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有天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有天庭- 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0。既通:通报之后。既,已经。

    11。仆:我,谦称。

    12。先君,死去的祖先。

    13。仲尼:孔子,字为“仲尼”。

    14。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

    15。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访您的祖先伯阳为师。先君,死去的祖先。师资,老师。当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所以说“有师资之尊”。

    16。奕(yi)世为通好:世世代代互相友好往来。

    17。莫:无

    18。语:告诉他

    19。小时了了(ling li):小时聪明。了了:聪明,有智慧。

    20。踧踖(cuji):局促不安的样子。

    第十一位诸侯陶谦,字恭祖,徐州刺史,徐州也就是刘备获得第一份基业的地方。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陶谦碌碌无为。不过不能因此小瞧了他,这家伙小时候是孤儿,但好学,性格刚直,有高尚的节操。

    后举孝廉,拜尚书郎,授予舒令。后迁幽州刺史,征拜议郎,参车骑将军张温军事,西讨韩遂。后来黄巾起兵徐州,就让陶谦做徐州刺史,大败黄巾军。

    董卓之乱中,各州各郡纷纷起兵,当时天子在长安城中,与各处都中断联系。陶谦就派使者到长安去进贡。又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当时的徐州民殷国富,流亡外地的人也大多归顺他。但是他却昏庸无能:

    广陵太守赵昱忠直,陶谦反而疏远他;曹宏这些小人,陶谦反倒亲近他们,任用他们。

    这样使各方不能和睦,渐渐乱起来。后来下邳的阙宣更是自称天子,最后陶谦杀死他,合并他的队伍。

    后来曹操被推举为兖州刺史,接父亲曹嵩等去陈留,中途经过徐州,陶谦派部将张辏Щに停钦抨'见财起意,杀死曹嵩。

    曹操因怒兴兵,攻打徐州,陶谦不能抵挡,只能坐守孤城。幸得有刘备等前来救援,而吕布也正好袭取了兖州,曹操不得不回救,陶谦得以幸免,遂有意将徐州让给刘备。

    刘备坚决不受,于是陶谦让刘备暂驻小沛。后来陶谦死前,第三次向刘备提出让徐州的建议,刘备才同意接手。

    这便是陶谦著名的三让徐州一事,其中详情是这样的:

    前面提到,汉献帝初平五年(194年),镇守徐州的陶谦门口来了“野蛮人”,割据兖州的曹操率领大军开到徐州,起因是陶谦的手下杀了曹操的父亲。

    当然,这只是导火索,曹操早就对徐州虎视眈眈。这一下子,徐州热闹了,有几路人马开赴过来,有的是陶谦请来的救兵,比如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也有的是不请自来,比如刘备,他就带来关羽、张飞和几千兵马,也来凑热闹。

    是友是敌,陶谦一时也分辨不清,但既然自称是“救兵”,还是得好好招待一番。于是,陶健急忙打开城门,将刘备迎接入府邸:“大家辛苦了,吃个饭吧。”

    席间,陶谦让糜竺取来徐州的印信,交给刘备:“刘皇叔,这徐州归你了。”

    陶谦经营徐州十多年,曹操打着为父报仇的名义,多番攻打徐州,陶谦寸土必争,丝毫没有退让。可是刘备一来,竟然主动相让。这一下子,把刘备吓傻了,心想:

    “我和陶谦非亲非故,莫非他怀疑我?”赶忙问陶谦到底什么意思。

    陶谦说出理由:“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谦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

    言下之意:“我陶谦很看重刘备你的皇亲身份”,毕竟“国资”背景的,靠谱!

    那么,问题来了,诸侯之中,有皇亲身份的人实在太多了,比如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知名度都比刘备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陶谦不可能仅仅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就诚心让出徐州。莫非刘备比别人帅?显然不是,前面提到,有三路军队前来救援徐州,青州刺史田楷、北海相孔融、平原相刘备。

    前两位都是陶谦的至交好友,唯独刘备是孔融介绍,和陶谦没有一毛钱交情。陶谦肯定会想:这刘备来我这徐州有何企图?莫非是来打我这徐州的主意?

    正因为陶谦对刘备有了猜忌之心,才会在一见面就提出让出徐州,既可以试探刘备的真实意图,也可以向刘备示恩。

    刘备是精明人,当然不会“被套路”。于是,刘备赶紧离开席位,郑重表态,前来救援徐州,完全是为了大义,没有非分之想。

    作为“影帝”,刘备当众发誓,要是自己有这种念头,老天都不原谅。看看两人都谦让的差不多了,旁边的徐州重要的谋士糜竺发言了,现在曹操的军队还在徐州城下,让徐州的事情根本不用着急,还是先考虑怎么退敌军吧。

    刘备马上说,自己和曹操有旧,想写一封信给曹操,劝曹操退兵。

    光凭刘备一封信就能退兵?大家都将信将疑,但也没别的法子了,死马当活马医呗。奇迹却发生了:曹操接到信,果然真的就退兵了。

    倒也不是曹操和刘备真“铁哥们”,而是曹操后院着火了。曹操收到线报,大本营兖州差点给吕布端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一二章 三让徐州的纠葛

    (全本小说网,。)

    曹操料定无法在短时期拿下徐州,继续耽搁,兖州就会变成吕布的了,不如卖个人情给刘备,就此退兵,回去扫平吕布要紧。

    可是,在徐州城里的陶谦、孔融等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是刘备的书信发挥作用。

    陶谦大喜,派人邀请孔融、田楷、刘备三家人马共同赴宴,在宴会上陶谦请刘备坐上座,第二次提出让徐州一事。

    陶谦说得非常恳切,自己已经年迈,无力打理徐州,而两个儿子又没有才华,不能够担当重任,刘备是汉室宗亲,又有才德,刚刚一封信就退了曹军。

    陶谦提出,自己宁愿退休养病,由刘备接管徐州。刘备仍然老调重弹:“我应孔融之约救援徐州,是为义而来。现在若无端据有徐州,天下将以为我是不义之人。”

    糜竺、孔融及关羽、张飞等人也纷纷劝刘备接替陶谦治理徐州,刘备始终推辞。陶谦推让再三,见刘备终不肯受,便说:

    “如您必不肯受,那就请暂驻军近邑小沛,以保徐州,何如?”

    刘备这才同意。可是,没过多久,陶谦病危,对糜竺说道:“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这一次是真心真意地让徐州了,陶谦心里明白:曹操虽退兵,毕竟不是刘备的那封信起到作用,而是回去救火的,迟早还会杀回来的,自己的儿子能力不够,为了保存自己的亲族,不敢再让儿子接管徐州了。

    陶谦死后,糜竺迎接刘备为徐州牧。刘备还是不敢接受。他是有顾虑的:

    第一,徐州西面是寿春袁术,袁术对徐州也虎视眈眈,他贸然接管徐州,意味着要和袁术决裂;第二,一旦和袁术决裂,就意味着与旧主公孙瓒、田楷也都决裂了,这对他来说是很大的压力;第三,当地士族与陶谦旧部武将不一定支持刘备。

    糜竺作为豪族代表,份量还不够,刘备不敢贸然接印。这时,陶谦亲友团又来了两个说客。第一位是糜竺的同僚陈登。

    陈登用了精彩的说辞消除了刘备心中的第一条疑虑。

    陈登对刘备说道:“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

    刘备回答道:“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

    陈登说道:“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这段说辞总结下就是:一、袁术是个水货,徐州应该由你来管。二、接管徐州后,你可以掌管兵马十万不用怕袁术。

    同时,陈登还为刘备做了一条非常好的谋划,放弃袁术阵营,加盟袁绍阵营。陈登自己为袁绍与刘备牵线,消除了刘备第二条疑虑。

    陈登派遣使者联系袁绍道:“天降灾沴,祸臻鄙州,州将殂殒,生民无主,恐惧奸雄一旦承隙,以贻盟主日昃之忧,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方今寇难纵横,不遑释甲,谨遣下吏奔告于执事。”

    听说敌人的堡垒要从内部攻破,袁绍自然喜不胜收,说道:“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欣然同意。

    第二位说客就是北海相孔融。孔融和刘备有旧交情,希望刘备能接管徐州,因为刘备对他有救命之恩。

    孔融曾被黄巾军管亥包围,他自命清高,不愿意向袁绍、曹操这些枭雄求求,就派太史慈向刘备求援。刘备果然仗义前往,击败了黄巾军,救下孔融。

    孔融对刘备说道:“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孔融强化了刘备的决心。内部董事糜竺、陈登赞成了,外部董事孔融也投赞成票,刘备接管徐州就顺理成章了。于是,刘备接管徐州。

    刘备解决了三个问题:

    一、陈登孔融的话让刘备坚定了信心,知道了徐州物富民丰、兵强马壮的优点,不再惧怕日薄西山的袁术。

    二、刘备放弃了袁术阵营,放弃了好友公孙瓒、田楷等,加入了袁绍阵营,足以制衡袁术

    三、他得到了陈登、糜竺等徐州豪族的支持。

    但是刘备最大的危机就是没得到了丹阳武将的支持。所以吕布退到徐州后,丹阳武将许耽曹豹等与吕布勾结,最终轻易推翻了刘备的统治。

    那是196年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刘备短暂地走上人生巅峰。然而好景不长,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

    不料就在这时,后院失火了。袁术写信与吕布,劝双方联手,吕布趁机攻打下下邳。吕布自然欢喜。陶谦旧部曹豹与张飞冲突,张飞杀了曹豹,于是许耽趁机大开城门,迎接吕布进城。吕布偷袭了下邳,打跑张飞,又俘虏了刘备的妻子……

    有人或者觉得陶谦有点傻,竟然把偌大一个徐州让给了别人,而且是非亲非故的人。其实陶谦是一个眼光独到的人物,曾经是一个厉害的角色。

    陶谦的确不同凡响,因为学问比较出众,被推举为茂才,从此慢慢步入仕途。不久担任了尚书郎,然后从基层做起,做过舒县令、卢县令。

    接着担任幽州刺史,后来到中央担任议郎。陶谦很会做官,当时监察部门经常过来调查材料,在那个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年代里,贪官污吏到处横行,陶谦居然被冠上了“在官清白,无以纠举”的称号,实在很难得。如果不是上下打点的话,的确是个难能可贵的好官。

    陶谦很狂,常常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面对朝廷大员,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陶谦敬佩的是东汉名将皇甫嵩,可惜皇甫嵩得罪了朝廷宦官张让等人,被迫去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一三章 忠臣马腾

    (全本小说网,。)

    朝廷又派车骑将军张温讨北宫伯玉等羌胡叛军,张温也请陶谦为参军事,接遇甚厚,但陶谦却不领情,毕竟和皇甫嵩比起来张温的确显得无能多了,因此陶谦对张温的态度是“轻其行事,心怀不服”。

    终于,在回军途中火山爆发,陶谦公然羞辱张温。张温本想处置陶谦,却被和事佬劝说,张温也看重陶谦的材略想一笑眠恩仇。

    可结果却是换来一句:“谦自谢朝廷,岂为公邪?”

    张温倒是大度,不愧是连董卓都能放过的“宰相肚”,仅笑说一句:“恭祖痴病尚未除邪?”两人和好如初。

    不久徐州黄巾军起义,朝廷派陶谦前来镇压。书生出身的陶谦很有两下子,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臧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为将。结果一战便大破黄巾军,剩下的黄巾军也被逃出徐州境内,北上青兖两州。这一仗,打出了威风,当时徐州太平,朝廷便任命他为徐州一带的政府官员。

    打仗是好手,管理政务陶谦更是身手不凡。两个贼首臧霸与孙观,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皆听命于朝廷,被封为骑都尉。维持当地的治安,兴修水利等;一个叫陈登的豪华公子很有才气,被推举为典农校尉,负责三农工作;一个叫赵昱的名士,任命为广陵太守;还有糜竺等人,凡是有点本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