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科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古代考科举-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便是几十年夫妻也未必看透枕边人的为人,更何况他们蜻蜓点水似的来往。

    方长庚声音诚恳而关切:“大姐,我总是为了你好的,我虽不知方松到底如何,但今天却看到他与一女子从芦苇荡出来,你若信得过我,不妨试探试探他,谎言定一戳即破。”

    大丫虽能接受方松家人的态度,但要是坚持的根本动摇了,一切就没得谈。

    “我知道,我会注意的。”大丫心潮起伏之余还有些难堪,语气低低的,头也低了下去。

    比起方松,她自然还是更相信方长庚。

    方长庚连忙又补充一句:“大姐,天底下好男人那么多,你信我,以后你定能寻到真正合心意的如意郎君,我算得准的。”

    大丫努力笑笑:“嗯,我……我试试……”

    话已至此,方长庚一时也想不到别的法子,刚想再说什么,却听院子里传来老李氏的声音,是叫他们出去吃饭了。

    大丫匆忙起身又回头:“四弟,谢谢你,我会留意的。”

    方长庚这时都想谢谢何氏管得严,所以他们感情还没深到至死不渝的地步,不然大丫恐怕要伤心坏了。

    至于方松,要是还敢糊弄大丫,他必定想法子帮大丫出这口气。

    *

    回到镇上,小高看到他笑得十分高兴:“长庚,明儿个有两个老乡请你帮他们写份家书,我特意让他们等你放学以后过来,你有没有时间?”

    方长庚眼睛一亮:“可以啊,谢谢小高哥!”

    “哎呀,谢什么,我还要谢谢你呢,帮了大家一个大忙。”

    方长庚嘿嘿一笑,又闲聊了两句,就去后屋继续看书去了。

    两个月后就是府试,他要好好准备。

第23章 尖子班

    第二天去学堂,一群学生趁着方思成还没出现,都涌到了方长庚身边。

    主要是周其琛性子太冷,大家不敢问,而方沅君名次又没方长庚靠前,不如方长庚带来的心理冲击大。

    “长庚,你平时有什么学习方法?能不能教教我们?”

    “是啊,明年我也想下场了,要是也能考这么好,嘿嘿……”

    “……”

    起初还都是问学习的,渐渐就有别的声音乱入。

    “哎,县试是不是很多人?听说还能见到县老爷呢,是不是很凶!”

    “我爹说臭号可臭了!害他县试都没过。我爹说就因为带了晦气,后来考一次落一次榜,不知道会不会传染到我身上……”

    “……”

    方长庚笑而不语,不是他装什么,只是实在不知道回答哪个。

    要说考试的方法不是没有,掌握考官出题的规律,形成答题的模板,这些都是高分的手段。但归根结底,能不能高分全靠知识的积累,谁也帮不了。

    要不是他自己家实在太穷,他也下不了这个决心拼了命地念书,毕竟这条路实在太苦,尤其是像他这种已经有现代教育的基础,再接受这些先贤智慧就格外困难。

    但福祸相倚,他自觉自己的心智越发坚定,再清苦的日子也能坦然接受了。

    在一片闹哄哄的声音中,方长庚看了眼自己的左边,看到周其琛放下了书本。

    自从与他“同床共枕”后,周其琛对他的态度温和了不少,这时居然也在一旁解围:“你们能把聊天的时间都用在看书上,还愁明年不能下场吗?”

    众人顿时作鸟兽散,回到座位一本正经地捧起了书,昏天黑地地朗读起来。

    方长庚松了口气,扭头笑着问周其琛:“你可要去参加四月的府试?”

    周其琛点头:“去。”

    方长庚本想说不如结伴,却见方思成走了进来,指了指几个人,也包括他。

    “周其琛,方长庚,还有方沅君,你们几个去外面。”

    被点到的三人都不清楚什么状况,但还是依言照办。

    往外走时,方长庚余光瞟见方沐君黯淡的神色,心中微微升起一丝怜悯,却也没有别的了。

    刚踏出门槛,就看到方万明站在庭院的洞门处,笑呵呵地朝他们招了招手。

    几人有条不紊地走过去,屈身行了个师礼。

    虽然他们入学时拜的是方思成,但方万明是方思成亲爹,这礼也没有错。

    方万明看着这些风度翩翩的少年郎,满意地捋了捋胡子:“你们都是县试名次突出者,在考府试以前,就由我来教你们,你们可愿意?”

    “愿意!”大家异口同声之余却有些疑惑,那王复?

    方万明自然看出他们的想法,挑了挑眉道:“王老爷说希望你们能同窗结伴,互相进步。将来如果能有所成,也要继续彼此扶持,不能忘了今日同窗之谊啊——”

    方长庚忽然想起古谚说“师徒如父子,从师不从父”,想想古代是老师开启童智,授学生以做人的道理,师生在一起的时间甚至都比父子多,不怪有些古人把老师看得比父亲还重。如果不是他心智已然成熟,恐怕也会尊师更胜于尊父。

    而方万明的话确有其道理。

    科举之路道阻且长,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士人会格外团结,一旦遇到危难也会伸手相助,雪中送炭。虽然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但如果将来真的有望成为天子门生,这个阶段形成的同窗之谊就更显得珍贵了。

    至少方长庚已经感觉到了一股将几人捆绑起来的力量,无形之中对渺茫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另外两人应当也是这么想的,互相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露出坚定的神色。

    都收拾妥当,他们上课的地点就换成了王家一个单独开辟的小院,十分僻静。

    走进学堂,只觉面积都比先前大了一倍,正中摆着四张桌子,正前方是夫子桌案,后面还挂了一副孔子画像,上头一副牌匾,题着“乐寻耕读”四个字。

    方长庚回想入王府所见的影壁回廊,足有五进深的偌大宅院,心中对王家的财富还是吃了一惊。难得王老爷只娶了一位正室,膝下只有王复一个儿子,也难怪养出王复这样直来直往、不拘小节的性子。

    第一天上午,方万明只是考校了一下四个人的学识,看过每个人的字,然后宣布接下来的学习内容。

    除了四书五经,将算学、律法和策论作为接下来的重点来讲。

    例如算学,只要学习《九章算术》里的内容即可,方长庚最早接触这本书时就被吓了一跳。原来早在汉朝就提到了分数问题,书中阐述了负数和加减运算法则,出现了方程组和勾股定理,计算几何图形面积和立体体积的公式,还有著名的盈不足问题。

    盈不足问题中著名的一道例题为“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几何”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一群人共同买东西,每人出八块钱,则多三块钱;每人出七块钱,则还差四块钱,问人数和该物的价格是多少?”

    简单来说就是列一元一次方程。

    将人数设为X,物价为Y,那么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书里同样给出了这个问题的解题公式,设置了三个未知数,但思路明显没有现代思维来的直观简便,因此对古代人来说还是有些困难。

    好在本朝对算学的考校并不严苛,让其余人松了一口气。但对在现代150分的数学试卷能考到140分以上的方长庚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为了互相进步,方长庚索性用“甲乙丙丁”代替各种未知数,将解题思路告知他们,于是大家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 ̄)

    至于律法和策论,那更是方长庚的长项了。

    策论便是论时事政策,对于一个写论文写到吐的法学博士而言简直是信手拈来,甚至还要提防自己冒出一些惊世之语,吓到别人呢。

    这些都是后话,到了晚上,王老爷命下人叫几个孩子去前厅吃饭,因周其琛家里小仆找他有事,所以只有方长庚和方沅君作为外人去了。

    王复对自己亲爹的热情好客十分满意,一路上让方长庚放轻松些,该是什么反应就做什么反应,不用拘谨。其实真说起来,方长庚已经考过县试,虽不是正式的文童身份,但也可算一名“童生”了,见老爷或是官员完全不用自卑,只不过方长庚自己也并未把这个身份多当回事罢了。

    而在见过这位王老爷以后,方长庚总算体会到什么叫“我的笑足以融化冰雪”了。

    王老爷的外貌与他所想的出入不大,身材圆润,脸盘稍圆,五官大气和善,耳垂又厚又大,一直笑呵呵的,是有福之相。

    听说王老爷还是前朝举人出身,只是不屑教谕、县丞之类的小官,于是回到永镇继承家产,难怪说话得体圆滑,全都应了一个“圆”字。

    而他对方长庚的态度尤为热枕,从家中情况一路问到学业,不时抚掌称赞,然而方长庚早在一旁笑僵了脸,肌肉都快抽搐了。

    “……往后你若遇到什么困难,让王复来找我就是!千万要记住,无论如何不能荒废学业——”

    方长庚点头:“老爷放心,学无止境,长庚会与几位师兄一起努力的。”

    王老爷眯着眼“呵呵”笑着,转头嘱咐下人去取银子。

    方长庚嘴角一抽,难道过会儿又要上演“我不能收”“你拿着”的虚伪戏码吗!

    幸好方万明这时出来解围:“钱财之物须以其道得之,如今几位学生尚未过府试,老爷不如稍后再奖励他们。”奖赏有为的学子是有钱人最爱干的事,利己利彼,没什么好阻拦的。

    只是方万明深知方长庚这小娃的心性,不想让他为难,所以才替他出言谢绝了。

    王老爷略一思索,道:“那就先在我这儿放着,你们若能通过府试,这些银子就是奖励你们的。”

    方长庚和方沅君急忙道谢,表示会全力以赴。

    好不容易吃完这顿没什么滋味的饭,方长庚和方沅君先行离府,王复送他们到门口,见他们走远才回去院里。

    “唉,府试哪有那么容易?我现在可愁了,要是没过可就不能再和你们一块儿学了。”方沅君长长叹了口气,步履沉重缓慢。

    方长庚笑着说:“既然二爷爷把我们四个人放在一块儿,说明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能力,你别杞人忧天了。”

    方沅君一脸苦相:“你是不知道,爷爷很早就嘱咐我们,平时多和你接触,向你学习。我想这回我能过县试,还要多谢你的功劳。”

    见方长庚就要反驳,方沅君正色道:“你可别谦虚,沐君就是最好的例子,就是不知道府试的时候还能不能借你的福气。”

    方长庚握了握他的手:“没有你自己的努力,就是文曲星下凡也帮不了你。你基础扎实,府试难不倒你的,信我。”

    方沅君看了看他,似乎安定了些,脸上渐渐露出笑容:“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你说的和其他人一样,可我还真就只信你,哈哈哈——”

    方长庚佯作生气:“你不就是含沙射影说我会忽悠人?”

    方沅君顿时大笑,刚才的阴霾瞬间被驱散。

    “我们会通过的!”

    “……嗯!”

第24章 府试

    读书的日子过得极快,方长庚终究不太放心大丫的事,又不能和方启明摊开来说,于是找了个机会回了趟家。

    好在大丫看上去状态不错,问了以后,说是以后不会再和方松来往了,让他放心。

    只是越是这样方长庚就越发不安,穷追不舍地究其过程。大丫无奈,只好说确实发现方松不老实,难过了几天,好在方小宝机灵,看出大丫心情不好,就想着法子逗大丫开心。

    泥塑的人还有几分硬脾气,大丫索性和家人坦白了,只是没提方松与别人有染的事。

    老方家的人自然是皆大欢喜,也没追根究底,还纷纷安慰大丫。有家人的关心,时间久了也就想通了。

    如果是这样自然最好,方长庚暂时放下心,不过心里已经把方松此人记入了黑名单,暗暗记着仇呢。

    回到镇上,方长庚又开始忙得连轴转。

    考科举类似于考司法考试和注会,准备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段昏天黑地暗无天日的日子,因为人的记忆始终是一个无力扭转的缺陷,只有不停地重复,遵从生理性的记忆曲线才能维持。

    更何况经义的内容还非常艰深,实在令人头疼。

    所以他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做其他事,只能接少量的代写家书和抄书的活,两个月下来竟也攒了一两银子。

    伴随着气温回暖,府试的时间马上就到了,而小班上课的成果也很明显。

    四个人各有各的长处,互相交流之下弥补了自己的短板。

    在诗赋上一直表现平平的方长庚也终于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