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余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余烬-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他打算偏头躲过,拼着挨上一下也誓不后退时,身后的革带被人猛的一拉,整个人倒翻过去,手上的刀子倒是没有脱落,可人却无法再站起来了,当然,那些枪头也刺了个空。

    张无价就这么仰面倒在地上,前后左右全都被自己的战友遮护着,他连爬起来的念头都没有,因为眼前那个矫健的身影,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护旗!”

    刘稷头也不回地一声大喝,手上的陌刀再无保留,大开大阖,凌厉的刀光四射而出,当者无不披糜,硬生生地让敌人的攻势为之一滞!

第八十五章 夺桥(十)() 
“鼓声,再紧些,忒得无力,都没吃食么!”

    田珍完全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捺着拳头直勾勾地看着那一头,随着天色越来越亮,对面的情形也一览无余,很明显,那支小小的队伍,已经不足百人,而围攻他们的吐蕃人,依然是黑压压的一片,难道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伤殆尽?

    杨预骑在马上,看得更为清楚,这一回,恐怕真无幸理了,他很想大喊一声,贼老天,为什么,当初那么惊险都过来了,如今大军就在百步之外,反而束手无策了,五郎,你怎能死于此?

    儿子的心思,杨和哪能不知,可事到如今,又有什么法子,他神情黯然地拍拍杨预的手臂,却发现儿子已经泪流满面。

    纵然鼓声如雷,纵然波涛如聚,依然不过是勇士最后的呐喊。

    就在这种混乱当中,他们的耳中突然听到了一种杂音,是那种连续不断的“轰隆”声,像是大地被什么东西碾过,其中隐隐还有人喊马嘶,它是如此地明显,以至于就连震天价的金鼓之声,都无法将其掩盖住。

    更让人奇怪的是,这种声音居然是从身后传来的,杨和同儿子一块儿转过头,不由得张口结舌地呆在了那里,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河川的对面,吐蕃人阵后,息东赞神色肃穆地一扬手:“全军上马,所有的组本、俄本集结一处,准备对唐人。。。。。。”

    对唐人做什么?话只到这里就停下了,负责传令的亲信没有听到下文,不得不抬头看了他一眼,只见息东赞琚于马上,一脸呆滞地看着远方,眼中尽是不敢置信。

    是什么样的情形,会让素来冷静的东本如此失态?

    那个方向是唐人攻来的地方,黑夜似乎被地上发生的惨烈厮杀,赶入了云层中,只隐隐透出一条边际,冲天的霞光铺满了整个河岸。

    天亮了!

    “加把劲,再快些!”

    破晓时分,由封常清亲领的中路,终于到达了婆夷川之侧,他们由梁宰的拨焕城镇戍军两千人为主,辅以五千多傔人,以及数百名军中工匠。

    当然,这并不是迟到的原因,不过几里的距离,就是爬,也早该爬来了。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中间,是由数千匹驮马、上千乘大车所运载的事物,为了将这些事物拉到河岸,所有人不得不用最原始的办法,又拉又推,而为了隐藏用途,又在离着河岸数百步的地方卸下来,一一装好之后,才最终出现在战场上,这样一来,耽误功夫就是不可避免的事。

    毕竟,谁也没有料到,一切开始得如此突然,吐蕃人又做得那么绝。

    由于唐人的战鼓掩盖了大部分动静,就边田珍他们,都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自己人的到来,而当觉出不对时,那些庞然大物已经到了身后。

    倒不是他们没有警觉性,要知道,就连封常清的节度使仪仗,都没来得及打出,他们哪里知道是谁到了。

    “田麻子,叫你的人都来帮忙。”

    见那厮目瞪口呆、一脸傻样,封常清忍不住直接唤了他的诨名,这一唤,才让他清醒过来。

    “这是。。。。。。”

    不能怪人家大惊小怪,任是谁,身后突然出现一座高达十步、宽两步,下宽上窄,中间以木梯相连的木制高楼,都不会淡定,更何况,这玩艺还会移动!它们的下头,是四具木轴串成的圆滚子,被前面的驮马拉着,一路滚过并不平整的河岸谷地,泥地上无数道深深的车辙印,表明了它们的吃重,如果不是接近八千人手的努力,光是这数百步的距离,都难以跨越。

    对,这便是唐人用于攻城时,压制城头弓箭手,为攻城大军提供远程支援的利器。。。。。。望楼。

    更让他吃惊的是,这样的大型望楼,沿着河岸,每隔上十来步左右就是一架,一眼望去根本就望不到头,怕不有数百架之多?

    问题是,现在并非攻城,婆夷川宽一百多步,就算把它放倒,也无法充当架桥用啊,就在田珍疑惑不已的时候,离他最近的这架望楼已经停了下来。

    “就是这处了,快,四下一并用力,卸掉木轮。”

    宇文晟却不管他们做何想,急急地跑上前来,指挥推车的军士,先将前面的驮马牵走,然后用绳索套住四个巨大的木轮,每根绳子由几十个军士拉着,等到准备停当,他发一声喊,四边一起用力,只听得“噗”得一声响,十步高的木楼抖了一下,坐到了泥地上,震起一大股烟尘。

    “上,上,快上。”

    紧接着,几个军士钻了进去,等他们从顶上冒出头,将一卷绳索扔下来,下面的人立刻将一架巨大的弩机绑在上面,一边吆喝一边拉了上去。

    原来如此,田珍自以为看懂了,因为这种巨弩一般是架在城头的,光是操作它就得两三个人,以它的射程和威力,不到两百步的距离,足以为对面的唐军提供支持,而且是正面的支持。

    等到几支铁枪般的弩箭被同样的法子送上去,更是增强了他的判断,田珍忙不迭地一脚踢在手下身上,嘴里骂骂咧咧。

    “没听到中丞的吩咐么,还不赶紧去帮忙!”

    他连踢带骂,将手下全都赶过去,替下那些因为推车,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中军,就连杨和的骑军,都赶紧下了马,杨预本人不待吩咐,便手脚并用地爬上了一架望楼,从顶层的木栏外探出身来。

    高了十余步,对面的情形一览无余,等到放下绳子,将一具双弓床子弩拉上来,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五郎他们陷入了重重围困,需要自己的帮助。

    等到几只长长的铁箭送上来,几个人立刻将床弩架好,杨预拿起一支铁箭就打算装上去,没想到,手上一沉,这只弩箭竟然是全铁打造,怕不有数斤重!

    没等将铁箭捺进凹槽,一个军士伸手制止了他的行为:“预郎君,不是这般用的。”

    然后,便递过来一卷绳索,这种绳索比一般的攀城绳子要精细得多,外面还裹着一层光溜溜的皮子,杨预有些不解地看了看对方,那个军士朝着铁箭一指。

    杨预低下头仔细一看,终于看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第八十六章 夺桥(完)() 
“东本,东本?”

    息东赞一直保持着举手的模样,直到被手下提醒了好几声,才回过神来。

    “他们想做什么?”

    亲信自然答不出,这种只有攻城时才会出现的巨大器械,突然间出现在婆夷川的对面,难怪让人无法理解。

    宽达百余步的河面,就算首尾相接,也需要十多架车子垒在一块儿,除非是神仙,否则谁能做得到?如果不是,唐人这么兴师动众,又是为什么。

    为过河的小队人马提供远程支援么?要说也说得通,毕竟,唐人的弩箭,能轻松射出一百多步,在居高临下的情况下,对于进攻者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可是这也无法解决过河的问题,就算前面的勃律人崩溃了,他只要带着这三千多骑,远远地监视,唐人的这点子人,难道还能插上翅膀飞了?

    息东赞绝不相信,唐人会做出这么没有意义的举动,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会怎么做,这么一迟疑,命令便没有传下去。

    “所有的组本、俄本上马。”犹豫了一会儿,他将原本的命令缩减了一半。

    以五人之中两名披甲重骑来算,他这三千骑里头,足有一千二百名重骑,对付区区不到百人的唐人小队,自然是大材小用。

    实际上,以吐蕃的国力,要养一只为数过万的纯披甲重骑也是很吃力的,铁产量只是一个因素,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马匹,羌马的主产区在青海一带,特别是水草丰盛的九曲之地,可两国交战最激烈的地区,恰恰也在那里。

    可以说,每一个披甲重骑都是各个部落的勇士,他们久经战阵、战技出众、具装完备,作用就是完成战场上决定性的一击。因此,息东赞的这三千骑,哪怕折损过半,只要重骑的损伤不大,依然是可以交待的。

    就在吐蕃人做好了出阵的准备时,前方的战场又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状况。

    最先矗立在婆夷川对岸的那座望楼上,几个军士操纵着一架双弓床弩,很快就射出了第一箭,奇怪的是,这只长达半米的铁枪,对准的并不是汹涌而来的吐蕃轻步卒,而是唐人阵后的河岸!

    离得最近的自然是咄骨利等人,只见一只巨大的铁枪长蛇般地窜过来,一下子钉进了泥土里,只留了小半截在外头,铁枪的尾部是一个铁环,铁环上绑着粗大的绳索,绳索的另一头,竟然连在百多步以外的望楼上!

    就在咄骨利他们惊疑不定的时候,绳索上有了动静,一个小小的事物滑到了铁枪的尾部,那是一柄木锤,咄骨利马上就明白了,自己应该做做什么。

    他赶紧跑过去,拾起木锤,“铛铛“几下,将铁枪露在外头的那小半截敲进了泥土中,很快,系在尾部的绳索就被拉紧,在空中虚晃了几下,一下子繃得笔直。

    “准备,过人!”

    望楼上,一名队正挥挥手,立刻跑上来一名全付具装的唐人军士,只见他将武器背在身后,空着的双手上握着一条皮带,皮带被打磨得十分光滑,他将皮带搭在绳索上,深吸一口气,然后双腿一个助跑,就这么从绳索上滑了下去。

    河岸这边,上到一镇节度封常清、下至普通一卒,所有的唐军都仰起了头,目不转睛地盯着空中的那个身影。

    望楼高度在十步左右,河岸的宽度在一百步左右,这条斜斜的绳索,相当于在空中架起了一条倾角为20度左右的绳梯,一个全付具装的唐人军士,重量约为两百五到三百斤,靠着重力的作用,滑到对岸,只需要20秒,他们担心的,是能否平安抵达,这其中,又以负责打造的宇文晟为最,他屏住呼吸,双拳紧握,心被紧紧地提着,眼都不敢眨上一下。

    此时,战场上出现了十分诡异的一幕,不但咄骨利等人公然转过身,就连被围攻的唐人人,也有许多人转过头,看着空中快速移动的那个身影,因为他们身前不远处的敌人,与他们的表情是一样的。

    “嗖!”

    那名军士带着一股呼啸声落了下来,因为速度太快,咄骨利等人还上前帮了一把,这才没有直接跌落,他有些惊魂未定地吐了口气,扶着对方的手站起来,朝着河对岸,拼命挥动双手。

    “成了!”

    “成了!”

    封常清与田珍等人互相看了看,露出一个如释重负的表情,他们的周围的军士已经忍不住欢呼出声,一旁宇文晟,更是激动万分,这简直是拿生命在赌啊。

    “快,快,传令下去,依次行事!”

    封常清将身边所有的亲兵全都派了出去,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吐蕃人依然占据着优势,要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送人过河,风险不小。

    很快,河岸这边沸腾如水,数百座望楼被一齐推到岸边,每一台楼车上,都如同刚才那样射出了巨大的铁枪,一条条的绳桥就这么架在了空中,一个个唐人军士飞一般地降落在婆夷川的对岸,然后集结在一块,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迅速增加着。

    “东本!”

    被手下叫着的息东赞,看得手脚冰凉,那是一种明知对方想做什么,却无力阻止的挫败感,唐人的心思算不得有多巧,吐蕃人攻城时,就会使用一种飞抓,原理与他们所做的差不多。

    可是,数百座高楼就在眼皮子底下架起来,成千上万的唐军飞一般地滑过来,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唐人的国力之强,远远超过了他的想像,他们竟然用攻城的方法,来对付一条小小的婆夷川!

    周围的亲信将校都有些急了,眼见着唐人过河的军士越来越多,再不出击,敌人就会站稳脚跟,要知道,仅仅一百多人,就已经抵抗了他们那么长时间,如今每过一刻,就会有好几个百人队集结起来,东本迟迟不做决定,岂不是坐视战机流失?

    没有机会了,息东赞在心里哀叹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