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官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举官途-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带爹娘一起进京。我一个人初到京城,也没人照应,还想爹娘先帮我安顿安顿。等以后孙儿挣钱了,再接爷奶一起到京城享福!”

    村里人父母还在的时候,儿子一般都是要在身边照顾的,如今虽然已经分家,林老汉和刘氏跟着大房过日子,林三牛是可以跟着儿子去京城,但是心里却也舍不得。

    张氏就站在林三牛旁边,看到林三牛脸上的神色,就知道林三牛犹豫了,着急得悄悄用手指捏了一下林三牛,就怕他犯傻说些什么不去的话。

    林老汉听了却没有任何阻挠的意思,而是连连点头:“确实应该如此!你一个人在京城,我们也不放心,有你爹娘跟着,我和你奶安心!况且我们两个老骨头一辈子都活在林家村了,别的地,我们也呆不惯啊!有你大伯照顾,你也不要操心,好好做你的官,就好!”更加重要的是,以后林清若是在京城里攀亲,他爹娘都不在,没人给操持,这可怎么办?况且林清年纪还小,一个人衣食起居都要人照顾,有他爹娘在身边,总比外人强不是?

    刘氏心里舍不得,但是此刻也只能抹抹泪点头,这真是一种极矛盾的心情,又自豪于自家孙儿的出息,又不舍子孙离家千里。

    这次林清没有时间在林家村耽搁太长时间,紧着时间开宗祠祭拜先祖,又看望了荀夫子,走动了一下孙知县,料理了家中事物,就要赶着收拾行礼和林三牛、张氏一起入京。

    走之前,林清再次去荀夫子家坐了坐,荀夫子吃了药调养了一番,气色比之前要好了许多。林清中了状元的消息仿佛是一剂强心针一样,让荀夫子每次出门都是红光满面,逢人都要说到他的宝贝徒弟林清身上,原本严肃的脸上都多了不少笑意,让黄氏取笑了不知道多少回,他却仍旧乐呵呵的。

    林清要回京城,荀夫子也没有如其他人一般那么不舍,反而一脸欣慰地拍着林清的肩膀道:“你夫子我活了一辈子,读了一辈子的书,想了不知道多少遍自己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如今你是帮我实现了!只是为师知道,这做官和读书是两回事,我也没做过官,教不了你什么,只一句话,你做我荀有志的徒弟一定要记住:做个好官,对的起自己良心!”

    “做个好官,对的起自己良心!”林清望着前方驶向京城的马车,将这几个字深深地印刻在自己的心里。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翰林

    翰林院位于大明门之东; 是一座五进大宅子; 前面是办公场所,后面是藏书阁楼。此处是天下文人梦想中的殿堂,是最为清贵之地。林清穿着绯色官服; 第一天来翰林院报到; 接待林清的是翰林院侍读崔大人。

    崔岩崔侍读将林清领到了一张长桌旁; 这里就等于是他的办公位; 他们所处的是一个大间; 里面大概摆了十来张桌子,有点现代办公位的味道。

    崔侍读年纪大约三十五岁样子; 留着山羊须; 走路说话都不急不慢的; 看得出来是个脾气好的慢性子,给林清交代事情也很详细清楚:“此处一共有十二人办公; 你的主要职责就是掌修国史; 编修前朝国史; 校对整理《大明史册》等等。偶尔也需要草拟典礼文稿,被皇上或皇子传唤讲史。所以有时候需要值夜,以备传唤。”

    说白了林清这份工作就是修史书、做文书校对工作; 这些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吃力又不讨好的工作;幸运点的时候可以有机会写个发言稿、打个圣旨的草稿; 露个小脸;最好当然是被皇帝或者皇子传唤; 得以面圣; 是大家抢着干的活。

    只是鉴于林清只是个新来的菜鸟; 想也知道那些露脸的活肯定是轮不上他的; 那些文书工作才是他如今的日常工作。

    崔侍读讲完之后,也不做停留,直接就离开了,也没有告诉林清这个文书工作要如何展开。

    林清到的时候,屋里已经坐了一半人,等崔侍读离开的时候,差不多其他人都到齐了。林清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其中一半是他们这科的新晋进士:沈牧涵、吴敬梓,还有其他五名考中庶吉士的进士,而剩下的则都是一些生面孔。不过既然大家同处一间,估计也是修撰、编修、庶吉士之流。

    林清看了一眼桌上堆了高高书案的隔壁,想了想还是上前请教道:“这位大人,我是新来的修撰官林清,请问我该如何开始?”

    刚刚崔岩是笼统地介绍了一下林清的基本工作,但是也没有什么细则,如今他这边什么都空空如也,只有一张长桌,一套笔墨纸砚,环顾四周也没有看到所谓的史书,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开始。

    隔壁桌那人之前头一直埋在成堆的书籍中,此刻听到林清的询问,才从书籍中抬起头来。只见此人虽为翰林官,却有些不修边幅,头发也没束好,官服领口也有些污渍,年纪三十岁左右,但是脸色惨白、双目无声,木木地看了林清一眼,才似乎回过神来:“出门右拐,去藏书阁,找阁主要修史材料。”

    说完后又看了一眼林清,嘴巴里小声嘟囔着:“新来的修撰?这么年轻就中状元了?”然后低下头去,又继续翻出一本史籍开始校对。

    林清也是被那人惨白无神的面容有些惊住——不是说入翰林的都是褚相吗?这人看着怎么也无法和清贵的翰林搭边啊?倒是和现代那些长期死宅在家的宅男有些相似。

    只是疑惑归疑惑,林清还是起身去了藏书阁找到阁主,领取了修史的材料。

    当林清捧着半人高的资料回到办公位时,简直是想长长的叹一口气了:这么多的材料,没有十天半个月,休想看完!

    所谓修史就是要修整完善史书和史籍有关的资料,如今他们所有人在修的是上一任圣仁皇帝要求翰林院修撰的《大明史册》,只是后来圣仁皇帝突然驾崩,事情就一直耽搁了下来。一直到前几年,高首辅再提此事,才又继续修了起来。

    如今已经修缮了一万多卷,说是大明史册,其实就是将之前的朝代各方面的历史、文学、医药、天文、地理各个方面的资料进行整合完善。这样的工作确实非常繁复,但是对后世的意义是巨大的,它是一套类似百科全书般的存在的典籍,对以后的人进行各个朝代的分析都有着历史考据的作用。

    这样一项工作若是完成,是要被留名青史的,而当时的圣仁皇帝就是有这样的打算才启用了两千多人进行修撰工作,可惜后来因为皇位更迭而停滞了。永康帝登基后,对这项工作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之前一直是翰林院里的小猫三两只在继续修缮,等职位调动后就也弃之脑后。一直到三年前高首辅上了一道奏则,才又大张旗鼓地开始修史。

    说来也是永康帝自觉登基多年,扪心自问却没有丝毫实质性的建树,如今高首辅旧事重提,一下子让永康帝觉得若是能将此套史籍完善,那么就算百年后地下见到圣仁皇帝,也算是无愧了。所以因着这事儿,高首辅还重又得到了永康帝的看重,才稳住了被黄次辅一再打压的局面。

    只是永康帝嘴里说着答应,心思却没有放到这里,户部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拨款,和圣仁皇帝当时启用两千多人的工作进度是无法同日而语的,也就是整个翰林院的三四十号人在整理。而翰林院原本就是有修缮文史的职责,现在就是调动了整个部门的人去做而已。

    所以修了三年了,工作进度才到一半,林清等新人进来,正好是被抓了壮丁。

    既然作为新人,分到的类目也是前人不乐意修缮的部分。

    林清分到的是“算”的类目,倒是没有像别人那般怨声载道,毕竟对于别人来说“算”是麻烦事,需要校对并且辨别真伪,比如说同时代两个理论相悖,也需要整理的人进行编写,还要找出相应的文献进行验证。这样的工作对于学文出身的翰林来讲都是避之不及的存在,除非是本身都算术感兴趣的翰林,其他人都是不乐意修缮的。

    而林清原本前世就是数学系毕业,数学算法的真伪在他面前算是一览无余。

    林清大略的翻阅了一下他前人留下来的资料,一共也就做了一十二卷,算是刚刚做了个开头,比起别人动则一两百卷来说,根本没有可比性。

    别人都是先看一下之前的人修缮到了哪里,然后就继续往下修。而林清却是先将之前的资料花了三天时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其他人见林清看着忙碌,实际却一个字的进度没有,纷纷暗地里摇头,以为又来了一个心思根本不在翰林院的状元。之前也有像林清这样的进士,入了翰林院根本看不上修史的工作,想着办法四处走动,过了一年半载就调离了翰林院。

    坐在林清后面的编修史知行暗暗蹙眉,心里不由得嘀咕:“来了三天了,一个字都没写,等掌院月底巡查了,看你怎么办!”

    只是这间房间里坐的,品阶最高的也就是从六品修撰了,虽然其他人比林清有资历,但是也没底气指着林清说什么。那些和林清一同入翰林院的,自己都还没个头脑,不停地在查资料和整理文献,更没有精力去关注林清了。

    三日后林清终于开始动笔了,但是留心的人发现,林清写了很多,却没有正式的手稿交上去。别人每隔一天都有完成的手稿交给掌院学士,有些做的快的人,一个月就可以编纂整理完一卷。

    虽然翰林院并没有硬性的规定一定要交多少卷,但是如果没有任何成果,自然要吃瓜落的,而林清这次交上去的,则是上一任留下来的资料,自己的手稿一份也无,让其他人更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想要看看这新来的状元修撰在整什么。

    掌院学士朱炳文兼任户部侍郎,是朝廷中公认的内阁后备军,今年四十又五,平日里忙于户部的事情,很少过来翰林院巡查,但是每隔半月或者一月还是会到翰林院几次,看一下《大明史册》的修缮进度,提点一下众翰林官的工作情况。

    朱炳文作为翰林院的一把手,自然是在翰林院中有着说一不二的地位,不说别的,光是如果皇上或者皇子想要哪位翰林官讲解经史,如果不是上面的人点名,这个权利全在朱炳文手中。众翰林官得罪了谁,也不敢得罪掌院学士。

    而那些翰林院里的老人都知道朱炳文是一个做事非常严苛细致的人,如果你交上去的手稿被他看到有任何错漏,那么就等着这一个月的工作全部统统重新做!

    就当别人等着看林清笑话的时候,朱炳文也翻到了林清交上了的资料,一开始翻阅的时候眉头大簇——这不是一开始就做好的“算”字篇的手稿吗?根本没有任何新东西添加进来啊?这个新科状元是怎么回事?不会如此不堪,连个最简单的校对摘录工作都不会吧?

    可是当他翻到第二页开始,就知道自己完全是大错特错了!

    此“算”学篇,需要从汉代开始一直整理摘抄好所有的算学理论、演变方式,如今刚刚编写到南北朝时期,只是每一页林清都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明了哪些理论有错漏,详见某某书籍第几卷,而《大明史册》并非只是一本简单的算学教学,林清还将错漏之处也誊抄了下来,下面还备注写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理解的原因。

    朱炳文并非精通算数之人,之前做摘录工作的人也只是照本宣科,将所有算术典籍上的文章、题目给摘抄了下来,他比对之后无错漏,也就算合格了。谁知道林清的工作竟然做到如此细致,朱炳文还特地动笔演算、找相关的书籍进行验证,发现林清所写的内容无一错漏。

    等将十来卷前人的算学手稿全部看完之后,其中林清夹在里面的纸片竟然有一百多处,最后一页还询问掌院学士,是否要重新对前面的算学资料进行编改。

    朱炳文万万没想到,不过是最小的一件事,也有人可以把事情做到极致!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生意

    原本翰林院里的人还想要看林清的好戏; 但是发现林清交上了原稿,并没有受到掌院朱炳文大人的呵斥; 反而是其他几个新来的庶吉士; 因为所整理的部分有纰漏而被叫过去骂了一通。

    虽然很多人心里都大惑不解,但是官场上总有很多说不得的事情,所以只是看待林清的目光更加探究了一些,也并没有人真的去找什么不痛快。

    别人怎么想的,林清并没有理会; 既然他现在的工作就是修史; 自然就是认认真真的修史,第一步是将前人整理的东西全部梳理一遍,错漏的地方全部更正;接着就是继续按照朝代时间把“算”术部分的资料一一填补、整理完善。林清的工作进度也非常快,一个月就能整理好两卷; 按照这个速度下去; 不出一年就可以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