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唐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两人不知道的是,后世的人真的已经把吃这东西当成了一门学问在对待,由吃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到处盛行。

    李好只不过拿来自己用了,更多的却是为了推广自己的一些观点。推广一些美食和药膳,顺便让自己的胃得到满足。

    事实上李好的说法一点都没夸张,包括牛蹄汤在内的牛肉的营养价值在后世却早有论定。而古代亦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何况李好的这些牛肉里面很多就放了药材。

    老孙出现在这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牛身上很多东西都是做药膳的最好材料。李好推出来的几道菜就是药膳,老孙自然要过来体验一下。

    “其实,牛不同的部位不仅口感不一样,医补和食用价值也是各有千秋。”说起这些,李好如数家珍,比如像牛筋,蛋白非常高,用来煲汤既美容养颜,而且口感滑嫩。

    当然不能用后世的那些专用术语来介绍,要不然这里的人估计没几个能听明白。但是李好身边还有个老神医呢,怎么用古代的话来表达,老孙自然清楚的很。

    “好吃!真的好吃啊!只是份量少了点。”

    随后一道道早准备好的牛身上各个部位的佳肴全部端了上来,整个大厅的人的眼睛全都直了。连一向对食物不怎么挑剔的老孙这个时候都顾不上形象了,其他人就更不用说。

    而人群中的那些人看到这些后也是一片惊呼,他们从没见过牛身上还有这么多的佳肴可以做了出来,而且每份都非常的可口,让人吃后难以忘记。

    “可惜我大唐的牛还是少了啊,要不然就这一个全牛宴,能让不少人寝寐难忘啊。”李恪吃了过后在一边感叹道,这东西实在是太好吃了,可惜份量太少。

    虽然号称全牛宴,只不过是把牛身上的每个能食用的部分弄了一些出来做成美食而已,并不是把整只牛全部做了出来。

    一头水牛有七八百斤重,全部做了出来后那就太浪费。所以这里的全牛宴只是选了一部分而已,其他的李好自己还留了一些。

    “其实……我大唐应该不缺牛肉才对!而且水牛做全牛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材料是黄牛!”听了李恪的话后,李好看到自己身边没什么人,笑着就接了李恪的话。

    “贤弟此话怎讲?”李恪听后不太明白李好这话什么意思,大唐怎么可能不缺牛呢?现在的耕牛极度缺乏啊,要不然官府也不会禁止私宰耕牛。

    李好见李恪上勾了,心中暗笑。“我大唐皇帝号称天可汗,那北方的草原那么多的牛羊,为何不让他们贡献一部分于我们?如此一来,我大唐的耕牛不是就要多上很多?”

    “这不一样。那些民族臣服于我大唐,大唐自然不能苛待他们,更不能掠夺他们,否则不就成了残暴不仁?”李恪听后有点不太理解李好的话,草原上的牛跟大唐有什么关系?

    “我大唐的子民一样臣服于大唐皇帝,为何朝廷还要收他们的税收?”李好听后翻了个白眼,这是一个狗屁逻辑。不过他并不急于一下就扭转李恪的想法,这种事情得慢慢来。

    在李好的脑海里,还有系统的商城里面有一副真正的吃货眼里的世界地图。那副地图的世界就是由各种吃食组成,哪个地方产什么,有什么美食但是纪录的非常详细。

    比如大唐东边隔海的那个岛屿国家,那边最具传统的食品就是寿司。即可当小吃又可以当主食,也是最让世界熟知的料理。

    除了这个,那里还有大量的白银和黄金,海鲜也不少。噢,他们那边的牛肉也不错,据说某个地方的牛肉质量特别好,搞全牛宴正合适。

    再继续朝东走,跨过大洋就是另一片大陆。这片大陆现在住着不少殷地安人,那里地大物博,和大唐一样是农业大国。

    这里地多人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大唐能种的东西在那都能种。当然,这里也有很多的金矿,还有很多的美食。各种动物更是丰富,那里还有大量的野牛。

    除了野牛,这里也有不错的牛种,还有很多地方非常适合放养牛羊。只要从大唐拉些种牛羊猪过去,以后就能有大片的产出,那地方非常值得占有啊。

    沿着这片大陆往南走,能看到一片片的热带雨林。这里和北边一样,而且还生产各种水果。到这里来,就不用担心没水果吃。

    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肥沃的土地,畜牧一样很好打理。而且这些地方还没什么人烟,只要大抢大杀一番,这又是一个重要的粮仓。

    继续西走,则是欧洲大陆。这里的甜食,奶酪,红酒都是美味。牛羊牲畜也不少,不过此时那边还是非常的落后,大唐要过来欺负下他们,事实上并不难,只是路途太远。

    大唐的南边,这里有南昭,有真腊,还有印度戎日国,爪哇诃陵。这里生活有大量的野生水牛,黄牛,这些都是可以驯养成家牛的。

    还有所谓的天竺及戎日国,这里有着比北方那些番邦更多的耕牛。这里的人把牛当成神兽,到处都能看到牛,而且这里正处于战乱之中。

    大唐只要派一能将带几万人过去,就能夺的大片土地还有得到大量的耕牛。而且还可以鼓励民间百姓自己组织人手过去掠夺,如同之前北方胡人掠夺大唐一般。

    再往南走去则是一个大岛,这里有着世界最好的牧场,还有着很多的矿产资源。这里的海鲜更是一绝,各种珍稀的海鲜都有。

    把这些地方先劫掠一番,然后再建牧场蓄养。如此各种管道齐下,大唐怎么会缺少耕牛?怎么会缺少粮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耕牛,美食,金银财产,美女,粮食那都是我大唐皇帝的,必须都是我大唐的,怎么能给番邦占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一十四章 重阳

    (全本小说网,。)

    李好跟李恪讨论那边的那些物产后,这位大唐的王子听后眼睛就直了,他从不知道大唐之外还有这么多物产丰富的地方!

    “我从不知道,这些地方竟然还有如此多的物产。不过贤弟的话确实有道理,我大唐历年来对那些番蛮太过宽厚,他们有好的东西竟然还藏了起来,不进贡给我大唐,太可恨!”

    这些地方李恪都知道,只是印象中,这些地方地处南方蛮荒之地。那里不仅炎热无比,还有瘴气,而且十分贫穷,都只想着来大唐要好处,万国来朝时,里面就有这边的人。

    这些家伙都是拿着一些破破烂烂的东西过来骗好处,一个劲的来大唐诉苦,然后从大唐这边骗取好东西回去,这些人该杀!

    另外就是北方的士兵过去这些地方后,极易水土不服,或者中瘴毒身亡。大唐就算想把这些地方据为己有,但是也很困难,难道李好不知道这里的情况?

    突然,李恪猛然想到李好本身还是能医,他怎么会不知道南方这里的情况呢。除非李好不仅能治大肚病,还对南方的瘟瘴有了防治之法,要不然怎么会跟自己说这些?

    想到这里李恪马上就激动起来,如果李好真能防治瘴毒,那么大唐南方那片地方将不再是蛮荒之地。这样又可以为大唐带来更多的土地,还有李好说的那些粮食,牲畜,黄金等。

    李恪热切的望着李好,李好的神色依然是一贯的平淡:“南方多瘴毒,我大唐一向都对这些地方缺乏有效手段。贤弟指向这里,莫非是有了防治这些瘴毒的方子?”

    “不错,这些问题将在我大唐将士面前不再是问题,那么剩下的就看我大唐皇帝的决心了。这里可是还有很多我大唐没有的香料,还有黄金——那里建房子都是用黄金来建。”

    “黄金做的宫殿?”李恪的眼中跳出一丝火花,大唐朝够富够强大了,但是也未曾出现过什么黄金建的宫殿,就连历史某个说要造个金屋藏美女的皇帝都没做到。

    李好没指望一下就能改变李恪的观点,然后再去改变李二的想法。他只是在一些日常聊天之中带着一些引导,必须让李恪这种皇室的人想多点,然后大唐的人往前走一步。

    不要傻呼呼的做着什么天可汗的梦,别人有问题又跑去帮别人打一下,什么好处都不要。打来打去,最后李二是拿到了天可汗的美名了,却给他的后代留下无穷隐患。

    至于黄金做的宫殿,想多了,阿三再傻也不会用金子建房子。镀金的倒是不少,而且阿三那边民间确实也有不少黄金。

    那边的寺庙之类的地方,也有着大量的黄金。想要捞取那边的大量黄金,就看怎么操作。反正队伍一开过去,跟后世的殖民帝国主义学习就好,阿三很好控制。

    全牛宴结束后,关于牛的吃食并没怎么流行起来。因为官府管制的很严,杀头牛真不容易。不过这些富商家里的牛出事了,则会把牛拉到满庭湘这边来加工一番。

    但是红薯的各种吃法,却是让大唐的各种富商全部记了下来。这东西种植容易,加工起来也不难。

    包括那些由红薯制作的小点心,比如红薯干,蒸熟后的红薯擂成泥制作的红薯饼和红薯皮。以及用红薯粉跟做米粉一样,制作出来的红薯粉条,这些都进入潭州人的视线。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些可以填饱肚子,可以省些粮食下来,自然很欢迎这种东西。对于有钱人来说,偶尔吃点不一样的东西,味道也不错,而且这些东西味道确实还不错。

    红薯的种植之法随着这次的宴会结束后,也开始在潭州府流传开来。除了这个,花生,玉米,辣椒和南瓜等作物在明年也会有一个不少范围的扩张。

    大范围的扩张还不行,种子没那么多,而且耕种技术也没完全普及下去。由官府强行摊派的话,反而还有可能引起反弹,还是让百姓自己体会最好,看到好处了他们自己会去做。

    这个时候九月初九重阳节到了,正是登高望远的最好时刻。岳麓山的爱晚亭已经建好,李好的那首诗也被刻了上去。霜叶红于二月花也成了那里的胜景,正等着李好他们过去看看。

    重阳节在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李好穿越时。庆祝重阳节一般会有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这个在唐诗中经常能看到,最出名的或许要算隔壁老王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后世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还得背,能不出名么?

    不过到了后世,似乎除了登高赏菊吃螃蟹,其他的似乎都没流传下来。一些传统因为各种原因,慢慢的被忘记,也有因为各种礼节被慢慢的简化的原因。

    九月初九这天,潭州府的官民纷纷往周围的山上而去。李好他们去的是岳麓山,这边的行程早已经定好,一些名流大家也会过去看看。登高望远,吟诗作乐。

    那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实在是太有名气了。现在已经能够从潭州这边,慢慢向大唐其他地方蔓延过去。所以上了岳麓山,不沾点文气怎么行?

    李好除了准备了宴会和菊花酒,其他的东西他不怎么想搀和,特别是那种喝酒吟诗的事情,他真不愿意干。再干下去,这唐诗宋词全成他一个人的杰作了,影响太大啊。

    想想后世的那些小孩子,每人那一本诗集背来背去。背到最后才发现,我靠!里面的诗词竟然大部分都是一个人的!一个叫李好的家伙的,那画风李好自己都不忍看下去。

    “贤弟,这是在干嘛?作画么?怎么会用炭笔去画?”没有跟着李恪他们凑到一起,没想到这家伙吟诗喝了会酒后,自己找到李好这边来,好奇的看着李好面前的那些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一十五章 去他么的圣人之道

    (全本小说网,。)

    “我这是速画,不用炭笔难道用毛笔?用毛笔太麻烦了。”李好正在教武顺和妞妞,她们两用炭笔画山水画。听了李恪的话后,回道。

    这个李好后世的时候学过一段时间素笔和国内的山水画,技艺只能算一般,但是在教两妹子还是没问题。不过这画跟这时候还是略有不同,用毛笔作画李好的水平也不够。

    “李兄不继续吟诗饮酒了?”李好看了眼略有醉意的李恪,这些家伙的生活太没克制了。每天不是喝酒作乐,就是喝酒作乐,难怪古代这些权贵命都不长。

    生活条件太好了,没事就作乐饮酒,人的身体那经的起这般折腾。李好觉得自己有机会了,得跟这家伙谈谈,别让这家伙挂的太早。要知道他们家,好像就没长寿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