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灵公派公孙余假频繁进出。孔子害怕获罪,住了十个月,离开卫国。

    准备到陈国,经过匡城。颜刻为车夫,用手中的马鞭指道:“从前我进入这里,是从那个缺口。”匡人听到这番话,以为是鲁国的阳虎。阳虎曾经虐待匡人,匡人因此就拦住孔子。孔子的形状类似阳虎,在这里被围了五天。颜渊后到,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渊说:“您在,我怎敢死!”匡人围孔子更加紧急,弟子十分恐慌。孔子说:“文王死后,文化不都在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是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的。上天既没有消灭这种文化,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孔子让跟随的人做宁武子的家臣留在卫国,然后得以离开。

    离开后立即经过蒲乡。一个月后,回到卫国,住在遽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叫南子的,派人对孔子说:“四方的君子不觉得是羞辱想与我们的君主结为兄弟的,一定要会见我们君主的夫人。我们君主的夫人愿意相见。”孔子辞谢,不得已才见她。夫人在葛幕里。孔子进门,向北叩拜。夫人从幕后回拜两次,玉环玉佩玎玲作响。孔子说:“我原本是不愿意见的,和她相见是出于礼节性的应酬。”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上天惩罚我!上天惩罚我!”在卫国住了一个多月,灵公与夫人同车,宦官雍渠陪乘,外出,让孔子乘车随后,招摇过市。孔子说:“我从未见过喜好美德像喜好美女一样的人啊!”因此感到羞愧,离开卫国,经过曹国。这一年,鲁定公逝世。

    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和弟子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司马桓想杀孔子,将那棵大树拔掉。孔子离开。弟子说:“可以赶快走了。”孔子说:“上天在我身上造就了美德,桓他能把我怎样!”

    孔子到郑国,和弟子相互走散,孔子独自站立在城郭的东门。郑国有人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但是从腰往下比禹短三寸,无精打采好像丧家狗。”子贡如实禀报孔子。孔子欣然笑道:“外表的描绘,是无关紧要的。但说像丧家狗,是这样啊!是这样啊!”

    孔子于是到陈国,住在司城贞子家。过一年多,吴王夫差讨伐陈国,夺取三座城邑才离去;赵鞅讨伐朝歌;楚国围困蔡国,蔡国迁移到吴国;吴国在会稽打败越王句践。

    有一头隼落在陈国朝廷然后死去,木苦木箭将它贯穿,石质箭头,箭杆长一尺八寸。陈公派使臣问仲尼。仲尼说:“隼从很远的地方飞来,这是肃慎的箭。从前武王战胜商纣,道路沟通九夷百蛮,让各自用他们的特产来贡献,使他们不要忘记本职工作。因此肃慎贡献石质箭头的木苦木箭,长一尺又八寸。先王想显示自己的美德,将肃慎箭分给长女大姬,许配虞胡公并分封他们在陈国。将珍贵的玉器分给同姓,使亲属间感情加深;将远方的官职分给异姓,使不要忘记归顺。所以将肃慎箭分给陈国。”试着在老仓库中寻找肃慎箭,果然将它找到。

    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适值晋楚两国争强,更番讨伐陈国。及吴国侵犯陈国,陈国经常遭到劫掠。孔子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那里的学生志大而轻率,没有放弃他们原来那种只知进取的毛病。”因此孔子离开陈国。

    经过蒲地,适值公叔氏凭借蒲地叛乱,蒲人拦截孔子。弟子有名公良儒的,用五辆私车跟随孔子。他为人善良贤能,有勇气和力量,说道:“我从前跟随您在匡城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到危难,这是命里如此吧!我与您再次遭受危难,宁可战斗而死。”战斗非常激烈。蒲人害怕,对孔子说:“如果不到卫国,我放你出去。”和他订立盟约,他将孔子从东门放出,孔子便到卫国。子贡问:“盟约可以违反吗?”孔子回答:“被迫签订的盟约,神是不会理睬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到来,十分高兴,到郊外迎接。问道:“蒲可以讨伐吗?”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认为不可以。如今的蒲地,卫国靠它抵御晋国和楚国,用卫国讨伐它,岂不是不可以吗?”孔子回答:“那里的男子有必死的决心,妇人有保卫西河的愿望。我讨伐的不过四五个人。”灵公说:“好。”但没有讨伐蒲。

    灵公年迈,对政事十分厌倦,不用孔子。孔子十分感慨地叹道:“如果有用我的,一年便走上正轨,三年就见到成效。”孔子离开卫国。

    佛为中牟长官。赵简子进攻范氏、中行氏,讨伐中牟。佛叛乱,派人召请孔子。孔子想去。子路说:“我听您说过,‘本人亲自干坏事的,君子不到他那儿去’。如今佛凭借中牟亲自叛乱,您想去,怎样解释呢?”孔子回答:“是说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匏瓜吗?怎么能只被挂着而不被食用呢?”

    有一天,孔子击磬。有挑着草筐从门口经过的,说:“有心事啊,是在击罄吧!作响,是没人了解自己吧,那就算了。”

    夫子洞遗址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十天了还原地不动。师襄子说:“可以增加乐曲了。”孔子回答:“我已熟悉乐曲的调子,还未掌握乐曲的节奏啊。”过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熟悉乐曲的节奏,可以增加乐曲了。”孔子回答:“我还未掌握乐曲蕴涵的志向啊。”过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掌握乐曲蕴涵的志向,可以增加乐曲了。”孔子回答:“我还未掌握乐曲作者的为人啊。”过一段时间,好像在默默地用心思考,好像在愉快地仰望而志在远方,说:“我掌握乐曲作者的为人了,黝黑的皮肤,颀长的身躯,眼睛仰视,好像天下的王,不是文王难道还有谁能创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位一拜再拜,说:“老师原本说是文王操啊!”

    孔子在卫国既然得不到任用,准备向西见赵简子。抵达黄河便听到窦鸣犊、舜华的死信,孔子临河而叹道:“多美的水啊,浩浩荡荡!我不能渡过它,是命中注定的吧!”子贡快步向前问:“敢问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窦鸣犊、舜华,是晋国的贤大夫。赵简子未得志的时候,须要这两个人而后执政;等他已经得志,杀死他们才执政。我听说,剖胎杀幼那么麒麟不会来到效外,竭泽而渔那么蛟龙不再兴云降雨,覆巢毁卵那么凤凰便停止飞翔。为什么呢?君子忌讳伤害他的同类啊!那些鸟兽对于不义行为尚且知道回避,何况我呢!”于是回到陬乡休息,创作陬操以表示哀悼。又返回卫国,进住蘧伯玉家。

第20章 春秋战国(12)() 
后来,灵公问军队阵法。孔子回答:“礼节方面的事情还曾经听说过,军队方面的事情从未学习过。”第二天,和孔子谈话,看见飞雁,抬头仰望,神色不在孔子。孔子于是离开,又到陈国。

    夏季,卫灵公逝世,立孙子辄,这就是卫出公。六月,赵鞅送卫太子蒯聩到戚地。阳虎让卫太子披麻戴孝,八个人身穿丧服,假装是从卫国前来迎接的,哭着进城,于是住了下来。冬季,蔡国迁移到州来。这一年是鲁哀公三年,而孔子已经60岁了。齐国帮助卫国包围戚地,是因为卫国太子蒯聩在那里的缘故。

    夏季,鲁桓公、公的庙遭火灾,南宫敬叔救火。孔子在陈国,听到鲁国宗庙着火,说:“火灾必定发生在桓公、公两庙吧!”结果真是这样。

    秋季,季桓子得病,坐在人拉的车里察看鲁国都城,十分感慨地叹道:“从前这个国家几乎兴盛起来了,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没有兴盛起来。”回顾他的继承人康子说:“我死了,你肯定执掌鲁国朝政。执掌鲁国朝政,必须召请仲尼。”几天以后,桓子逝世,康子代立。安葬完毕,想召请仲尼。公之鱼说:“从前我们已故的君主任用他半途而废,结果被诸侯耻笑。如今又任用他,不能善始善终,这又会被诸侯耻笑。”康子问:“那么召请谁好呢?”公之鱼回答:“必须召请冉求。”因此派使臣召请冉求。冉求将行,孔子说:“鲁国人召请冉求,不是一般地使用他,而是要重用他。”这一天,孔子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那里的学生志大而轻率,表现得文采斑斓,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培养他们。”子赣知道孔子想回去,为冉求送行,就告诫说:“如果被任用,就将孔子请回去。”

    冉求走后,第二年,孔子从陈国迁移到蔡国。蔡昭公打算到吴国去,是因为吴国召请他。过去昭公欺骗他的臣属要迁移到州来,后来打算前往,大夫们害怕又要迁移,公孙翩射死昭公。楚国侵犯蔡国。秋季,齐景公逝世。

    第二年,孔子从蔡国到叶城。叶公问政治,孔子回答:“政治在于使远方归附、近处顺从。”后来,叶公向子路问孔子,子路不回答。孔子听到后,说:“仲由,你何不回答说,‘他的为人,学习道不知疲倦,教诲人不知厌烦,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衰老行将到来’,如此而已。”

    离开叶城,返回蔡国。长沮、桀溺协同耕种,孔子以为是隐士,派子路去问渡口。长沮问:“那位驾车的是谁?”子路回答说:“是孔丘。”问:“这就是鲁国孔丘吗?”回答说:“是。”长沮说:“这就是知道渡口的了。”桀溺对子路说:“您是谁?”回答说:“是仲由。”问:“您是孔丘的门徒吗?”回答说:“是。”桀溺说:“庸俗的人天下都是,你跟谁去改变他们?况且与其跟随躲避庸人的人,还不如跟随躲避社会的人呢!”仍旧不停地平整土地。子路向孔子报告,孔子失望地说:“不能与飞禽走兽同群。天下都遵循道义,我孔丘便用不着去改变了。”

    后来,子路独行,遇见荷丈人,问:“您看见我的老师吗?”老人回答说:“四肢不会劳动,五谷分不清楚,谁是你的老师?”放下他的拐杖便去锄草。子路将这件事报告孔子,孔子说:“是隐士啊。”再返回去,已经不见了。

    孔子迁移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讨伐陈国。楚国援救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国派人聘请孔子。孔子打算前往拜见致礼,陈、蔡大夫谋划说:“孔子是贤人,针砭的内容都切中诸侯的病痛。现在长期逗留在陈、蔡之间,各位大夫设计施行的都违背仲尼的想法。今天的楚国,是大国,前来聘请孔子。孔子被楚国任用,那么陈、蔡主事的大夫就岌岌可危了。”因此便一齐打发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和弟子不能行动,粮食断绝。跟随的人都病了,没有人能站起来。孔子讲课诵读弹琴唱歌毫不泄气。子路很不高兴地来看望说:“君子也会陷于困境吗?”孔子说:“君子陷于困境仍然坚持到底,小人陷于困境便无所不为了。”

    子贡脸色也不好看。孔子问:“赐,你认为我是广泛学习而又牢牢记住的人吗?”答:“是的。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对。我的言行是由一个基本观念贯串起来的。”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里很不高兴,于是召见子路而问道:“诗经上说:‘不是犀牛和老虎,却在旷野中出没。’我的主张错了吗?我为何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细想起来我们还没有做到仁吧,所以人们不相信我们。细想起来我们还很不明智吧,所以人们阻止我们行动。”孔子说:“果真如此吗?由,假若具备仁德的人就必然得到人们的信任,哪里还会有伯夷、叔齐呢?如果明智的人都必然行动自如,哪里还会有王子比干呢?”

    子路退出,子贡入见。孔子说:“赐,诗经上说:‘不是犀牛和老虎,却在旷野中出没。’我的主张错了吗?我为何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主张广大无边,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容纳老师。老师何不稍微收敛一些呢?”孔子说:“赐,出色的农夫能努力种好庄稼而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出色的工匠能巧夺天工而不能保证人人心满意足。君子能完善自己的主张,使它纲举目张,使它条理分明,但不能保证被人容纳。如今你不完善你的主张却追求被人容纳,赐,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子贡退出,颜回入见。孔子说:“回,诗经上说:‘不是犀牛和老虎,却在旷野中出没。’我的主张错了吗?我为何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主张广大无边,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容纳。尽管如此,老师将它推广实行,不被容纳有什么坏处!不被容纳更能显出君子的本色!不完善自己的主张,这才是我们的耻辱。自己的主张既然已经十分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