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的光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的光芒-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后她的病怎么样了!”

    刘彻一踏进长信殿,第一眼便看到了淳于意,急切地问道。

    淳于意嗫嚅道:“这……”

    “都什么时候了?还吞吞吐吐的干什么呀……”

    秦素娟见皇上面露不悦,斗胆直言道:“太后神志恍惚,气脉虚弱,依臣看来,恐怕……这风寒之症会让太后减寿三年。”

 第三百九十五章 苜蓿

    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便再难适应平淡无波,没有出使的日子,张骞就深深陷入百无聊赖的空寂。

    这长达十年的凿空西域出使生活,把他的心放野了,已经是曾经沧桑难为水。

    对汉匈双方而言,随着刘彻下达休养生息的诏令,便证明这是一段暂时宣布停战的日子。

    刘彻没有忘记他,还亲自诏命他担任未央宫卫尉,可他向来性子好动,却不习惯这种每日按部就班的生活,有时候无边的宁静日子,甚至有一种无言的厌倦。

    ……

    一个月时间,

    就在斗转星移间过去了,

    在此期间,张骞一直期待刘彻早日启动第二次西域之行。

    这不仅是为了完成皇上的夙愿,还因为大漠的另一端,可能长眠着他的纳玛和儿子。

    直到有一天,汲黯带着刘彻下发的口谕到府上来了。

    刘彻在信上说:张爱卿归来已有几年,而至今仍孤身一人,家室甚是虚空,要他汲黯保这个媒,择一位望族之女完婚。

    张骞十分感谢刘彻的关爱,本心却是拒绝的,婉言谢绝续弦的美意。

    失去纳玛,是他一生难以抚平的伤痛,他怎么肯忘记……他们滞留的那些日子呢?

    为了能够平安回到长安,纳玛独自一人承担了抚养儿子的责任。

    每一次吃饭,作为母亲的纳玛,充分做地到位,每次肉食少的时候,总是先让孩子们吃,她自己经常要腹中空空,饥肠辘辘地度过遥夜。

    眼看当年如同锦鸡花一样美丽的纳玛,为了自己,一脸的菜色,张骞很是揪心,他总觉得让自己的女人承担这么多的重负,这是男人的耻辱。

    可事实上呢?他那时候不过是一个阶下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只不过是一个笑话。

    有一天,在孩子们睡觉时,他劝纳玛带着儿子们回到单于庭去。

    纳玛眼中淡淡消失,回头看了看身边的儿子,凄婉一笑道:“骞!千万不要这样说,你是我的丈夫,你知道纳玛的心是什么吗?是那一尘不染的白雪,夫君看看,这是纳玛学写的汉字。”

    真是一个像昆仑河水一样清澈的女子,张骞叹息不语。

    张骞带着期望,捧起羊皮,从歪歪扭扭的字中发现了“长安”二字。

    “骞!你知道吗?我们的儿子,小小年纪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他很聪明,像你一样聪明,跟我一样很向往长安呢!”

    张骞还能说什么呢?他默默地抱着纳玛,品味着这海誓山盟般的爱。

    “纳玛!你想哭就大声的哭吧!”张骞吻着纳玛的头发。

    纳玛却忍住了哭声,看着张骞的眼睛说道:“夫君什么都不要想,就只要想办法回长安,父亲即使到了太阳神的身边,也会为我们祝福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的心可以容得下广袤的西域大地,却再也容不下另一个女人。

    感情是会记忆的痛,痛入肺腑,一生难忘,最终还会伴随人入土。

    那一天,汲黯专注地听完了他和纳玛的故事,为他们忠贞圣洁的情爱所感动。

    他后来是否将这些禀奏给了皇上,谁也不知道,但从此再也没有人向他提出婚配之议。

    ……

    可这一个人的日子也的确不好过,时光悠悠,这是元朔元年七月初的一天。

    张骞在署中呆腻了,想那些从西域带回来的苜蓿该是紫花芬芳、蜂蝶云集了,而那些胡桃、葡萄的枝头也一定硕果累累了。

    于是心绪恢复正常的他,约了司马相如,到茂陵一游,而两人说定在咸阳西的杜邮亭会面。

    张骞喜欢早到,于是先行一步来到了咸阳,悄悄地寻了一家僻静的客栈住了。

    清晨起来之后,他简单用了些茶点,就赶到会面地点。

    司马相如或许也是个不喜欢按套路出牌的人,他一样早到了……

    他远远就瞧见司马相如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站在亭子前向他招手,还有一位年轻人在一旁,面容生疏地很,却是从不曾见过。

    隔着几丈远,张骞就兴奋地喊道:“哈哈哈,司马大人倒是真快,还先到了,妙哉妙哉。”

    司马相如回道:“嘿嘿,相如心急,为了不耽搁行程,昨夜在下就到了咸阳东。”

    这时候,那骑了雪青马的年轻人上前向张骞作揖道:“久仰大人英名,晚辈不告自来,有礼了。”

    “足下是……”

    “哈哈哈!你们不认识啊!”

    司马相如笑道,“他就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公子啊!全名司马迁!这两年他可是游历遍了名山大川,广采文物史迹,这不,前不久才回到长安。

    他听说茂陵种了西域的果木,就好奇地紧,想过来看看。”

    司马相如一介绍,张骞不禁“啊”了一声:“嗯!早就听说太史公有一公子,从小博闻强记,学识出公,今且不期在此相遇,还真是有幸啊。”

    三人说着话,马上混了个脸熟,便催动胯下的坐骑,笑语间,朝着茂陵的方向奔去。

    陵邑就建在司马道北侧,他们从东门进去,一路走来,只看到邑内道路交错,里坊密布,自发展状况观之,从各地迁徙而来的富商大贾早已度过了刚来的种种不适,像极周围地方人的风俗,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一位衣着整洁的店家,眼见三位身穿方领便装的人走来,猜想必是长安来的官家,忙舔着笑脸高声喊道:“三位官爷是要打尖,还是要住店啊?里面请里面请!”

    张骞看了看司马相如和司马迁道:“对,走了半日也饿了,咱们仨不妨就在楼上找一僻静处,也好吃些东西,再看不迟。”

    刚刚坐定,店家就热情洋溢地,一直跟上楼来招呼。

    张骞不禁乐了,遂要了些上好的酒酿和挑了些精致的、有风味的菜肴。

    那店家生就得一口伶牙俐齿,听张骞如此说话,连声说道:“今日官爷们倒是好口福,本店最近烹制一道新菜,其名曰碧玉翡翠,嘿嘿嘿,待会儿上一盘尝尝如何?”

    “那就去准备吧!”

 第三百九十六章 开通西南道

    待那菜上来之后,众人一瞧,果然是碧绿莹莹,鲜嫩无比,一箸入口,不同大白菜的清香润滑,细细品之,余味不尽。

    张骞再夹一块嚼了嚼,

    顿时哑然,真的是好一个碧玉翡翠,名头起得好……

    放声大笑道:“什么碧玉翡翠,这不是西域的苜蓿么?”

    店家没想到还有一个懂行的人,惊奇道:“咦,官爷好眼力,此菜正是鲜嫩的苜蓿烹制而成,不知官爷从何处而来,怎么识得我大汉博望侯自西域带回的苜蓿呢?要知道,这苜蓿可只传来我大汉大半年而已。”

    要是回答我就是博望侯,你不得以为我寻你开心,然后变脸,轰我出去……

    张骞也不答话,只是默默地从腰间摸出钱袋,取出一串钱道:“人是四方人,客乃过路客,就冲这么一道好菜,我便多付你二千钱,其他的,你就不必多问了,问了我也不会答。”

    店家便不多说话,情知是遇到了不凡之人了,想来是大有来头,只小心翼翼地把上好的酒奉上。

    酒足饭饱之后,三人下了楼,说着话,就到了西郊一角。

    众人远远望去,但见那苜蓿在蓝天下铺开一片,满目葱茏令人目不暇接,盛开的苜蓿花是一层一层地簇拥,成了紫色的云霞。

    在黑土地上,只见有几位农夫打扮的人正在聚精会神地收割着苜蓿,忙碌的身影不断辛勤。

    三人上前施礼询问,老者见他们礼节众多,停下手中的活说道:“托皇上的洪福,自推行‘限民名田’以后,他家五口生活宽裕了许多,家中一共种了十亩苜蓿、二亩核桃和三亩葡萄。

    苜蓿除嫩的可以食用,卖给陵邑中的店家外,其他的便不作大用,都由修筑茂陵的官府买去喂马。加上其他粮食,一年下来,衣食便无忧了。”

    “哦!”

    司马相如欣喜地沉吟一声,三人相视一笑,分享着新制成功的喜悦。

    出了苜蓿地,他们又辗转行路,眨眼间便到了一片胡桃园子,那小小的胡桃树,从短而浓密的叶隙间伸出碧绿的脸庞,分外地可爱。

    司马迁觉得这果木的名字很有意思,便向问张骞是如何起了这个名字。

    张骞笑道:“西域人以前也有一点交通,但给这果木起的名字很绕口,皇上曾经品尝过。

    见到胡桃种子以后,认为这既然是从胡地来的果木,不妨就叫胡桃更简明些,因此……便有了这个名字。”

    司马迁感到自己又长了不少的见识,忙不跌从怀里拿出绢帛记了。

    小小事情都要记录,勤而好学,问而深思,司马迁的认真,被二人看在眼中……

    张骞和司马相如觉得,这年轻人如此笃诚好学,一丝不苟,将来不会泯然众人,一定有大出息的。

    既然他喜欢记,

    那肯定存货也不少!

    二人遂要他将几年来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说给他们听。

    司马迁有些不好意思:“晚辈口拙,怕是说不了太好。”

    话虽如此,但他言谈很流利,还是兴致勃勃向两位大人介绍了他沿着牂牁江一路游历的所见所闻。

    末了说道:“一月前,晚辈沿江而上,一路见到无论是汉人还是夷人,提到中郎将宣示圣德,平息了民乱,众人无不敬仰三分。

    那时晚辈还想要在犍为码头下船寻访大人,却不曾料想,大人已经回京复旨了。”

    司马相如笑道:“说来也真不凑巧……哎,真是阴差阳错啊。”

    “哈哈哈!这样说来,二位今日相聚,还要感谢我了,不过贤侄提到蜀布、邛竹杖,使我想起一件事情。

    在回归途中,我路过大夏时曾见过蜀布和邛竹杖,都十分精巧,那边的商贾说,这些都是从身毒贩运而来。

    而身毒一地,在大夏东南约数千里,以此度之,身毒距我大汉应比大夏更近,倘是开通了西南道,我大汉与身毒通商货贸亦无碍矣。

    如此一来,贯通了商路,一来响应南越番禺通外之商,二来再为国家积累一条财路,何乐而不为呢?”

    张骞的话将三人的心带到了远方的未知世界,都为即将到来的探险而兴奋不已,尤其是司马相如,从元光三年至今,平淡寡味的日子,他已经是许久没有听到这样有见地的话了。

    “唉!说起来话长。”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换了一个位置,飘渺思考下,三人朝不远处一方葡萄园走去,“当初从巴蜀归来之时,在下就曾向皇上提出开通西南的谏言。

    可是,不久公孙丞相去了一趟西南,回来后竟然大力反对,数次进谏皇上,说这开通西南乃是疲中国之策,此后这事就束之高阁了。”

    “哎!丞相不知道西南百姓热切盼望着大汉文明么?”

    张骞问道。

    “他哪里是不知道,只是和别人一样,他向来把西南看做蛮荒之地,把那里的百姓视作异类。”

    “那皇上怎可听他一面之词呢?这不是利国利民的事么?”

    “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了,譬如汲黯常常当庭面诘丞相,说他口是心非,但他非但不恼,而且装出一副木讷的样子,呵,皇上还以为他真是海量呢!”

    “立嗣大典之后,丞相就一病不振,起而不勤了,现在是李蔡代行丞相职务,这个人么……”

    司马相如不说了,他对李蔡的为人也很鄙夷,耻于提及。

    阳光透过葡萄架在园林的地上落下大大小小的斑点,偶尔一阵风吹来,荡起“沙沙飒飒”的吟唱。

    踩在松软的土地上,脚底的力都被泥土消解得了无声息。

    眼看就要走出葡萄园,张骞说话了:“在下回到京都之后,就会上奏皇上,重提开通西南,打通通往身毒之道。”

    张骞的话使司马相如感到吃惊,比起当初提的开通西南的谏言,张骞不惟视野宽阔,尤其是对大汉声威的传播,有着巨大的意义。

    令张骞没有想到的是,三天之后,当他怀揣着自己的奏章进宣室殿的时候,就碰上了刘彻蓄积已久的激情。

 第三百九十七章 未知的地方

    刘彻以喜悦之情表示了对张骞的热情,这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