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帝-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怕有些亏损,等筋骨打熬结实了,入南府也不是不可能。”
  从七品的武骑尉,最末等的勋,也就是军功的第一转。同样是朝廷给份俸禄,没有实权的位置,但胥吏和武骑尉,差得实在太远了。别的不说,就是南府十六卫,前者这辈子都没可能与之接触,后者却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去做侍卫。
  郑氏欣喜若狂,连连谢恩,卢春草看着秦琬谈笑之间就赏了好几份恩典出去,还不是什么衣服料子、珠宝首饰,而是官职、前途,心中浮现一股难言的嫉妒。
  难道人这一生当真命由天定,自己明明有空间在手,就因为出身差了点,与眼前这名年纪还比自己小不少的女子……何止天差地别?
  她还未收回心思,就听秦琬笑道:“至于卢氏,我听说你的大哥是大儒张介的入室弟子,二哥又在西边,上回西突厥闹变故,你二哥还立了一番战功。阿娘——”说到这里,她笑吟吟地看着沈曼。
  沈曼一向不吝于给妾室挖坑,闻言便道:“六哥儿和五姐儿生辰的时候,卢氏,你的母亲可以进宫来探望你一个时辰,到那时你问问,自家兄弟究竟喜欢安逸呢,还是喜欢奋斗,咱们也好有个章程。”
  卢春草对这一世的家人没什么感情,压根就不想看到那个心里只有大哥的母亲,但听见对她还算好的二哥的消息,又有些揪心,也没多想,低低地应了。其余三个妃嫔,哪怕是沉稳谨慎的李氏,听见沈曼这样大的恩典,都有些嫉妒。
  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王府何尝不是?她们进了王府,十年八年也未必能见到亲人,何况皇宫?卢春草的娘亲却能来见她一面,哪怕只有一个时辰,那也能见着啊!何况沈曼透露出来的意思,竟是卢春草的兄弟想安逸,就给她的大哥一个散职,二哥也召回京城来就任。想奋斗的话……别的不说,科举总是能的吧?秦恪不喜欢年长庶子的意图那么明显,卢春草的娘家人只要做官,前途……
  这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秦琬批发一样地授官,消息传得当然快,虽有御史觉得她逾越了,但几位宰相都没意见——这几个妃嫔都给秦恪生育了子女,至少是未来的九嫔,儿女也是实打实的王爷、公主,哪怕是为了面上好看些,她们的家人都不该是白身,就像皇后、太后的父亲必定是一等的公爵般。否则损伤得不仅是皇室的体面,也是朝廷的体面,大夏岂会连几个闲人都养不起?不出秦琬所料,周红英,听见这个消息,眼睛都红了。
  
  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逸待劳
  
  这位得意了十几年,又沉寂了十几年,如今虽位份地位,却再度抖擞起来的妃子面红眼赤地摔东西,外加痛斥儿媳。
  周红英打小就在宫中长大,大局观不行,踩人上位、如何争宠倒是门儿清。在她看来,秦琬入政事堂议政也就是意思意思,宰相们哪会搭理她呢?完全是有劲却往错处使。哪怕秦琬给东宫妃妾的娘家人封官,在周红英眼中也不过如此,完全是这等身份的爷们都能做到的事情,但秦琬厚赏了卢春草的亲人,这就不能忍了!
  卢春草所出的龙凤胎,本就是祥瑞,其中的东宫六殿下虽不满三岁,但天生聪慧,半岁便能开口说话,两岁不到便能将千字文背得纯属无比,任谁见了都喜欢得佷。秦恪若要立年纪小的庶子,老六老七之中,必定是挑老六的。哪怕再添了好些儿子,想要有一个能超过老六的都难。也正因为如此,卢春草才会做“皇贵妃”的美梦——中宫无子却立了大功,不好废,不就只能立个副皇后以正太子身份了?谁料本朝压根没这规矩,生生打碎了她的幻想。
  不得不说,绝大多数的人在这件事情上都想到一处去了,无不觉得沈曼和秦琬抬举卢春草,便是打着扶植东宫六殿下的主意。嫡母本来就难做,哪怕是一手抚养长大的庶子,也不好苛待他的生母。给予高位,再提携对方娘家人,给予了庶子的生母面子,将来庶子也能回馈嫡母面子。
  这便是男权社会的悲哀了,哪怕是三岁小儿,也能被当做“依靠”,值得身份尊贵稳当的嫡母去“讨好”。
  秦琬虽厌恶这种事,却不会表露出来,反倒乐意他们乱想。沈曼么,早有效仿吕后之志。吕后可是敢让外甥女嫁给亲儿子,见外甥女终身无靠就去母留子的狠角色。那位被充作嫡子养大的恭帝,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才说了一句要报仇的气话,就死得不明不白。吕后又抱了个孩子来,说这是遗腹子,直接立为皇帝,满朝文武谁敢说个不字?这样的威风,说一不二,将众人压得大气都不敢喘,才是沈曼所期望的。
  至于秦琬,之前虽也尝到了身份带来的好处,到底没如今这样明晰,换做以前,哪能随随便便就这样发官职出去?哪怕是散官空勋,也不是她能插手的。
  看见众人匍匐在自己脚下,为了自己漏出去的一点蝇头小利你争我夺,为自己的一个念头或战战兢兢,或感激涕零。这种滋味,光凭想象是感觉不出来的,只有身在局中才能发现生杀予夺的美好。
  周红英自然不知晓秦琬的志向,她以己度人,想得无非也就是靠夫君靠弟弟靠儿子之类的事情,心道男人提升势力的方式也无非那么几种,母族、妻族,一样不落。东宫老六黄口小儿,娃娃亲么,因为孩子的夭折率高,皇室一般是不会做这种事的,想要抬高一个孩子的地位,也就只能在母族上下功夫了。
  她毕生所念,无非儿子,从前还是一家王府,如今可是整个天下,如何按捺得住?偏偏沈曼一应待遇都给她,就是不准她出门,秦恪也压根不见她们母子,哪怕满身的委屈都没处诉,只得成天骂儿媳妇不中用,娘家不得力,生的孙子也不讨秦恪欢喜……总之,哪里都不好。
  简九娘早就受够了这个婆婆,心道若非你愚蠢,哪里会走到这一步?不过公公能做皇太子,自然是好事,她也期盼夫君的名分能正下来,将来她好做母仪天下的皇后,看在利益一致的份上,便容了这个蠢货,只道:“妾身前些日子,回了一趟娘家。”
  周红英闻言,勃然大怒,心道你还敢拿娘家来压我?秦敬却听出一点门道,浑然不顾母亲的怒意,径直问:“可见到你二十六弟不曾?”
  秦敬说得二十六弟,便是永安侯第七子的嫡长子。
  永安侯和蜀王都是京中公认子孙旺,妻子福分却薄的人,弦都续了两三个,膝下儿孙却是满堂。蜀王好歹是宗室,秦氏皇族人丁稀少,圣人平素照拂,也就这么过吧!永安侯却不行,哪怕曾任太常寺卿,到底禁不住除了他之外,子孙都不顶用,待他退下来后,一家人的日子就越来越入不敷出,少不得打起了婚姻的主意。
  永安侯家的老七是现在这个续弦的长子,平素在府里也能说得上话,当然,分量远远比不上他的大哥。故他也不挑,给自己的嫡长子找了个科举出身,家中却是一等一大商贾的岳父温省。谁料秦敬和简家结亲的事情传出,温省怕简家被发作,一直用嫡长女病了的借口拖延。简家见秦恪上书不追究,便肆无忌惮,强行娶走了人家的嫡次女,就是为了人家丰盛的嫁妆。
  这都是很多年前的老黄历了,按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永安侯府到底是侯府,关系人脉还在,姻亲比比皆是,可架不住温省时来运转啊!他的嫡长女因此事耽误花期,嫁不出去,阴差阳错被张、徐二位相爷的夫人做媒,成了卫拓的续弦,温省的官职也是一提再提。简家腆着脸上门,温省……也没办法打笑脸人。毕竟这桩婚事是他先提的,也是他先想反悔却无力拒绝,只能使出拖延之计的,反倒误了次女一生。
  次女本来就是给长女顶包,日子艰难,孩子又生了,如今长女的日子好了,他难道要为了长女那几年受的气,把简家人打出去,活活逼死次女么?
  就是这么一份血脉亲情,加上一丝若有若无的愧疚,便成了简家翻身的最好筹码。尤其是现在,秦恪成了太子,秦敬是他现有儿子中最大的,家中又七拐八拐连着一个宰相,怎么可能不动心思?
  哪怕是秦敬,也是存着这一想法的——那可是卫拓,圣人看重,秦恪信任,就连裴熙也不敢说能十成十信过的卫拓!只要卫拓能帮衬着他,他又是名正言顺的庶长子,与自己父亲的身份一模一样……
  他们的心思算计,早就被秦琬料了个分毫不差,同样,卫拓听到秦琬的动作,也立刻明白了秦琬的用意。
  秦琬抬举卢氏,秦敬必定惶恐。若说之前他还没那么急切的话,先是未能封爵位,加上如今这一桩,怕是戳到他的心肺了。
  像秦琬、裴熙、卫拓这种一个顶一万个的聪明人,做事都是走一步看一百步的。卫拓明白,有沈曼和周红英那段公案在,秦琬是断不会让秦敬登位的。她甚至连做都做得这么直接,至少对他,对很多聪明人来说,都是如此。
  不是立嫡立长么,我的父亲虽是长子,却宽厚无比,善于纳谏,堪为人君。至于这一位……我不过略施小计,你们就看看他能做到什么程度吧!
  卫拓深知,秦琬用得是阳谋——她的做法,任谁看了都觉得是抬举,是贤惠,是赏脸面,无人能够指责她哪里做错了,哪怕你明白她的用意,也是不好明说的。秦敬么,轻而易举就被逼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位置,他若是做得错了,自然会让宰辅们,还有很多观望的聪明人失望。
  当然了,这也是很险的一步,因为秦敬若是做得好了,也会落入这些人的眼,让他们赞赏,甚至支持。可话又说回来,这时候的秦敬若表现好一些,对秦恪地位的巩固,也是有帮助的,鲁王也不敢特别嚣张,至于以后……没有圣人压着,秦琬又羽翼丰满了,再慢慢收拾秦敬也不迟。
  莫说是秦琬,就连卫拓,甚至猜到秦琬用意的圣人都想看看,秦敬,究竟能做到哪一步呢?
  哪怕对他早就不存指望,到底是个男的,年纪又长,未必就没奇迹呢?就像秦恪,哪怕自己糊涂,能听别人的话,也是好的啊!
  秦敬的脑子自然是不笨的,但他到底是被周红英教大的,论格局,怎么也甩不脱后院宅斗风。故他想到这件事,第一反应就是——我的儿子,好像和卫拓前妻留下来的那个嫡长女年纪相仿啊!
  他喜滋滋地盘算着,自家与卫拓,好歹算挺近的亲戚了。永安侯府若是遭殃,势必要牵连到温省,未必不会让卫拓伤筋动骨。拐着弯都是一家人,能亲上加亲就更好了。若自己的嫡长子娶了卫拓的嫡长女,卫拓岂能不一力扶植自己?别的不说,秦恪登基,只要卫拓帮忙说话,自己一个亲王的位份肯定跑不掉,不会像现在一样还是白身。到那时,府中孺人、媵的位置空着,迎些高门贵女进来,又是一份不小的势力。周红英也觉得这个主意好,简九娘呢,也是同样的心思。毕竟这几年嫡长房被继室的儿子压得抬不起头,实在有些没光彩,这门亲事若是结成了,卫拓自然是更偏着他们的,便依着婆婆和夫婿的意思,又回了娘家一趟。
  
  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势便狂
  
  永安侯夫人是继室,与原配嫡妻留下来的儿女虽有些不对付,但在简九娘提出的婚事上,意见倒是破天荒的一致。
  简九娘与秦敬的婚事,秦恪虽没有追究,京中权贵却没忘却,对这家人敬而远之。这也就导致他们家平常有个什么事,来的客人比旁家低好几等,府中虽然出了几个读书好的嫡系子孙,长辈想要帮忙谋前程的时候,旁人一听是简家,避之唯恐不及,更莫要说好亲事,略有体面的人家都不愿意。
  简家人琢磨半天,终于明白,若是旁人登位,自己身上这顶帽子是去不掉的。哪怕烧高香与卫拓攀上了亲,卫拓也不会搭理他们,温省这个便宜岳父还要指望女婿提携,摆不了长辈的谱,更帮不上他们家什么。如是几代,自家没落已成定局,再有便是,爵位也不能袭那么久,若无圣上推恩,他们家可就是白身了。
  为今之计,只有推秦敬登上高位,为了面子好看,旁人必定不敢再提什么“父母未在就定下婚事”,简家才能重新发达起来。
  温二娘子听着太婆婆、婆婆等人商议这件事,腿都差点软了——她出生之后,母亲又接二连三地有孕,无暇顾及她。她打小就是由姐姐带大的,亦步亦趋地跟着姐姐,对姐姐的聪慧、大方、稳当佩服得五体投地。哪怕帮姐姐顶包,过得不好,略有些怨气,也不会真往心里去。
  她见过卫拓,神仙中人,平素冷冷淡淡,对她这个小姨子却颇为和气,对温大娘子也很尊重,那时她心里还有些酸,觉得姐姐能得佳婿,不枉此生。后来才发现,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