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酒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酒徒-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将默然齐齐向萧睿拱手道,“见过萧大人!”
    萧睿笑吟吟地起身还礼道,“诸位将军客气了。”
    “诸位,我军连番在河陇一线聚歼吐蕃大军,吐蕃主力已经被歼灭,只有少量残部逃窜回了吐蕃境内。多年来,吐蕃与大唐时战时停,大小战役无数,互有输赢,但从未像今次一般,重创了吐蕃军队的元气。依本帅看来,起码在5之内,吐蕃军是无力再进犯我边线了……十万大唐将士的功绩必将彪炳史册!”皇甫维明朗声道,“诸位辛苦了!”
    “末将等不敢!”众将躬身。
    皇甫维明缓缓走出案几背后,站定在营帐中高高悬挂的军事地图下,手指着一个地方,沉声道,“此地为石堡城,是连通我大唐与吐蕃之间的一个重要堡垒……吐蕃人在此驻扎有不到千人,诸位将军,谁愿意去为本帅拿下这座小城?”
    石堡城背靠华石山,面临药水河,坐落在一座褐红色的悬崖峭壁上面。正面崖壁陡峭,两侧山峦迤多姿,如苍鹰展翅,令人生畏。城堡沿着三面断崖垒建而成,城墙是用长条形巨石堆砌起来的,非常坚固。城堡对外,只有一条山脊小径,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石堡城以悬崖为城。有金汤之固。不怕敌人架云梯、打隧道。没有一般城池所具有地顾虑。大型攻城器械也因为道路地不便而失去作用。它居高临下。扼守着军事要道。易守难攻。
    所以。尽管吐蕃军只有数百人防守石堡城。这也是一块硬骨头。非常难啃。
    陇右军标下。一众将领哑然无语。
    对于石堡城地险要和易守难攻。他们都是心知肚明。谁也不愿意去啃这种吃力不讨好地硬骨头。
    皇甫维明向萧睿笑了笑。“萧大人。石堡城是连通唐蕃之间地要塞。可以说控制了石堡城就等于是掐住了吐蕃人地脖子。在此派兵驻守。可以震慑吐蕃人……”
    萧睿微微一笑。“大帅言之有理。”
    对于这石堡城,他其实是闻名已久的。听到皇甫维明嘴里的石堡城,他耳边立即回荡起李白的那首千古绝唱:“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石堡城易守难攻,哪位将军肯为本帅拿下它?”皇甫维明又沉声道。
    见众将还是无语,皇甫维明眼中闪出一丝厉芒,却落在了河东军首领右峣卫将军郭知运身上。
    郭知运心里一颤,知道一场祸事即将降临到河东军身上了。而坐在一旁的萧睿,此刻也隐隐猜出了几分皇甫维明的用意:无非还是想让河东军去当炮灰,保存自己陇右军的实力罢了。
    但皇甫维明是一军之统帅,这种军事行动纯属他一个人说了算。再说了,无论是河东军还是陇右军,都是大唐军队,攻打石堡城总得有人去,明知皇甫维明又在阴河东军,萧睿也无可奈何。
    “郭将军,你可愿意率军为朝廷拿下石堡城?”果然不出萧睿的所料,皇甫维明缓缓说道,目光凛然而夺人。
    郭知运咬了咬牙,躬身道,“大帅军令,末将不敢不从。”
    皇甫维明朗声一笑,“郭将军,你率本部一万人即刻起兵攻下石堡城。功成之日,本帅亲自为郭将军向皇上报功!”
    ……
    ……
    充当炮灰的河东军一万人匆匆起兵奇袭石堡城。萧睿心里暗暗一叹,如果史书的记载没有太大的出入,这石堡城险峻难攻,这一万河东军怕是要全部在石堡城下埋葬了。按照历史的轨迹,哥舒翰以伤亡数万人的代价才拿下了石堡城,俘虏吐蕃军不过区区四百人。
    “萧大人,你我就在营中静候郭将军的捷报了。”皇甫维明淡淡一笑,对于李琮临走前的“嘱托”,他暂时还没有“落实”
    。虽然他已经跟李琮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但在他的“敌人”却未必就一定是他的敌人,最起码,在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之前,他绝对不会对萧睿下手。
    萧睿不是河东军,他的背景太复杂、太深厚,一旦萧睿在军中出了岔子,他皇甫维明担待不起。李琮说得好听,等真要是出了问题,李琮也未必能保得住他。这一点,皇甫维明心里明镜儿似的。
    “大帅,下官有一个请求,还望大帅……”萧睿装作不经意地说出了自己要几个亲随士卒的要求,点名要了两个人,一个是昨晚被鞭打充入伙夫营的校尉李光弼,一个则是皇甫维明军中的校尉李嗣业。
    李嗣业目前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军中低级军官,李光弼就更不用说了,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所以,皇甫维明眉头一皱,但也不好马上拒绝,想了想还是应了下来。只是他感到很奇怪,萧睿何以会点名要这两人。
    虽然好奇,但皇甫维明并没有放在心上。想了想,觉得为了两个小人物得罪萧睿这个“大人物”,不值。李光弼自不待言,已经被革去了军职,而李嗣业嘛——皇甫维明沉吟了一下,“李嗣业不过是一个小小校尉,能追随萧大人也是他的福分,本帅这就革去他的军职罢了……”
    萧睿大喜,躬身向皇甫维明行了一礼,“多谢大帅的成全!”
    皇甫维明笑了笑,“些许小事,萧大人何必放在心上。”
    萧睿点了点头,“大帅的厚情,萧睿记在心中了。他日若是大帅有用到萧睿之处,不妨直言。”
    萧睿飘然向营帐外行去,但在即将跨出营帐门口之时,突然回头来向皇甫维明淡淡一笑,“大帅,萧睿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甫维明心中一惊,急急拱手道,“萧大人请讲。”
    萧睿嘴角浮起古怪的笑容,“大帅,在萧睿出京之前,李相曾经上奏皇上,要求皇上立储……朝廷之中,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李相为首,主张册立寿王,而另一派则以户部尚书裴宽为首,主张立庆王殿下为太子。双方争执不下,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大帅可知是为何?”
    皇甫维明深深吸了一口气,低低问道,“萧大人请明言。”
    “大帅,原因其实很简单。皇上春秋鼎盛,如今这大唐都还是皇上之大唐,有没有储君暂时还不打紧……萧睿的意思是,我们始终还是皇上的臣子,而诸皇子,无论是寿王还是庆王亦或是盛王,其实也都是皇上的臣子……”萧睿笑了笑,说完拱手离去。
    点到为止,皇甫维明是聪明人,自然会明白自己的意思。萧睿心里冷笑着,今日说出这番话,无非是警告皇甫维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了自己的安全,他必须要“提醒”皇甫维明,千万不要做蠢事。
    ************************
    李光弼被令狐冲羽派人为其敷上了金疮药,并请来军医为其治伤。
    这是一个非常儒雅而有风度的大唐青年军人,即便是有伤在身,面对萧睿他还是保持着一定的姿容和风度,见他强行站立着向自己行礼,萧睿不禁暗暗赞了一声。李光弼跟李嗣业不同,不是那种上阵勇猛的万人敌勇士,而是擅长运用韬略兵法的儒将。
    “李将军不要多礼,躺下休养。”萧睿让令狐冲羽扶着李光弼又躺了下去。
    李光弼眼中闪出一抹感激。他心里很明白,如果不是萧睿将他要到了自己的帐下,皇甫维明肯定不会放过他,小命难保了。他感激地一笑,“大人的救命之恩,李光弼没齿难忘。”
    萧睿微微一笑,也没说什么,就离开帐幕而去。
    帐外,李嗣业神色复杂地手持陌刀站在那里。他投军而来,刚刚崭露头角,试图想要通过战功获得更高的进身,一来报效朝廷,二来一展心中的宏图大志,但不成想却被萧睿一句话,他就被皇甫维明“废去”了校尉军职,被“发配”到萧睿身边做了个什么亲随。
    见李嗣业的神色,萧睿焉能不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拍了拍李嗣业雄壮宽厚的肩膀,萧睿笑了笑,“李嗣业,本官也不跟你客套了……随在我身边,他日我必会为你谋个前程……我的话,你可明白?”
    李嗣业长出了一口气,默默道,“李嗣业明白!”
    正说着,那刃远远地奔跑过来,老远就大声喊道,“大人,大喜,大喜呀!”





    第三卷长安风 219章跪拜、祭文
     更新时间:2009…9…26 21:23:33 本章字数:3742


    睿一怔,心中没来由地一跳。
    那刃喘息着奔跑过来,大声道,“大人,两位夫人从京中传来消息,章仇小姐安然无恙,让大人安心。”
    萧睿狂喜,一把抓住那刃的胳膊,竟然将那刃的胳膊抓得生疼,“此话当真?”
    “大人,那刃怎敢骗大人……这是两位夫人和章仇小姐写给大人的家信。”那刃忍住疼,从怀里掏出信函,递给了萧睿。
    萧睿抖颤着手读完了杨玉环三女联袂写来的家信,知道了章仇怜儿有惊无险,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就像是一块失去的珍宝突然失而复得,心中的欢喜可想而知。他将信函匆匆装入怀中,兴奋地仰天吼了一声,然后,竟然撩起衣襟,飞速地奔跑了出去。
    萧睿所在的这片军营驻扎在一个土坡之下,萧睿呼呼地跑出了营门,又一口气窜上了那座土坡。
    李嗣业有些吃惊地望着萧睿飞奔而去的身影,不禁向令狐冲羽叹道,“令狐校尉,萧大人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怎么……”
    令狐冲羽嘿嘿笑了一声,眼前顿时想起萧睿那坚持了将近2的晨练,天天早起跑步兼100俯卧撑,雷打不动。这两年下来,昔日洛阳浪荡子被酒色淘空的身子,早就变得身轻体健,间或还跟令狐冲羽学了一点“搏击之术”。虽然比不上令狐冲羽这种“武林高手”,但比起一般的士子文人来,萧睿的身体素质可是要强上太多了。
    “大人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子,日子久了,李兄就明白了。”令狐冲羽笑了笑,手指着萧睿那朗然站立在土坡上的身影。令狐冲羽跟随萧睿多时,知道萧睿对李光弼和李嗣业甚是看重,对李嗣业很是客气。
    “哦。”李嗣业手中的陌刀轻轻一点,也没再说什么。
    *******************
    石堡城山下。
    浑浊地药水河滔滔绕着山脚流过。空气中弥漫着无尽地血腥气。鲜红地烈日高悬在当空。明媚地阳光驱逐着厚重地战场硝烟。
    附近山间地吐蕃农户早已弃家而逃。倚靠在山间而居地农舍和顺着山坡而下地肥美牧场。也因为唐军地马蹄扫过而化为废墟和乌有。袅袅地狼烟在山间隐隐升腾而起。而间或有几只侥幸生存下来地牛羊牲畜发出凄惶地惨叫声。
    望着通往山上石堡城地山路上。那层层叠叠被滚石檑木砸死、被吐蕃飞箭射死、密密麻麻地河东军士卒尸体。郭知运面色煞白。握着佩剑地手剧烈地颤抖着。
    由于石堡城三面临山。均为悬岩峭壁。无法攀登。河东军只有通过唯一地山路进攻。兵力无法展开。而吐蕃守军虽只有数百人。但在此却贮有大量粮饷凭险据守。以檑木、滚石牢牢封锁通往城中地唯一山道。河东军进攻数日。伤亡惨重。仍无法破城。
    一万河东士卒已经有近半折损在这狭窄地山径上。虽然对易守难攻地石堡城有着充分地思想准备。但郭知运还是没有想到。攻城竟然这么惨烈和艰难。
    他的嘴唇已经因为愤怒和焦灼而咬破,淡淡的血迹渗透了出来。
    “将军,不能再去送死了,我们——我们退军吧。”郭知运手下一个心腹校尉满身血迹,匆匆跪倒在郭知运身前,呼喊道,“将军,不能再让兄弟们白白送死了!”
    郭知运的身子猛然一颤,叹息了一声,“怎么退?大帅军令在前,如果我们拿不下小小一个石堡城,就算是芶全了性命,也难逃军法的处置!”
    郭知运顿了顿,突然厉声喝道,“兄弟们,区区一个石堡城里只有数百吐蕃军,难道我们这一万人还拿不下它?……为了河东军的荣耀,为了大唐的荣耀,冲啊!”
    冲也是死,但战死是为国捐躯;而退也是死,死于军法处置。该何去何从,不难判断。
    郭知运带头冒着密集的“滚石弹雨”冲了上去,而剩下的数千名河东军士卒也都毫无犹豫地怒吼着,在绝望中、踏着战友兄弟的尸体血肉义无反顾地沿着山径冲锋了上去。
    滚石如雨,惨叫声不绝于耳。身边的战友被从天而降的滚石砸成肉泥,但旋即会有后继者含泪踩着血肉继续前行,在这一段不到千米远的山路上,河东军士卒的尸体在好几处拐角弯道上堆积成山,几成**堡垒。
    血腥的味道浓烈的几近让人窒息。郭知运的头盔早已被砸落,而肩膀上被飞箭射中,那箭簇还在肩膀上簇簇跳动,鲜血流满了他的右半身。他剧烈的喘息着,眼中一片血红,发出野兽一般的咆哮,手中的陌刀奋力挥舞着,“兄弟们,冲啊,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