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文学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文学史-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外部世界交叉重叠,整个社会的全景由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内心视野中展示出 

  来。 



                                 7。乌韦·约翰森 



① 一译《莱尼和他们》。 


… Page 41…

     约翰森(1934~)在25岁时以其长篇小说《对雅各布的种种揣测》(1959) 

而一鸣惊人。有人称其为“伟大的文学事件”,因为这是一部“非亚里士多 

德小说”,如同布莱希特戏剧强调观众的参与一样,这部小说要求读者从不 

同叙事层次上自己作出判断;有人认为这是“一件伟大的政治事件”,因为 

它处理的是国家分裂后对人们造成的影响。作者本人就是在小说出版的当年 

从东德移居西德的。 

     小说写东德火车调度员雅各布被火车压死了,是自杀、他杀,还是由于 

不慎?无法断定。小说第一句话是“但是,雅各布总是横穿铁轨”,似乎表 

示他有不慎撞车的可能,但他又是经验丰富十分可靠的铁路职工。他的死因 

成了一个谜,了解雅各布的人提出种种“揣测”,由交谈、内心独白和直接 

叙述编织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最后,第三人称叙事者对种种揣测作了总 

结,但仍未解开这个谜。小说采用了侦探小说的结构,但只提供案情,侦探 

则由读者来充当,读者只能自己从这迷雾般的揣测中去发现真相。 

     通过人们的揣测、回忆,以雅各布为中心形成一张人物关系网,这张网 

笼罩了东德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雅各布的面貌也在其中渐趋清晰。他有高 

尚的人品,对生活执着而敏感,他和恋人分处于东德和西德,受着情敌的搔 

扰和间谍机关的控制,“他在西部感到陌生,在东部感到不再是家乡。”东 

西部的对峙给他造成了难以忍受的精神重负。雅各布的死因无法确定,但小 

说表现出的意向却是不难体味的,就是德国的政治现实必须改变。 


… Page 42…

                              五、美国文学 



                                 1。概述 



     当代美国文学是在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中演进的。多元化的艺术格 

局和艺术探索及由此而来的流派纷呈,新人辈出的局面,使它成为整个美国 

文学史中又一高潮。 

     二次大战没有殃及美国本土,反倒缓和了国内矛盾、刺激了经济,加之 

大批科学家流亡入境,更使美国的科学技术如虎添翼。战争结束时,在全世 

界四百多亿美元的黄金储备中,美国即握有三百五十亿之巨,两颗原子弹爆 

炸,更显示了其武力上孤峰独据的地位。以125亿美元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 

划,则标志着美国已处于西方世界盟主的地位。 

    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丰裕社会并未给美国人带来自在与安宁,以麦卡 

锡主义为代表的政治猜疑和迫害,朝鲜战争的阴影,整个冷战时期的紧张与 

恐惧感使人人自危。公众以小心谨慎、顺应时尚、以物质享受为满足的处世 

原则,使文学艺术出现了战后“沉默的十年”。斯隆·威尔逊的《穿灰法兰 

绒套服的人》 (1955)写这种无个性的“组织人”,无追求的庸人,充分体 

现了这个精神上没有光彩的时代。虽然作品本身很平庸,却引起了广泛的共 

鸣。 

    50年代中期以后,冷战的紧张气氛有所缓和,郁闷多时的一批青年逆子 

终于按捺不住愤懑,发出了野性的“嚎叫”,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但他们正是对精神上业已“垮掉”的现状看不上眼,这才投袂而起的。  60 

年代的猪湾事件,古巴导弹危机,尤其是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使美国社会 

处于长期动荡之中,总统肯尼迪遇刺,黑人暴动,学生造反,市民反战示威, 

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小说开始流行。  70年代以后,随着越战的结束,美 

苏、美中关系的解冻,国际国内局势趋于缓和,公众对政治性社会活动的激 

情减退。但种族、阶级、阶层的矛盾,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生活瞬息万变造 

成的困惑依然存在,女权运动也不时掀起一个个小高潮。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中,美国文学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从 1949 

年至1993年,在40年中有7位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除福克纳、海明威、 

纳博科夫、沃伦等文坛老将外,又涌现了契弗、马拉默德、贝娄、梅勒,卡 

波特、奥康纳、斯泰伦、阿瑟·密勒、田纳西·威廉斯、阿尔比、金斯伯格、 

托妮·莫里斯、巴思、巴塞尔姆、海勒、厄普代克、罗斯、品钦、欧茨等一 

大批新人。南方文学继续活跃,“垮掉派”、“黑色幽默”、黑人文学、自 

白派诗、犹太文学、战争小说异彩纷呈。在多方面的自由探索中,有的作家 

更关注经验世界的问题,如现实社会中的暴力、凶杀、吸毒、家庭解体、生 

态恶化、种族、性别、阶级的冲突及由此引起的精神恐慌、孤独、压抑、无 

所适从、人格分裂等等;有的作家更关心超验世界的问题,他们的眼光越过 

现实社会的具体矛盾,从形而上学角度去思考人类的基本处境,探求终极真 

理,诸如人类的局限,人类的前途,生存与毁灭,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文明 

进展的二律背反等都是他们作品的基本主题。 

     60年代以后另一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是非虚构小说的兴起。当时文坛有 

一种流行的看法:现实主义方法已经显得僵化,小说要继续生存,必须另辟 

蹊径,而新闻界对不带个人感情、纯客观的写作原则也感到厌烦。于是作家 


… Page 43…

为使作品更具真实感,开始用新闻体写小说,记者则用文学手法来加强新闻 

报道的艺术魅力。在这两股力量推动下,非虚构小说勃然兴起。杜鲁门·卡 

波特的《凶杀》(1965)是开山之作。至80年代,乔纳森·科尔曼的《奉母 

之命》 (1985)和香娜·亚历山大的《胡桃夹子:金钱、疯狂、谋杀——一 

个家庭像册》,分别从不同角度对70年代末的同一件凶杀案进行了深入剖析 

和艺术表现,追求“事实俱在、铁证如山”的效果。这两部作品得到评论界 

一致好评,并很快成为畅销书。公众对真实感的追求,现实中生活节奏的加 

快,戏剧性事件的层出不穷,都使非虚构文学备受青睐。 



                  2。金斯伯格、施奈德与“垮掉派”诗 



     战后最初十余年,在欧美国家最活跃的是所谓“垮掉的一代”。这是一 

批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青年人,战争创伤的隐痛,冷战给和平生活带来的 

紧张的政治气氛,社会动荡,生活无保障,前途渺茫,这一切使一代年青人 

陷入难以自拔的幻灭之中,绝望使他们无所畏惧地走上反抗社会的道路,形 

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在德国他们被称为“重返家园的一代”,在英国叫 

做“愤怒的青年”,美国则是“垮掉的一代”。这些人的反抗方式是自戕式 

的,如东方习俗中以自杀在仇敌家的门槛上来惩罚仇敌一样,“垮掉的一代” 

是以摧残自己来摧残社会。酗酒、吸毒、蓄长发,着奇装异服,他们不屑于 

与主流社会为伍,蔑视一切正统观念,主张“要思考,要回想,要摸,要套, 

要试每件东西,要调查每件东西”。60年代,“垮掉的一代”作为社会运动 

已告消歇,为嬉皮士,“新左派”取代,但“垮掉的一代”在文学艺术领域 

的一系列实践却并未随之失去价值,尤其是小说与诗歌。杰克·凯如阿克的 

 《在路上》引起了一批茫然若失的青年人的共鸣,被论者称为“一个光辉的 

艺术家”,“垮掉的一代之王”。但最能代表“垮掉派”的还是两位诗人: 

艾伦·金斯伯格和加利·施奈德。 

     我看到这一代精英毁于疯狂, 

     他们饥饿、歇斯底里,赤裸着身子, 

     在黎明时拖着沉重的身躯, 

     穿过黑人区街巷,寻找疯狂吸毒的机会。……他们贫 

     穷,褴褛,眼眶下陷,吸毒致醉,…在字纸篓里烧纸币 

     ……在低级旅馆内吞火, 

     或在天堂巷饮松节油,死,…… 

     他们连续七十小时不停地讲话…… 

     他们又出现在西岸,对联邦调查局进行调查, 

     他们蓄长发,穿短裤,和善的大眼睛,皮肤黝黑而富性 

     感,散发无法看懂的传单。 

     他们用香烟蒂焚烧苍白的手臂,对资本主义喷吐有麻 

     醉品的烟蒂表示抗议。 

     这就是金斯伯格的 《嚎叫》所描绘的这些青年叛逆者的生活。这首诗出 

版后被旧金山当局指控为淫猥作品,但它却引起了读者的疯狂抢购,专家学 

者成群结队到法院为他辩护,而且,在这首诗未公开发表时便使听到朗诵的 

学院派诗人洛威尔受到震动,从而改弦更张,创立了自白诗派。 

     在金斯伯格用笔对城市进行挞伐时,施奈德正在野性的大自然中沐雨栉 


… Page 44…

风,他的诗中充满了粗犷狞厉怪诞的意象:被溪水冲洗的巉岩,渗透了火和 

重压折磨的花冈岩,肮脏的小狼,大吃莓子的黑熊,噙着流血的乳头的半人 

的小崽子……他建议信徒去吻魔鬼的肛门并吃他的粪便,去爱人,去寻求 

     舞蹈的狂野的自由,狂喜 

     寂静的孤独的照明,静喜 

    真正的危险。赌博。还有死亡的边缘。 

    施奈德曾表示:“我珍视大地上最古老的价值,……灵魂的丰富性,动 

物的魔幻力,孤独中的力量幻象,可怕的开始和新生,爱情舞蹈的狂喜,部 

落的日常劳作。”他对神秘的东方文化,包括中国的禅宗颇有兴趣。在这一 

点上,他同金斯伯格一样,是继承了庞德等人的东方主义,而他们对东方文 

化的涉及面又大大拓宽了。 



                    3。罗伯特·洛威尔与“自白派” 



    洛威尔出身波士顿名门世家,家族中有数位著名诗人,哈佛大学校长。 

30年代他师从约翰·克罗·兰塞姆,写“形式工整而内容艰深”的诗。 50 

年代在一次旅行中他在咖啡馆里听到了竞相传诵的金斯伯格的《嚎叫》,忽 

然感到自己多年来的诗沉重,做作,冗繁的参注如沉重的甲胄,于是他毅然 

调头,将自己的诗改得更清晰明白,并大声朗读。他一反学院派诗风和新批 

评的“非个人化”原则,面对疯狂的世界坦陈个人的生命体验,由此开创了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重要流派——“自白派”。这一转变的标志是1959 

年出版的《人生写照》。 

    在此之前,他的《威利爵爷的城堡》(1946)和《卡瓦纳家族的磨坊》 

 (1951)也颇得诗界好评,前者描述了这个世俗世界的精神荒芜,探索以基 

督的方式拯救灵魂的可能,诗人的个性深深地潜伏在神话、寓言和密集的比 

喻的底层;后者包括一首长达600行的叙事诗,故事精巧深奥,叙述古色古 

香,格律严谨,典故和暗喻重重叠叠,形成厚实的地壳,使耐性不足的读者 

无法汲取涌动在深层的甘泉。 

    从 《人生写照》起,作者开始不是用父辈的方式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面对 

生活,作品更具自传性,更多描写个人经验的真实景象,形式,节奏都更具 

即兴特点,结构寓于经验,经验呈现结构,语调、气氛、速度更灵活多变。 

 《我和温佛鲁舅舅相处的最后一个下午》中没有典故,没有分节,也没有韵 

律,只有一个五岁儿童天真无邪的眼神中他那即将死去的舅舅的形象。 《臭 

鼬出现的时刻》写人濒临疯狂时的恐惧: 

    季节染病了—— 

    我们失去了夏季的豪富, 

     它似乎从一个货单上滑掉了。 



     …… 



     牧场在市镇上空倾斜着…… 

    我的头脑不正常。 

     车子里的收音机尖叫着, 

     “爱情,啊,轻率的爱情……”我听见 

    我染病的灵魂在每个血细胞里哭泣, 

    就像我的手掐住了它的咽喉…… 


… Page 45…

     我自己就是地狱; 

     没人在这里—— 

     只有那些臭鼬在月光下 

     寻找一口食物。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