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年华之谭书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木年华之谭书玉-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愿不愿意在地底等上百年了。”
  “至于颐顺王爷,陛下愿意将他安置在何处便安置在何处。大清王朝能否在您入地宫后稳固绵延,这是您考虑的问题,可不是我。”
  梅走近面色铁青的帝王,轻轻将怀中的香囊放在了帝王手边:“这是我精心炼制的一味香,安神息怒最是管用。我想陛下此刻最需要此香来冷静一下情绪,阿笃赫丽告退。”
  红衣长发的女祭司走到了殿门边,似是又想起了什么时,微微偏头对身后的皇帝道:“若陛下想要长生蛊,总该拿出些诚意来吧。比如,日后我们南域的供奉是不是该免了?”
  殿门开启了又合拢,独留压抑着怒气的帝王如困兽般在殿内踱步。
  他恨恨地欲将手中的香囊扔掉,却不知怎的,怎么也放不开手。
  香囊的香气清新而醉人,不知不觉间攫取了他潜藏的欲念。
  香如美人,一旦沾上,戒也戒不掉了。
  ***
  柳絮飘起的时候,颐顺王爷大胜而归,举朝欢庆。
  这大概是天降乱象、天灾大难后唯一值得人高兴的事了。
  清帝大悦,亲自在大殿内迎颐顺王爷入宫。
  开宫大宴三日,算是建朝以来为数不多的盛事了。
  梅披着斗篷,等在大殿偏门的月拱门边。
  果然如她所料,大殿的偏门开了一条缝,缝里头闪出了一道人影。
  那人影见着月拱门下的她,不禁微微一愣。
  “你怎么来了?”
  梅浅笑着迎向允礼:“来看我的大英雄。”
  一向云淡风轻的男人难得地红了脸。
  她忽而扑入他怀中,嗅到了他身上浓浓的酒气,不禁低声抱怨:“你这是喝了多少?”
  他拉起袖子闻了闻:“也没多少……”
  “允礼,跟我回南域吧。”她突然开口道。
  他只觉得是个玩笑话:“我跟你走了,我麾下的将士怎么办?满朝军务又如何处理?”
  “大清不止你一个将军,皇帝离了你也并非就活不了。”她皱眉。
  “我非为皇帝而活,我只守卫我的宗族和王朝。”他笑道。
  她状似无意地娇嗔道:“你这样的榆木脑瓜,若皇帝要你死呢?你是不是也心甘情愿去赴死?”
  他难得正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她不满:“若皇帝要我呢?你也拱手相让?”
  他当即摇头:“那是不能让的。我可以为王朝死而后已,但我的女人不行。皇帝可以要我的命,但不能抢我的女人。”
  “若真有那一日,我会将你妥善安置好,定不叫你有后顾之忧。”
  她的心底一热,忽而垂下了眼睫:“呸,乌鸦嘴。”
  他挠了挠头。女人当真是善变,明明是她挑起了这个话题,如今又数落起他来。
  “我不会让这些发生的。”她望着他的眼眸道。
  “什么?”他一时没听清。
  她吻了吻他的脸颊:“没什么。”
  我心爱的人啊,我怎么舍得让你死呢。


第201章 番外·梅花簪(五)
  【允礼】
  允礼向来自诩千杯不醉,庆功宴上的小酒不过给他提神罢了; 可如今他的脑子却仿佛发了昏; 沉溺在梅的眼里再也找不着自己了。
  他已记不清自己是如何回到寝殿的; 半醒半睡间犹记得她温言软语; 细细叨叨絮说着什么。
  鼻翼间皆是松栀的淡淡清香。
  待他再度醒来,天已微微泛光。美人早已离去,独留床边一盏冒着热气的蜂蜜解酒茶。
  他揉了揉酸痛的脖子,正要起身宽衣,便瞥见枕边叠了个方方正正的月白色袍子。
  袍子的袖口绣了一朵小巧的红梅。
  他忍了忍; 还是没忍住,心底的喜悦溢到了唇边; 勾得嘴角微微上扬。
  ***
  自庆功宴后; 梅再度失去了踪迹。
  允礼得了几天休沐小假,孤零零很不是滋味。正要出门去寻梅; 耳边断断续续便听到了些许流言蜚语。
  蜚声里的主角是南域阿笃祭司和清帝。清帝迷恋祭司的貌美,日日将其留宿在枕榻,意乱情迷间竟破天荒免了南域部落历年的朝贡; 引得朝内风声四起。
  允礼不甚在意。宫里头最不缺的就是闲言碎语; 白的说成黑的; 黑的搅成泥混的; 他早就看惯了的。若不是为了让皇帝安心,他才不会留在宫中形同质子; 忍这宫里头的腌臜事。
  为了王朝; 忍一忍也就过去了罢。
  只是他对皇帝修缮地宫的事情暗暗留了心。
  皇帝一向自视甚高; 以往每次朝臣提议提前修筑皇陵,皇帝都要发怒,大有本皇正当壮年,谁提老子的墓谁死的架势。
  怎么忽然就开始大规模地征集匠人和机巧之师建造地底皇城呢?
  还未想明白,皇帝一纸召令又将他叫了过去。
  感情他的休沐是假的。
  允礼踏入正殿,难得见皇帝一脸肃容地看着他。
  “陛下?”他忽而觉得心里毛毛的。
  皇帝看了他半晌,开口道:“你管辖的那八十一部铁骑如今可安好?”
  允礼只觉莫名:“老样子。前些日子招了些新兵,正在操练当中。”
  “我昨日收到折子,七霜河附近出了流寇,你带领八十一部铁骑去一趟吧。”皇帝淡道。
  允礼心内一顿。脑中迅速回忆出七霜河并太阿山的地势并风土人情。那处山间河地是个蛮荒之地,少有人烟,不像是流寇积聚之地。
  纵然真有流寇,哪里用得着八十一部铁骑前去平乱?
  他正要开口询问,又听皇帝道:“那伙流寇,据说是平王当年留下的暗党。只你去,我才放心。”
  允礼将嗓子里即将滚出的话咽了下去。
  平王何人?早八百年被铁骑一锅端的人,只因未寻得尸骨而被朝中几个老头子记挂了大半辈子。
  皇帝让他去平一个早已死了的人的乱?
  允礼心里如明镜。山间河地应是没有乱子需要平定的,只是皇帝需要他领着八十一部铁骑去到山间河地。
  这又是为什么呢?
  若是忌惮他手握重兵,大可将他一人秘密处死,何必搭上八旗内最精锐的铁骑?
  既然皇帝让他带上八十一部铁骑,应该不曾想要他的命吧——毕竟死他允礼一人不足惜,大清精锐铁骑可是皇帝的心头好。
  这样想着,允礼的心稍稍安了下来。帝皇心思想来难猜,只要他本本分分,应该不至于触了逆鳞。
  “臣允礼,领旨。”他跪伏下来,一丝不苟地行了个大礼。
  ***
  皇帝的旨令下得突然,允礼启程得也匆忙。他本欲和梅道一声行程,奈何寻不着她的踪迹。
  罢了,他速速处理完事情,回来再找她吧。
  “王爷,阿穆鲁将军回营了!”
  允礼调转马头,便见个手握双戟的大汉策马往这里行来。
  “你来干什么?老婆都要生了,快回去。”允礼挥了挥手,“把我给你的假休完了再来见我。”
  阿穆鲁特尔朗声笑道:“王爷哪次出征少得了我?婆娘要生崽子,又不是我要生崽子,我还等王爷给我儿赐名呢!”
  允礼摇头失笑:“行吧,只要你不嫌弃我胸无点墨。”
  阿穆鲁特尔大笑:“若王爷肚里没墨水,那普天之下的墨水该往哪里去?王爷,给个名吧,来个文雅的,希望我儿莫要同我一般粗人一个。”
  允礼略一沉吟,道:“叫雅博如何?”
  阿穆鲁特尔大喜:“就这个名字了!一听就是个有墨水的,等平了寇匪回朝,我要告诉我家阿音,孩儿的名字是王爷给取的!”
  允礼忍不住也笑了。
  彼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七霜河里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在地底无望挣扎的数百年间,他曾无数次回忆起那一日的情状。
  如果他没有大意,如果他再谨慎一些,也许他麾下的数千位将士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但世间没有如果。
  清帝定下的平匪之日正巧赶上了罕见的霜雪大作之灾。八十一部铁骑被蓄意困在了山间河地早已布置好的陷阱中,四面八方的通路皆已被堵死,粮草迟迟不来,随军的物资亦被动了手脚,皆是不得取暖的残次品。
  他的铁骑,他亲自训练出来的、与他并肩驰骋沙场数年的铁骑,就这么被困死在了山间河地。
  那里半点土匪的影子也未见,荒凉之地一毛不拔,连野兽也不愿驻足。
  他的兄弟们,没能上阵杀敌马革裹尸,却是在这个冰天雪地里活活饿死、冻死的。
  对于行伍打仗之人而言,这无疑是奇耻大辱。
  他不愿去回想那漫天大雪下,同袍们红了眼眶杀马而食的情形。那些骁勇的战马,陪同他们上阵杀敌数年,与他们的骨肉至亲已无甚区别。
  杀马,无异于剜他们的心头肉。
  最后死的一匹马是他的擎风。
  马亦通人性,温和的大眼一眨不眨地看着他。末了,它低头蹭了蹭他的鬓角。
  仿佛在说,来吧。
  他到底没能亲自下手。
  阿穆鲁特尔拍了拍他的肩:“我来吧。”
  刀起刀落,擎风一声也不吭。
  允礼心脏狠狠一抽,以手覆眼,掌心濡湿。
  ***
  数不清他们被困了多少时日。
  允礼已陷入了半昏迷。神志朦胧间,他竟仿佛看到了梅。
  红衣美人踏雪而来,海藻般的长发在她身后飘舞,恍若一只海妖。
  她来到他身前,蹲下身,伸手抚了抚他冰凉的脸。
  “梅……”他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下一瞬,他感到有人将他抬了起来。
  他听到梅冷冷的声音:“把他抬进地宫,放在地宫祭台上。”
  颠簸间,他不知自己被抬去了哪里,仿佛走过了漫长的地底甬道,来到了一方冰凉的白玉石台上。
  突然,他的瞳孔骤然紧缩。
  他看到了清帝。
  一身明黄龙袍的皇帝正对着他站立,微笑地看他手无缚鸡之力地躺倒在祭台上。
  梅正对着皇帝说话:“按陛下的吩咐,我已让人把将死未死的八十一部铁骑统统运入了地宫。待我为他们种上长生蛊的子蛊,便可以封棺了。”
  “至于颐顺王爷,如您所愿,他会作这八十一部铁骑活尸的统帅。百年后,他依然是您手下最骁勇的将军。”梅的目光往祭台淡淡一瞥,很快又收了回去,“那个时候,他身体里的子蛊会驱使他对您言听计从,您再也不用担心大权旁落,也不必日日费心如何兵不血刃解决掉这个民间战神。。”
  梅的话如最尖利的钉子,狠狠钉入了允礼的心脏。
  清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龙脉得以延续,我亦能得永生。百年后,天下自然又会是我的囊中物。”
  清帝走到了祭台边,俯下身子对允礼耳语:“你自小比我出众,如今却是再也不如我了。你大可放心,我会好好宠爱你的女人,不会叫你在这地底下为她操心。”
  允礼浑身颤抖,目眦欲裂。
  “开始吧。”清帝直起身子,对梅吩咐道。
  梅走了过来,柔软的手指抚上允礼的前胸:“陛下,种蛊的过程很是凶险,还请陛下往后退到安全的地方。”
  清帝不疑有他,一直退到了远处的洞窟入口处。
  允礼瞪红了眼眶,目光死死望进梅的眼。
  “待会儿可能有些疼,你且忍一忍。”梅轻声道。
  下一瞬,他只觉得心脏处如万蚁噬心,疼得他浑身痉挛。四肢百骸里仿佛涌进了奇怪的东西,他的血管在那一瞬间险些爆裂。
  “这……是什么……”
  “长生蛊。”梅低声道,“你睡上一觉,醒来便一切都好了。”
  话音刚落,梅抽出一柄长刀,毫不犹豫地贯入允礼的胸膛。
  允礼陡然瞪大了眼。
  那柄刀,正是他凯旋之日,皇帝于庆功宴上赏给他的那把长刀。
  真是莫大的讽刺。
  这一切,怕是早就开始了吧。
  愚蠢如他才会以为自己已将权力摘得干干净净。
  突然,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猛地握住她纤细的手腕。
  “你会有报应的。”八十一部铁骑数千条血淋淋的生命。
  “我知道。”她浅褐色的瞳仁平静无波,“你一定要醒来,亲眼来看我的报应。”


第202章 番外·梅花簪(六)
  【梅】
  颐顺王爷并麾下八十一部铁骑于七霜河全军覆没的消息很快传入了清都。
  举朝震惊。
  颐顺王爷在民间是战神一般的存在,人们从未想过战神也会陨落。人心惶惶间; 龙脉将断、大清气数已尽的流言更加肆无忌惮。
  大殿内; 清帝愤怒地将折子甩在石地上; 转头对一旁云淡风轻的红衣女人道:“这就是你给朕的解象之法?”
  梅垂睫浅笑:“陛下急什么。您很快就要步入长生; 眼下的流言蜚语只是暂时的,又能对陛下有什么实质影响呢?”
  清帝的冷眼怒道:“朕何时能入地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