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之路-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想要大牌演员跟他合作,难度非常大。

    在好莱坞,有些情况下,如果一个导演手上的项目足够吸引人的话,吸引到大牌演员加盟也不是没有可能,尤其那些出演过独立影片的大牌演员。

    对这些演员来说,他们知道独立电影会提供那些好莱坞商业电影永远不会提供的机会,他们能够利用这些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卓绝演技。

    不过,墨菲有自知之明,新项目没有演员展示演技的机会,大牌明星也不会对这样的黑色电影感兴趣。

    所以他考虑的更加实际,詹姆斯…弗兰科、塞斯…罗根、乔纳…希尔以及凯瑞…穆里根,还有即将出狱的小罗伯特…唐尼这些人更适合这个项目。

    最为关键的女主角,也可以尝试着向圣费南多谷发一份邀请,对方现在还没有日后女王般的地位,想来一份正式的电影邀请,被拒绝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幕后制作人员方面,墨菲也与比尔…罗西斯沟通过,上次合作的主要人员,基本都来自caa,他们同样是《电锯惊魂》大卖的受益者,也希望能与墨菲继续合作。

    这些可以等项目成立之后再说,墨菲也不着急,考虑最多的还是资金问题。

    电影是一门很高大上的艺术,但这门艺术发展到现在,需要用大量的金钱才能实现。

    他本身不打算投资这部影片,斯坦顿工作室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毕竟后面还有与福克斯探照灯合作的《电锯惊魂》的续集,这需要很大的一笔钱,即便更换导演的话,这种续集的投资风险也更低。

    影片不是来自自己的投资,墨菲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一是权力必然会变小,二是资金管控会更严格。

    前者还好说,作为一个经历过还算正规教育的导演,墨菲知道这里是制片人负责制,后者则有些麻烦。

    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这就要导演会喊穷。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身为导演应该尽可能的透明并且必须永远讲实话,但现实的情况就是你充满热情,剧组干劲十足,却囊中羞涩。

    一个成功的导演,还应该在影片完成之前,用言语、行动以及计划,给投资制造信心——只要投资越大,影片会越出色,未来的市场回报也会越高。

    说服金主们投钱,从来不是简单的工作。

    从本质来说,这就是让投资人给脑海里的一个想法投资。

    想法这种东西很模糊,很概念化,有些导演或者制作人为了拉投资,往往会先拍摄一个短片,利用短片来吸引金主。

    但这也有弊端,短片不够惊艳的话,很难吸引到投资。

    这么做的时候必须要小心,向潜在的投资人介绍项目和做出潜在经济回报的承诺这两者之间有清晰的界限,毕竟这是一个在法律监控范围内的游戏,在做出回报承诺的时候务必小心不要蓄意歪曲事实,否则很有可能因为涉嫌欺诈被司法系统盯上。

    当然,墨菲不打算拍摄短片,这种方式也不合适他。

    从九月下旬一直忙碌到接近十月初,墨菲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终于搞定了剧本,以及caa运作影片更为重要的项目商业计划书。

    即便是到现在,墨菲也希望有人欣赏他的剧本,然后对方大挥一笔,开上一张足够影片拍摄的支票,这是所有导演共同的幻想。

    这很难实现,想要变成现实,关键就在于交给潜在投资者和客户的商业计划书,一份关于如何筹备、选角、拍摄和制作影片的,构思缜密、调查严谨的战略计划。

    完成这份计划后,墨菲让比尔…罗西斯提交给了caa,别说是电影公司不会贸贸然就随便开启一个电影项目,即便是caa这个运作方,也会对项目本身进行先期审核。

    虽然不是墨菲的负责人,但作为caa主管电影电视业务的高层,一份剧本和计划书的复印件也被送到了布莱恩…劳德的手里。

    尽管这不是预想中的《电锯惊魂》的续集,布莱恩…劳德认真仔细的阅读过计划书之后,还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先不说这个项目的创意如何,那个年轻导演严谨的态度和周密的计划,就会先给人留下极好的印象。

    况且,这个项目是他拿手的黑色风格,即便有些荒诞,却也看点十足。

    而且剧本和计划中有很多噱头,对于电影产业来说没有噱头就没有卖点,没有卖点也就没有票房。

    剧本是基础,一份出色的商业计划书却是打动电影公司的关键。

    原本,布莱恩…劳德对这份计划书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墨菲是个导演而不是专业的制作人,打算等剧本和计划书提交到caa之后,让公司更加专业的人士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以便能吸引到资金。

    即便是caa扔出的项目,有时候也会被人拒绝。

    这在商业投资中是很正常的情况。

    相比于看了一遍的剧本,布莱恩…劳德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计划书上面。

    计划书不算特别厚,它本身也对于内容和页数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关键在于内容是否显示出专业素养,表达是否浅显易懂,既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又没有拖沓之词。

    而这份计划中,几乎一部影片从立项筹备到后期制作,所有该有的一切都有了,还规划的清晰明了,显得整个项目异常出色。

    布莱恩…劳德一项一项的看了下去。

    “影片商业计划的目标和总体目标概述,剧本和制作内容简介,剧本版权证明的复印件,行业潮流和发展趋势,影片市场瞻望和潜在的观影群体,同类型和预算影片的票房对比……”

    这些都清清楚楚,让人看了就会觉得这是一个靠谱的项目,而不是那些嘴上吹破天,却只有一个剧本,连最简单的计划都不制定的不靠谱的玩意。

    而且这些仅仅是一部分,后面还有更加详实的内容。

    比如影片的制作团队,从主演到导演到摄影再到制片人,都有具体的名单,已经确定下来的职位人选,计划书上附有简历;对于没有确定人选的职位,则列出了四到七个的候选名单,以及各自的优势。

    还有预计制作细节,拍摄场地和制作标准;现金流量表,每周可能的基础开支;拍摄和拍摄中管理策略;按照筹备、拍摄和制作影片不同阶段标好日期的时间表;所有已获权利协议和工会备案的复印件;项目有关的美术作品,比如附有一张独腿美女坐在摩托车上面的简笔海报……

    虽然里面有些地方必然有小瑕疵,但无论从哪方面看,这都是一份出色的计划,带给人的都是一种值得投资的感觉。

    连续翻看了三遍计划书,布莱恩…劳德在其中的重点和不足上,特意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了标注,喊来助理送回审核部门,尽快搞定后面的工作,然后把项目传到合适的几家电影公司手中。(未完待续。)

    show_read

 第一百五十一章 代号x(求订阅)

    show_read

    求月票!求推荐票!求订阅!

    早晨刚刚上班,哈维…韦恩斯坦推开门走进办公室,来到宽大的办公桌边,拉开老板椅坐下,端起助理已经准备好的咖啡喝了一口,满意的点点头,眼睛放在桌面上码放的整整齐齐的待处理文件上,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文件分为两摞,左边只有很薄的几份,右边厚厚的一叠。

    这是助理按照他的习惯分类整理的,紧急或者重要的事务,都会放在左边,反之则放在右边。

    左边最上面是一份计划书,计划书下面还有一份剧本复印件,哈维…韦恩斯坦瞄了一眼计划书的封面,竟然是caa送到米拉麦克斯的业务!

    虽然很不喜欢那群吸血鬼,但哈维…韦恩斯坦清楚caa的能力,被他们送过来的项目,最起码不会是垃圾。

    计划书的封面上没有太多的东西,除了caa外,还有项目的代号《x》。

    这是业内的惯例,很多影片未曾正式立项或者没有进入宣传期之前,往往都是一个代号而已。

    代号《x》后面,还有一个熟悉的人名,项目策划者——墨菲…斯坦顿!

    看到这个名字,哈维…韦恩斯坦立即想到已经从北美下档的《电锯惊魂》,这部影片带来了怎样巨大的利润?偏偏米拉麦克斯与它擦肩而过。

    要说心里不恼火那不可能,但就像在庆功宴会上他对墨菲表现的态度一样,恼火过后是反思,是怎样吸取这次的教训。

    他微微转头,办公桌的玻璃层下面,当时亲手写下的墨菲…斯坦顿的字条还压在那里!

    能把米拉麦克斯带动现在的地位,哈维…韦恩斯坦最起码也是一个合格的企业经营者。

    一个连续两次能用小成本博取到高回报的导演的新作,也值得他一看。

    先从计划书下面取出剧本,哈维…韦恩斯坦翻看了起来,看到其中美女大战丧尸的荒诞设定,不禁摇头笑了笑,看到一大半的时候,他就确定这个剧本的内容非常扯,有些地方简直不符合正常人的思维逻辑。

    但这明显是一个带着黑色幽默的cult片项目,这种本子如果不荒诞,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美女、丧尸、血浆、裸露……这些东西只要处置得当,在相当的一部分观众群体里,绝对具有吸引力。

    不过要控制投资规模!哈维…韦恩斯坦立即出现这种想法,毕竟cult片的受众范围摆在这里,小众片就是小众片,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流。

    看到剧本里面美女主角最后大杀四方的戏份,哈维…韦恩斯坦不自觉的拍了拍桌子,胖脸上面已经挤出了笑容,明显感到这里的戏份非常有趣。

    如果是一个新人导演,能不能拍出剧本表达的效果,那绝对是疑问,但对于这个剧本的作者,哈维…韦恩斯坦有一定的信心,《水果硬糖》和《电锯惊魂》已经证明了,这就是墨菲…斯坦顿最为擅长的风格类型。

    合上剧本,哈维…韦恩斯坦又翻开了这个项目的计划书,以比刚才更认真更仔细的态度看了起来。

    很明显,这是一个caa的打包项目,包括墨菲…斯坦顿在内的主要的幕后工作人员都来自caa的客户,项目也很清晰的注明了这一点。

    由于之前关注过《电锯惊魂》,哈维…韦恩斯坦能认得出,这些人大部分都参与过《电锯惊魂》,基本能力肯定有保证。

    他翻看计划书的速度非常慢,很多时候还会停下来思考一番,考虑上面写出的条款的可行性,有时候会点头,有时候也会皱眉。

    比如女主角竟然打算邀请珍娜…詹姆森,哈维…韦恩斯坦就觉得不妥,圣费尔南多谷与好莱坞之间有着天然的鸿沟,这条鸿沟最好还是不要去跨越。

    用了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他才看完这份计划书,合上之后,没有继续翻看其他的文件,反而走到落地窗前,看着远处的风景,细细思考起来。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规划严整、思虑周密以及可行性极高的商业电影策划案,搭配上中等偏上水准的剧本,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而且这份规划书上有注明,这不是caa的策划,而是来自于项目的发起人墨菲…斯坦顿。

    哈维…韦恩斯坦知道,caa没必要在这方面耍花招,否则以业内消息的流畅性,随便一打听就能戳破。

    这一点他相当看重,一个导演写出的项目计划书,比经纪公司做出的更为重要。

    导演才是执导这个项目的人。

    他这种运作独立电影的老手非常清楚,相比主流商业片的制作人中心制,这些小成本的独立片更应该围绕导演来运作,这是米拉麦克斯多年制作和投资独立影片摸索出来的经验,只要在预算范围内,保证监管到位,导演对影片的一切拥有支配权,而为了控制预算,所有的工作人员会围绕在导演周围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所以,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导演值不值得投资。

    就像当年不遗余力的支持昆汀…塔伦蒂诺一样,哈维…韦恩斯坦有足够的决断力。

    走回办公桌边,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助理的号码,“替我约caa的比尔…罗西斯和墨菲…斯坦顿,时间的话越快越好!还有,把《x》项目转入市场调研部,让他们现在就开始分析。”

    哈维…韦恩斯坦并不好盲目的就做决定,这可能是涉及近千万美元的投资,即便是对米拉麦克斯这一层级的公司,也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他会先跟caa和墨菲…斯坦顿接触一下。

    caa在好莱坞有着巨大的关系网,代号x的项目以及项目计划书,被他们送到了多家合适的公司,福克斯探照灯同样收到了一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