛嗣昌暗中一示意,一队刀牌手不动声色的护在了谭稹身前。

    唐十一自然紧随谭稹身侧,虽然恨不得这老贼早死,但也深怕这老贼在自己的地盘上出事。

    站在城墙上,轰然的马蹄声越发清晰,激起的烟尘弥漫空中,呛人口鼻。

    “胆小如鼠的南朝小儿,还不快把我们辽人送出来”辽骑队中有人高声叫骂道。

    谭稹听得疑惑不已,一旁的薛良嗣连忙解释道:“辽天祚帝无道,已失民心,最近经常有辽人跑来投诚,所以……”

    “好啊,对归附的辽人,你们一定要做好安抚工作。”谭稹闻此哈哈笑道。

    众人连声应诺。

    “敖……呼”上千辽骑弓马娴熟,在雁门关前往来奔突的过程中,还不时有骑士从马背上翻上跃下,一边做着高难度动作一边高呼个不停,在辱骂宋军士。

    “软蛋宋人,有种下来溜溜啊”

    “就会象娘们似的躲乌龟壳里不敢出来”

    “哈哈哈,宋人是软蛋,宋人是乌龟……”

    城头上的宋人刚才还跟下面对骂呢,现在看一把手领了两个大官过来,自然不好张口再骂。

    见宋人不还口,辽骑更嚣张了,甚至有军士抓下背上弓,对着城头做瞄准动作。

    “呼”的一声,一排正严阵以待的刀排手迅速举起了手中大盾,将谭稹给遮了个密密实实。

    “哈哈哈,真特么胆小,老子吓唬你们呢”一辽骑看城头宋军狼狈紧张样,挥舞着手中弓箭哈哈大笑道。

    过了一会,见宋人一直没反应,辽骑似乎感觉无趣,列阵在雁门关一箭之外,为首者是一名满脸虬须的壮汉,声音洪亮的喊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