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令人难以把握。有一点我可以肯定,这就是如果需要与一位妇女结伴去沙漠,
或是其他什么毫无乐趣可言的地方,那么她会比任何人都更能使你的旅行情
趣盎然。她谈论的事决不是一杯白开水,她会促你沿着一个崭新的思路去考
虑问题。地不会矫揉造作,但只要她想博得你的高兴,她就办得到。

我爱上了乌尔这块地方。傍晚美丽的景色,宝塔式建筑耸立着,夕阳半
遮半映、浩确的沙海每时每刻都在变幻着颜色,杏黄、瑰红、湛蓝、紫红,
我喜爱那儿的工匠,带班的,挎篮子的孩子,考古发掘者,他们的手艺和生
活。历史的吸引力摄取了我的心灵。

目睹从沙中慢慢发掘出一柄熠熠闪光的匕首,真是富于浪漫色彩。望着
从沙中小心翼翼地捧出陶罐和其它器皿使我也心血来潮要做个考古工作者。
我想,我一直过着一种无意义的生活是多么地不幸呵。这时,我羞愧地回想
起在开罗我还是个姑娘时,母亲极力劝我到卢克苏尔和阿斯旺一览埃及的辉
煌历史,我却醉心于和小伙子们约会跳舞跳到凌晨。

我想现在一切还为时不晚。

凯瑟琳·伍利让我那个佣人先返回巴格达,说我何时回去还不一定。这
样,我可以避开那位热情的女主人的注意返回巴格达,从而毫无顾忌地住到
了底格里斯王宫旅馆。

那家旅馆毫不逊色。首先穿过一片昏暗,那是休息厅和餐厅,总是挂着
窗帘。二层楼每间客房都有阳台、就我所知,任何一个过路人都能从那儿望
见屋里,你躺在床上也罢,整日里人们总是来来往往的。这家旅馆的一侧濒
临底格里斯河,河上千舸竞帆.宛如仙境一般。

促成我旅行的那对举止文雅的豪夫妇曾给我推荐过一两个人。我估摸这
些人不好交际,而只是被介绍给他们自己认为值得结识的人。这些人曾陪他
们去看了城市的名胜。

尽管阿尔韦亚英国味十足,但巴格达仍是我见到的第一座东方城市,纯
东方化的。从拉希德大街转弯,拐进窄小的衔巷,就会来到格调迥异的伊斯
兰集市:铜器摊前钢匠们敲敲打打,香料市摊放着各种香料。

豪夫妇的一位朋友,莫里斯·维克斯是个英印混血,自己过着独居的生
活,他也成了我的好朋友。他引我去那些不易被人发现的集市闲逛。我俩穿
过棕调树丛和枣园到河边散步,也许我对他的谈吐比眼中所看到的更感兴
趣。从他那儿我才第一次学会考虑时间的概念。我以前没有从非人格的角度
考虑过时间的问题。但是对他来说,时间以及时间的联系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旦你考虑到时间及其无限性,个人的东西就不再以同样的方式影响
你了。悲哀、苦难,所有生命中有限的东西部以截然不同的面目出现了。”

他问我是否读过邓恩①的《时间试验》,还借了一本给我,从那时起,
我发现自己有了某种变化,不是内心变化,由不是外表的变化,而是我看待
事物更客观了,在一个充满着内在联系的大千世界里,我自己不过是沧海一


粟。人们可以不时地把握自己,从另一个既有的平面上观察自己的存在。  

①邓恩(1867— 1936)美国幽默作家和新闻记者。--译注
开始时会很笨拙,但是从那一刻起,我的确感觉到一种强烈的舒适感和
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对宁静的真切理解。
对其里斯·维克斯,我感谢他引导我心胸开阔地面对生活。他藏书很多,
有哲学及其他各方面的,他是个出类拔萃的年轻人。有时我怀疑我俩还能否
再次见面,我觉得不见面也知足了。我俩就像黑夜里撩舷而过的两艘航船。
他递过一件礼物。我接受了。这是一件不曾有过的礼物,因为它是智慧的礼
物。它来自头脑,而不仅仅来自心灵。

我不能在巴格达再呆下去了,因为我急于赶回家准备过圣诞节。

在旅馆里,我结识了皇家非洲步枪队的德怀尔上校。他到过世界许多地
方。他上了年纪,对中东的事无所不知。我俩的话头是从肯尼亚和乌干达开
始的,我提到我的哥哥曾在那儿住了许多年,并告诉他我哥哥叫米勒。他审
视着我,随之脸上浮现出一种我已熟悉的表情,一种充满疑问神情。

“你是说你是米勒的妹妹?你哥哥是烟鬼比利·米勒?”我从没听说过
烟鬼比利这个绰号。

“疯疯癫癫的?”他探询地补充说。

“是这样,”我很同意他的看法。“他总是疯疯癫癫的。”

“你比他年纪小多了,是不是?”

“比他小十岁。”

”他出门时你还是个孩子吧?”

“对。我对他不熟悉,可他放假时常回家来。”

“他后来怎么样了?我曾听说他住进了医院,后来就没消息了。”

我介绍了我哥哥的生活的情况,他如何被送回家等死,虽然医生说他活
不多久了,可他又活了几年。

我和德怀尔上校从此结为好友。有时我去他那里吃饭,有时他来我旅馆
进餐;我们的话题总是扯到肯尼亚、乞力马扎罗山、乌干达和维多利亚湖,
以及我哥哥的一些轶事上。

德怀尔上校以一种专横和军事化的方式给我安排了下次出国旅行的游玩
日程。“我给你安排了三次旅行,”他说,一旦你合适,我又脱得开身,我就
跟你定下时间。我想到埃及什么地方碰头。”接着他把旅行计划讲给我听。

我脑海里时常出现疑窦:这样的日程安排我身体吃得消吗?也许,我们
俩人都知道这种安排不过是想想而已。他是个孤僻的人。德怀尔上校行伍出
身,过着严格的军旅生活,而且渐渐地与不愿离开英国故土的妻子产生了隔
阂。据他说,她所关心的就是在幽寂的路边有所清静的小房子过日子;他的
孩子对他回家休假毫无亲热的表示。他们认为他去原始地区旅行是荒唐的。

这时已经到了十一月,天气渐渐地变了。炙人的太阳见不到了,甚至偶
尔会下场雨。
我订了回国的票,可能我会怀着遗憾之情告别巴格达,但也不尽如此,
因为我已经制订了重返巴格达的计划。
3 

回家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搭乘劳埃德·的里雅斯蒂诺号船去贝鲁特旅行。
在那儿住了几天,再次随奈恩运输公司的车队穿越沙漠。船离开亚历山大勒
达沿海岸航行。海面波浪起伏,我身体有些不适。在船上,我注意到另一位


妇女,这位叫西比尔·伯内特的妇女后来告诉我,她也不习惯于颠簸的海浪。
入们通常叫她鲍夫·伯内特,是当时的空军少将查尔斯·伯内特爵士的妻子,
她此行的目的就是去和丈夫团聚。她是个很有见地的女人,心直口快,爱好
旅行和观赏异国风光,她在阿尔及尔有一套漂亮的住宅。

同行的人中,还有一些英国天主教徒,她们去伊拉克瞻仰《圣经》中提
到过的地方。

领头的是一个面目凶恶的女人,叫威尔布里厄姆婶婶,西比尔·伯内特
说她活像个大甲虫,说得太对了。她是个人人都想和她作对的女人。

我们到了巴格达,我拜会了几位老朋友,在那痛快地玩了四五天,随后
就接到伍利夫妇的电报,去了乌尔。

这年六月,我曾在伦敦见过他们,当时他俩回家探亲,我还把刚刚买下
的克莱丝威尔街巷中的一幢小房子借给他们祝就在他俩修缮房屋时,他们为
我安排了一项迷人的计划。

我在初夏前一星期左右到了乌尔,待他们收拾好行李后,就和他们一道
走,穿过叙利亚,直奔希腊,能和他俩同行去希腊的德尔法,我很高兴。

我顶着沙漠风暴到了乌尔。以前在那儿旅行曾遇到过沙漠风暴,但这一
次更猛烈,持续了四五天。我从没领教过四周到处弥漫着沙粒的情景。尽管
窗户紧闭,还挂着防蚊帘,可到了晚上,床上仍是一层沙子。虽然睡前到门
外抖干净,但次日早晨脸上的沙子还是不少。整整受了五天的罪。

然而我们却谈天说地,大家一团和气,我在那儿过得有滋有味。

伯罗斯神父又到了那里,还有建筑家威特伯恩,这次还有伦纳德·伍利
的助手马克斯·马洛温,他已经当了五年助手了,可前一年我来时他刚好不
在。他是个身材削瘦,皮肤黝黑的青年人,沉默寡言,极少开口,但对自己
分内之事极为熟悉。

我很快看到他善于处事。他和工匠们关系融洽,更难为他的是,把凯瑟
琳·伍利哄得团团转。凯瑟琳对我说:“马克斯当然是个出色的助手。我不
知道要是这些年没有他会怎么样,我想你会喜欢他的。我派他陪你去纳杰夫
和卡尔巴拉。纳杰夫是穆斯林死者的圣城,卡尔巴拉那儿有座建筑精美的清
真寺。我们收拾妥当后去巴格达,他陪你去那里。你沿途可以看看尼普尔。”

“哦.”我说,“但是,他难道不想去巴格达吗?我是说,他回家前要去
那儿看看朋友吧。”一想到让这个年轻人陪着就不痛快,他在乌尔操劳了三
个月,或许要一个人去巴格达玩一玩呢。

“噢,不会的,”凯瑟琳肯定地说,“马克斯会乐意的。”

像马克斯这样在艰苦的考古发掘地努力工作。终于可以去休息,可以去
散散心的年轻人,牺牲自己时间开车陪一位比自己年长,对考古一窍不通的
陌生妇女去看什么风景,大家竟都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看来马克斯把这事
也当作很自然的事了。他是个表情庄重的年轻人,我在他面前有些紧张。我
暗自有些揣揣不安。是不是应该向他表示歉意。

我也确实结结巴巴地向他透露过这趟旅行不是我的主意,可马克斯却表
现出蛮不在乎的样子。他说反正也没什么事。回家可以一程一程地走,先和
伍利夫妇一道走,既然他已到过德尔法,就和他们分手,去看看巴萨神庙和
其他希腊名胜。

他本人也愿意去尼普尔看看。那是个值得玩味的地方,去那儿他总是兴
致勃勃,当然还有纳杰夫和卡尔巴拉,全值得一看。


我俩如期起程。在尼普尔玩得很痛快,尽管累得精疲力竭。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到了迪瓦尼亚,我们住在迪希伯恩斯家过夜。

这一晚真让人费解。迪希伯思斯太太四处应酬,不但要和身旁的人交谈,
还要照应我和马克斯。马克斯回答得彬彬有礼;传教士夫妇一言不发,做妻
子的死死盯着丈夫,而他却绞扯着手绢。

我打着瞌睡,朦胧中脑子里冒出一个地道的侦探故事的情节。一位传教
士因精神过分紧张而渐渐地失去了理智。

为什么精神紧张?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每到一地,他都绞扯着手绢,把
手绢撕成碎片,从而提供些线索。线索、手绢、碎片,天旋地转,我打瞌睡
差一点滑到椅子下面去。

这时,左耳旁响起一个刺耳的声音:“所有的考古学家,”迪希伯恩斯先
生不怀好意地说,“都是骗子。”

我睡意全没了,琢磨着他这个人和他的话。他这话是挑衅性地冲我来的。
我觉得维护考古学家的信誉没什么必要,于是就口气温和地说:“你凭什么
认为他们是骗子呢?他们说假话了吗?”“一切。”迪希伯思斯先生说.一切
都是假的,说什么他们知道文物的年代了,挖掘出什么东西,什么这是有七
千年的历史楼,那件有三千年之久唉,什么这个帝王那时当政啦,另外那个
帝王取而代之啦,骗子,统统是骗子,无一例外。

“难道这还会有假吗?”我说,

“果真如此?”迪希伯恩斯先生嘲讽地一笑,不说话了。

我和传教士说了几句话,可他没什么表示。接着迪希伯恩斯先生再次打
破了缄默,透露出他愤愤不平的缘由:“一般情况下,我都得把起居室让出
来给考古学家那家伙。”

“噢,”我不安地表示,“对不起,我没想到。”

第二天清晨五点,我们上了路。我俩造访了纳杰夫,那的确是个迷人的
地方,真正的墓地,死者的城市。带着黑色面罩的穆斯林妇女来来往往地哭
泣着。这是极端分子的温床,不是随便可以来的,需要事先通知警察,他们
会注意是否会发生狂热冲突。

我们离开纳杰夫,前住卡尔巴拉,那儿有漂亮的清真寺,拱顶金碧辉煌。
这是我第一次走到近处观赏它。我们在警察哨所里过夜。在维多利亚时代长
大的我,夜里去叫醒一个不太熟悉的年轻人,请他陪我去厕所,真是不可思
议的事。然而很快就习惯了。我叫醒了马克斯,他又叫来一个警察,警察提
了盏灯,我们三人走过长长的走廊,到了个奇臭难闻的地方。马克斯和警察
又陪着我一起回到了住处。

第二天早晨吃了早饭,一个正在采摘玫瑰花的花匠,拿着一束花走过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