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酒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酒徒-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手中的陌刀奋力挥舞着,“兄弟们,冲啊,冲啊
    ……
    ……
    河东军郭知运标下一万人,以阵亡近9000的沉痛代价,终于攻克了号称铁臂堡垒的石堡城。消息传到唐军营中,萧睿忍不住长叹一声,一万人只剩下千人啊!还多有伤残,这种惨烈的战事让人听了心中战栗。
    即便是皇甫维明有意要那河东军做炮灰使用,但这种惨烈的结果也还是让他心里有些沉重。让他沉重的,还有萧睿的一句冷笑,“皇甫大帅,伤亡如此惨重,即便是拿下了石堡城,怕是皇上也要怪罪下来。”
    ……
    ……
    萧睿带着自己的三百羽林军士卒和那刃等僰人护卫,缓缓沿着从药水河通往石堡城的山道向上行去。他的身后,紧紧跟着令狐冲羽、李嗣业、李光弼三人。李光弼的脚步,还是微微有些踉跄。
    脚下的土路虽然已经被清理干净,那9000惨不忍睹的河东军尸体或者**碎块已经被掩埋在石堡城外的一块平坡上,但隐隐还可见殷红色的斑斑血迹。
    春风吹过脸颊,萧睿却很难感觉到暖意。在西风中,远处褐红色的悬崖峭壁上的石堡城似牦牛雄峙,岿然不动。
    惨烈的呼喊,刀兵的碰撞,生命的消亡,一起消散在风中。但这一切,却似乎又历历在目。
    石堡城外。
    郭知运赤着上半身,裸露着伤痕累累的上体,手中的陌刀血迹斑斑插在地上。面色惨淡站在他身后的千余残兵,或站立或坐在地上,或被战友搀扶着。
    “萧大人!”郭知运躬身行了一礼,凌乱的头发在俯身下来的当口,被锋利的陌刀锋芒削断了一缕,碎发旋即在绚烂的阳光下被风沸沸扬扬地吹散。
    “郭将军,请起!”萧睿叹息一声,扶起了郭知运。
    ……
    ……
    面对那那高高凸起的埋葬了9000河东军士卒的巨大土坟头,祭奠仪式即将开始。萧睿默默地站在那里,任凭风吹拂着额前的乱发。突然,他缓缓跪倒了下去。
    身后的郭知运一惊,急急呼道,“萧大人身份尊贵,岂能跪拜这些士卒,萧大人能代表朝廷来此祭拜,已经是兄弟们的福分了。”
    萧睿回头沉声道,“9000将士为国捐躯,我这一跪不代表朝廷,不代表皇上,只代表我萧睿个人——令狐校尉,宣读我的祭文。”
    李嗣业古铜色的脸上浮动着热血涨红之色,他投向萧睿的目光变得感佩起来,跟李光弼对视了一眼,一起撩衣跪拜了下去。这样一来,自萧睿以下,石堡城外跪倒了密密麻麻的一大片。
    “悠悠甘凉,煌煌河陇;汤汤药水,巍巍赤山。江山蕴人文,肇于秦汉;时势造英雄,=烈火燎石原……野火烧不尽,血沃黄土肥劲草;春风吹又生,风卷军旗入石堡。英雄起于蓬,壮士奔赴狼烟。血流成河,前赴后继,尸骨如山……壮哉9000勇士,万代铭记敬仰。”
    “壶山苍苍,煌水泱泱;英烈功德,无量无疆。大礼告成,伏维尚!”
    令狐冲羽朗朗而低沉的声音在石堡城外回荡着,河东军的残兵们面色痛苦的抽搐着,也不知道是谁带头,哽咽声此起彼伏,而旋即,震耳欲聋的痛哭声呼喊声响成一片,震动着这血腥尚未完全散去的山野。
    萧睿抹去了眼角那一抹眼泪,此情此景之下,他也忍不住流下了激荡之泪。他回头来瞥了令狐冲羽一眼,朗声道,“令狐校尉,速速派人将我的祭文和为9000勇士请功立碑纪念的奏表送往京城!”
    ***********************
    前面说过,执掌吐蕃权柄数十年的国相沦钦陵突患重病垂危不起,沦钦陵是吐蕃前国相禄东赞的儿子,父子两人几乎架空了吐蕃两代赞普,掌控着吐蕃军政大权。沦钦陵的病危,一向被禄东赞父子架空的吐蕃赞普都松芒布结,便开始“回收”权力打压禄东赞家族。
    禄东赞的另外一个儿子多干率6000兵叛乱。此刻,吐蕃军刚刚大败于大唐,国内人心军心不稳。在这种紧急关头,还不到20岁的吐蕃赞普都松芒布结不敢怠慢,一边派人安抚从河陇溃逃下来的残兵,一边亲率5000人马追击剿杀向大唐边境线逃窜的多干兵马。
    就在唐军攻克石堡城的当日,都松芒布结以雷霆手段平息了多干叛乱,在青海湖畔全歼多干叛军,战场距离石堡城不过是隔着一条赤岭。





    第三卷长安风 220章绝境
     更新时间:2009…9…27 20:07:27 本章字数:3852


    堡城之战后,河东军虽然只剩下千余人,但河东军汉之名已经远播了开去。这些日子,萧睿一直留在石堡城,偶尔也下山到邻近的地域中游览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赤岭以西的广大地域,数十年来一直处在吐蕃的统治下,头一次完全落入大唐的掌控中。
    只是可惜的是,这一地域内的土著人都已经拖家带口撤离到吐蕃境内,这一带荒无人烟。滔滔不绝的药水河环绕着赤岭,一直流向东边的一个大湖,萧睿知道,那大概便是后世名为青海湖的超级淡水湖了。
    章仇怜儿安然无恙的消息让萧睿的心情完全的放松了下来,他流连在青甘藏交界的壮美风光之中,等待着朝廷的旨意。战事已经结束,想必用不了多久,皇甫维明就会率领他的陇右军返回陇右,或者自行进京接受皇帝的褒奖册封了。
    按照萧睿的猜测,大唐朝廷肯定会在这赤岭以西建设关城,与这石堡城形成犄角,屯兵守卫这一大片疆土。如果不屯兵,只要大唐军队一撤,吐蕃军队就会卷土重来,这场战争的战略意义就会化为泡影,数万大唐将士的鲜血就会白流。
    然而,结果却令萧睿意外。十日后,大唐皇帝的诏书下来了,命令皇甫维明立即率军返回陇右,只在渭州屯兵3000而对于新占领的赤岭以西广大地域只字不提,大概,是准备放弃了。
    这个结果,不仅萧睿意外,唐军将领也没几个能理解的,包括皇甫维明。
    但圣旨就是圣旨,皇帝就是皇帝,不理解归不理解,皇甫维明还是不敢抗命,速速率领大军即刻拔营返回陇右。在离开渭州的时候,皇甫维明眼望着石堡城的方向,面色阴沉着沉吟良久,才命令传令兵晚一天去下达石堡城河东军撤军的军令。
    后来萧睿才知道,就在唐军取得武街驿大捷的时候,吐蕃赞普的称臣纳贡和求婚使臣就赶到了长安。李隆基属于那种吃软不吃硬的强势君王,又一向以“天可汗”自居,见吐蕃赞普“服软”,又送来大量的贡品表示世代向大唐称臣,还要求皇帝赐婚公主,要与大唐重新结为翁婿之亲,李隆基便渐渐息了继续推进占领吐蕃疆土的念头。
    这便是唐军放弃赤岭以西地域的主要原因。当然了,大唐财政吃紧,无力西顾也是原因之一。在李隆基看来,这赤岭以西不过是穷山恶水之地,得之也没有什么价值。为了这么一块蛮荒之地耗费钱粮,不如放弃以表大唐皇帝和大唐朝廷的博大胸怀。
    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大唐将士为此付出了多么沉痛的代价,数万大唐军士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从渭州唐军大营到石堡城,快马疾驰也要一天多的路程。当晚去一日的传令兵赶到石堡城传达完大唐皇帝和大唐统帅关于放弃石堡城撤军的军令时,已经是皇甫维明撤军后的第三天下午。
    萧睿愤怒地站在石堡城宽阔地平台城墙上。眼望着远处高耸入云端连绵不断地青藏交界处地苍茫山脉。手紧紧地攥成了拳头。这么广大地一块土地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放弃了……如果唐军牢牢控制住这片地区。就等于扼住了吐蕃人地喉咙。以后再也没有了吐蕃人犯边之忧。大唐王朝起码可以获得数十年地安宁。
    可惜啊。可叹!短视愚蠢地老扒灰!萧睿在心里咒骂着。
    “大人。我们还是赶紧撤离石堡城吧……”李光弼不知在何时来到了萧睿地身后。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说道。“大人。朝廷跟吐蕃已经议和。这一带都已经交回给吐蕃人。光弼担心。吐蕃军即刻就会重返赤岭以西。到那个时候……”
    李光弼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他在担心。阴险地皇甫维明如此急匆匆地撇下河东军和萧睿撤军离开。怕是居心叵测。
    “你说地对。光弼。通知郭将军。我们即刻就撤离石堡城吧。只是可惜了这座战略要塞。又将落入吐蕃人之手了。”萧睿叹息着摆了摆手。
    ……
    ……
    突地,远端传来雷鸣般低沉的马蹄声和人声鼎沸。萧睿面色骤变,抬眼向山下药水河方向望去。密密麻麻黑压压的吐蕃骑兵,挥舞着雪亮的弯刀,在河岸边上来回驰骋呐喊。而那妖异的吐蕃军旗随风摇曳着,一队队牦牛辎重队伍正源源不断地从吐蕃境内绵延而来。
    李嗣业手持陌刀一个箭步窜上平台来,面色铁青,沉声道,“大人,来不及了,吐蕃军队已经翻过赤岭,重新占据了药水河对岸的哈城。”
    ……
    ……
    虽然大唐跟吐蕃已经议和,但这支吐蕃军队却并没有让驻守在石堡城的唐军从容撤离的友好态度。
    吐蕃人的攻城战在血红血红的残阳即将落下的时候打
    。山遍野的吐蕃士卒挥舞着如同森林一般的弯刀,聚)E西、药水河畔,马嘶人语刀戈轰鸣,杀气腾腾。
    起码有2吐蕃军将孤零零位于山之巅的石堡城封锁了个水泄不通,一如之前的河东军封锁石堡城的吐蕃守军。战斗异常的惨烈,所幸受地形的束缚,吐蕃军队大阵型施展不开,攻城器械无法使用,吐蕃骑兵更是没有用武之地,吐蕃士卒只能像之前的河东军一样,冒着从太空坠落、从山道上滚落的滚木礌石,用血肉之躯冲击着崎岖的山道。
    除去有伤在身的,断胳膊断腿的,真正还有战斗力的河东军只有不到800,甚至更少。加上萧睿的300御林军,统共不过千人。冲出重围是不可能的了,唯一的路径被吐蕃军队层层封堵,只有死守待援。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气,河东军的士卒们面色惨白地在郭知运的率领下,用石堡城中储存极多的滚木礌石和飞箭阻挡着吐蕃士卒的进攻。虽然吐蕃军人的惨叫声震彻天宇,不远处的山道上,被滚木礌石砸死、被飞箭射死的吐蕃士卒尸体堆积如山,但河东军士卒们的脸上却毫无喜色。
    他们都明白,如果吐蕃人不计伤亡非要拿下石堡城,破城是迟早的事情。不久之前,河东军士卒就是这么破城的。
    山下的火把汇成海洋,朗月高悬当空,漫天的星斗闪烁着,对人间这一幕鏖战正酣的生命惨剧无动于衷。
    萧睿被一众士卒护卫着,远远地站在城墙上。
    身后,李光弼也好,李嗣业也罢,亦或是令狐冲羽,都面色凝重。
    “大人,看起来,吐蕃人不仅是要拿下石堡城,还要干掉我们……”李光弼沉声道。
    萧睿皱着眉头,低低道,“是吧。”
    “嗣业,城中的粮食和滚木礌石还能坚持多久?”萧睿面沉似水。
    “大人,粮食和辎重坚持一月也没有问题,只是……”李嗣业咬着牙,手中的陌刀狠狠地摩擦着脚下坚硬的青石,欲言又止。
    萧睿何尝不明白他的意思,粮食没有问题,可问题是:他们还能坚守几天?一天,两天,还是三天?
    唐军主力刚刚撤离,不要说没有得到消息,就算是得到消息,等援军赶来,这石堡城或许早就被吐蕃人攻破了。而自己千余人,恐怕都难逃一死。
    石堡城背靠大山,两侧皆是万丈深崖,正面的这一条道路正遭遇着吐蕃人猛烈的进攻,除非是飞鸟,或许才能逃脱吧?
    陷入绝境了?陷入绝境了!
    此时此刻,萧睿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这一次或许真的是陷入绝境了。
    “大人,趁着夜色,还是由嗣业等人保护大人冲下山去,或许还有一条生路。”李嗣业挥舞着手中的陌刀,凛然道。
    李光弼摇了摇头,“那是送死。即便是我们不从正面山道下,而是从这山崖上攀援而下,也难逃吐蕃人的围杀。”
    萧睿长叹一声,耳边传来的惨叫声厮杀声越来越重,默然望着夜空心中一片烦躁。
    “即便是送死,也要试一试。”李嗣业哼了一声。
    “算了,这或许是我的命,我怎么能抛下这一千弟兄自行逃命。来人,传本官的命令,死守,与来犯的吐蕃人决一死战!!!”萧睿先是幽幽一叹,继而大声喝道。
    萧睿转身望着月光下山道上那越来越厚的吐蕃军尸体,眼中的火热闪动着,心中激荡着一股子浓烈的火焰,他俯身抓起不知被谁扔在地上的长长陌刀,高高挥舞起来,“兄弟们,为了大唐军人的荣耀,跟吐蕃人死战到底!”
    “为了大唐的荣耀!”
    “为了河东军的荣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