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om启世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doom启世录-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卡马克平生第一笔收入,他用这些钱把苹果机升级到了苹果II GS。    
    开发脑力的同时,卡马克也开始锻炼身体。他练习举重、柔道、摔跤。某天放学后,一个喜欢欺负人的家伙找上卡马克邻居的麻烦,结果成了卡马克练习柔道的沙袋。而其他时候,卡马克则用他的机智来反击,某人在和卡马克组成一个地球学小组后,要卡马克独自完成所有作业,卡马克同意了,而他们最后的成绩是F。“你怎么可能只得个F?”那家伙气急败坏地说:“你是这儿最聪明的人!”——卡马克是故意的,为了不让那个呆头鹅得逞,他牺牲了自己的分数。    
    卡马克那越来越明显的自负使他在家里越来越格格不入,尤其是他继母那些神秘的信仰和素食主义经常让他受不了。他和继母之间的紧张关系促使父亲给他们兄弟俩在外面租了一套公寓,以便他们中学毕业后可以离开家住。搬进去的第一天,卡马克插上苹果机电源,并把杂志上的硬盘广告钉到墙头,然后埋头写起程序——他有游戏要做。    
    1987年的一个晚上,卡马克见到了那个终极游戏,那个在电视连续剧《星际迷航:下一代》(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里出现的设备——“全息成像台”(Holodeck),它能模拟出令人沉浸其中的逼真环境,既可以用来娱乐休息,也可用做训练。这一集里,当船长面前那道门缓缓打开并呈现出一个天堂般的热带海滩景象时,卡马克被吸引住了。这,就是虚拟世界,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去实现它。    
    卡马克高中毕业了,父亲曾告诉他,有一笔属于他的托管基金,只要他满了十八岁,他就可以把钱取出来。而当他到银行后才得知,母亲已经把钱都转到了她在西雅图的另一个账户上,她还是那个观念:如果一个人要进入计算机业,那么他首先应该去念大学——最好是麻省那样的,然后取得学位,然后进入公司——最好是IBM那样的。因此,她不肯让儿子把这些钱用在她觉得很荒谬的事情上——尤其是制作游戏。卡马克给她写了一封措辞尖锐的信:“为什么你还没意识到,你已经不能再对我指手画脚!”但她没有松口,她认为卡马克还没有自立,就更不用提理财了。    
    她告诉卡马克,这笔钱只能用于上大学,而且,只有在成绩让她觉得满意后,她才会把钱还给他,在此之前的学费还是要卡马克自己承担。    
    1988年秋天,18岁的卡马克很不情愿地在堪萨斯大学报了名,他选修的课程全都是与计算机相关的。他在学校的日子过得很是凄凉,他和别的学生几乎没有来往,他也不参加什么聚会和联谊活动,更糟糕的是那些课程,它们全都是考死记硬背的能力,没有挑战,没有创造性,在卡马克看来,这不只是无趣,这简直是一种侮辱。卡马克在某次测验的试卷背后给教授写道:“为什么你不能给个项目让我们来做?你要什么我就能做出什么!”忍受了两个学期后,他退学了。    
    更让他母亲来气的是,卡马克在一家比萨店干起计时工,并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了他的第二个游戏——《鬼魂》(Wraith)。苹果II GS机和它的前身一样,没有硬盘,所以卡马克不得不频繁地更换软盘,光这事就把他折腾得够呛。游戏完成后,他精心制作了一份描述文件:    
    鬼  魂    
    “恶魔的禅让”    
    长久以来,阿拉西亚岛一直沐浴在和平中,作为岛上塔洛特城里玛蒂里亚神庙的护使,你的工作简单而平静。但事情开始有了变化,一股不明势力使一些玛蒂里亚神的信徒动摇了。    
    腐化席卷整个岛屿,传言说一个强大的不死鬼魂将会赋予那些效忠它的人以权力和金钱,它从乱世指引歧途,从罪恶分派酬劳,从黑暗中摄住了祷告者失意者作门徒。怪物们开始游荡在岛屿的每个角落,玛蒂里亚神庙成了正义力量的最后壁垒,你,就是阿拉西亚岛复兴的唯一希望。    
    你在夜晚祈求着力量与指引,玛蒂里亚神奇迹般出现了。她庄严地赋予你消灭那不死鬼魂的任务,她还要你注意提防征途上的危险。那鬼魂的力量源自一个魔铃,而通向魔铃的唯一通道是星火城堡的水晶门,鬼魂在那里驻守了大批卫队。    
    星火城堡位于塔洛特城东北方的一个小岛上,海峡不宽,但却布满暗礁,你不知道如何才能过去,你只知道不断有恶魔从那边过来,尽管它们已被不死鬼魂洗脑,但它们心里仍然充满贪欲,如果你能付给他们足够多的金钱,他们甚至会帮助你完成任务。玛蒂里亚神微笑着遁去了,只有她的声音还在回荡:“不要害怕,要勇敢,我的祝福保佑着你。”    
    你开始为执行任务做准备,可是,城里的人们都不愿帮助你,他们要你用金钱来换取装备和魔法卷轴。噢,金钱,那是你所没有的,但鬼魂的党羽们却不缺的东西……    
    卡马克把游戏寄给夜鹰公司——他前一个游戏《造影》的出版商。他们欣然接受了,尽管《鬼魂》的图像并不出众,画面上仍是大块大块的颜色,但它的内容却比其他游戏丰富很多,它可以玩得更久。虽然《鬼魂》和《造影》一样销量平平,但卡马克还是得到了两千美元。他把这些钱用于另一项爱好:改装他那辆棕色的美洲豹(MGB)。    
    尽管还不能算是个真正的自由职业者,但卡马克已经喜欢上了这种生活方式。他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想多晚睡就多晚睡,更棒的是,他不用听别人使唤或是回答别人的问题。他很乐意一生就这么写写程序,改改汽车,玩玩《龙与地下城》——就这么简简单单。为此,他只需要认真做出更多游戏。    
    不久后他在一本计算机杂志封底看到另一个出版商,一家在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市的《软盘》杂志。他寄去了一份网球游戏,在游戏中,球的各种飞行线路做得非常逼真。这个游戏立刻被《软盘》采用,编辑还让卡马克继续投稿给他们。这时的卡马克已经是个很精明的商人了,受《创世纪》系列的启发,他向编辑建议,与其做一个单独的游戏,不如做一个三部曲——这样他就可以有三倍的收入。《软盘》杂志采纳了他的提议,并和他签了个名叫《黑暗构思》(Dark Designs)的三部曲角色扮演游戏。    
    卡马克还发现了一个新的赚钱途径:把他那些苹果机上的游戏转换到一种名叫IBM…PC的机器上。他对这种新兴的系统几乎一无所知,但这对他而言正好是个编程上的挑战。他驱车到商店里拉回一台PC机,一个月后,他不光给《软盘》寄去苹果机上的《黑暗构思》,还附带了一份转换过的,或者说是“移植”过的PC版本。卡马克通宵达旦地工作,他已经可以很熟练地同时推出三个平台的版本:苹果、苹果II GS、PC,而《软盘》会买下所有这些版本。    
    卡马克每推出一个新游戏,《软盘》的编辑就会请求他去杂志社做一次面试,他们纳闷着这些游戏背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他居然可以用正常人一半的时间就自学完一门全新的编程语言!起初,卡马克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拒绝了——为什么要去公司上班呢?那只会把他的生活搞得乱糟糟。但最终,编辑的持之以恒打动了他,而且,他刚在美洲豹上加了些新设备,也算是出趟远门的一个理由吧。    
    这些年一个人过下来,卡马克几乎不指望能从别人身上学到什么东西。    
    


第三章:侵犯版权的戴夫第一节

    早在计算机游戏这种新的模拟方式出现之前,什里夫波特就已经以模拟艺术而闻名于世。1864年美国内战中,特恩布尔堡的南方联盟军把烧焦的树干放在四轮马车上冒充加农炮,成功地吓跑了北方联邦军。南方联盟军的一个将军在视察时训斥了这里的指挥官,说他的防御工事“全是些吓唬人的玩意”,那个地方随后就被称为“唬人堡”。    
    一百二十七年后,什里夫波特有了新的模拟武器——在《软盘》杂志发行的那些游戏里。这份杂志的创办者名叫艾尔·维科威尔斯(Al Vekovius),他以前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什里夫波特分校的数学教授。尽管才四十多岁,但他已经开始谢顶,幸存的头发里又总有几根不安分地直立着,就像通了静电。他还和七十年代教书时一样,平时喜欢穿毛线衫,打一条不显眼的领带,走起路来三步并做两步。尽管他不高也不胖,但年轻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艾”。当黑客思潮在麻省和硅谷回荡时,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头,艾尔从一开始就怀着使命感和热情参与其中。在这时代精神的鼓舞下,艾尔和学院里另一位数学家吉姆·曼格汉姆(Jim Mangham)于1981酝酿了一个商业计划:计算机软件订阅俱乐部。订户每个月只需要花几块钱就可以收到一张全新的磁盘,上面装满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娱乐程序,从理财软件到单人纸牌等。这个计划对他俩来说再自然不过了,因为,和订户们一样,他们自己也都是计算机爱好者。    
    在那个年代,大型软件出版商的眼中几乎没有这些爱好者,他们只注重零售软件。尽管爱好者们可以聚集在BBS上交流,但早期调制解调器的数据传输速度过于缓慢,人们根本无法通过它下载软件。在这种情况下,每月一张的软盘自然就成了软件发行的地下渠道。而且,对于那些没有其他途径发布软件的年轻程序员们,这里还是他们展现自己的舞台。总而言之,这种杂志就像音乐界的独立厂牌,他们把若干地下乐队的作品制作成一张合集出版。    
    《软盘》杂志于1981年发行了面向苹果机的创刊号,并在不久后涉足卡曼多计算机软件。1986年,他们开始发行IBM…PC及其兼容机的软件。经过许多年的技术进步后,个人计算机的价格终于变得可以被人民群众所接受,随之涌现出了大量的新用户。到1987年时,《软盘》的发行量已经达到十万份,每份每月订费是9。95美元。艾尔也被评选为什里夫波特1987年度的杰出商务人士。    
    蒸蒸日上的业务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艾尔现在经营的是一个资产达1200万美元,员工总数120名的大公司,有很多竞争对手在后面虎视眈眈,其中包括新罕布什尔州的《新时代》。艾尔开始觉得有点力不从心。1988年冬天,艾尔给杰伊打了个电话,他们是在一次游戏业者大会上认识的,艾尔问还在《新时代》做编辑的杰伊愿不愿意到这边来帮忙,而杰伊正觉得很不受老板赏识,而且他受够了那边阴冷的气候,于是他答应加入《软盘》,负责经营苹果II软件部。杰伊还告诉艾尔,他还认识两个在找工作的游戏程序员,一个名叫雷恩·罗瑟(Lane Roathe),是《新时代》的前雇员,另一个名叫约翰·罗梅洛。    
    艾尔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不已。尽管他也时不时地在《软盘》杂志里放一些游戏,但他已经意识到,这远远不够,正在浮现的PC娱乐市场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他看到雪乐山娱乐、布罗德邦德(Broderbund)、电子艺界和维真等成功的先例,《软盘》不能对这块大蛋糕视而不见。他让杰伊把那两个游戏程序员一起带过来。    
    对罗梅洛而言,这真是个绝佳的机会,他刚经历了一连串的挫折,从新罕布什尔洲寒冷的冬天,到错误地离开了维真的好工作而加入那注定失败的新公司,他和妻儿们相隔着整块大陆,她们正等着看他如何能重整旗鼓。尽管他一开始很成功,但他渴望的家庭生活正渐渐离他远去。他期望着能在南方的路易斯安那州改变处境,开始新的生活。1989年夏天,罗梅洛、杰伊、雷恩三人动身前往什里夫波特。    
    光是旅途本身就已经让罗梅洛的心情好了很多。雷恩是一个和罗梅洛志趣相投的人,罗梅洛曾和他在一起住过一个月。他比罗梅洛大五岁,但他们背景很相似:他的童年在科罗拉多度过,和罗梅洛出生的地方相隔不远,他也是听着重金属,看着地下漫画,玩着游戏长大的。现在的他是一个无拘无束的人,他随意地把大手帕系在额前,裹住一头长发。他和罗梅洛相处得很好,尽管他没有罗梅洛的野心和似乎用不完的精力,但他们都热爱苹果机编程的微妙技巧及其所带来的欢欣。而且和罗梅洛一样,雷恩也只想做游戏,他自己的公司名叫蓝山科技(Blue Mountain Micro),和罗梅洛的“顶级思想”一样,雷恩是蓝山科技的光杆司令。在新罕布什尔的时候,他们合并为“深思软件”(Ideas from the Deep)。    
    杰伊也是个玩苹果机的家伙,但他属于另一类,他自己也说,其实他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