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经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经济史-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Page 95…

这突出表现在:把调整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局限于财政关系即利润分配关 

系,而未触及产权关系。事实表明,企业没有独立的产权,就不可能有真正 

的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市场主体。 

     尽管 1987年提出的改革方案同过去的改革方案相比是一次深化的改 

革,然而,由于遇到重重的困难和阻力,该改革方案难以付诸实施。在经济 

体制改革遇到困难和阻力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和苏共不是坚持社会主义的 

改革方向,把经济改革进行到底,而是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丧失了信心,继而 

进一步发展到否定社会主义。首先,戈尔巴乔夫等人在揭露苏联现存经济体 

制的弊病时,却把苏联的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等同起来,把 

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弊病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病,从而得出否定社会 

主义制度的结论。其次,把推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改革的 

目标,从而否定并改变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4)匈牙利经济体制的改革 

     1968年匈牙利推行的经济改革,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苏联,也不同于南 

斯拉夫的经济体制,它的基本特点是把国民经济有计划的集中管理同运用市 

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匈牙利对经济体制主要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改革: 

     ①计划体制改革:匈牙利认为,它的经济是建立在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 

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但计划经济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下达指令性指标,不能把 

计划经济同中央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等同起来,认为对所有企业和所有产品 

都采取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的办法,会限制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积极作 

用,妨碍经济的发展。国家组织各项经济活动是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进行, 

因而必须自觉地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在处理计划和市场关系方面,两 

者不是对立排斥的关系,而是有机的统一体。匈牙利还认为,发展经济管理 

体制的目的是更有效地实行计划经济。其任务是促进更坚决地体现中央的意 

愿和同时扩大企业的自主权,促进计划和市场的统一。基于上述认识,匈牙 

利在坚持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取消了中央直接向企业下达指令性指标的做 

法,由企业参照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自行制定计划。国家只规 

定经济发展方向和各部门经济的主要比例。国民经济计划只对政府和经济管 

理机关具有约束力,并不下达给企业,而主要是通过加强经济调节手段,配 

合直接的行政干预来保证国民经济计划的贯彻。从1985年起,匈牙利的计 

划制度强调民主性、灵活性和加强计划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能力。 

     ②扩大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企业有权决定计划、生产方法、所用原料 

和设备,有权用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进行投资;有权决定产品的销售以及决 

定部分产品的价格;有权增减职工人数,根据合同招收和解雇工人;有权支 

配留归企业的利润和折旧费;国家只规定工资增长的最低幅度和最高幅度, 

具体的工资水平则由企业自己决定,年终分红和奖金也由企业自行规定。 

     ③价格体制改革:在 1968年价格改革中,把单一的计划价格制度改变 

为混合价格制度。这种混合价格制度实行官定价格和非官定价格(自由价 


… Page 96…

  格)并存,它包括固定价格、最高限价、受官方限制的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 

  等四种价格形式。同年,自由价格在各类产品价格中所占的比重是:原料和 

  半成品的生产者价格为28%,加工工业产品的生产者价格为78%,农产品 

                                                                   ① 

  的生产者价格为12%,消费品和劳务的消费者价格为23%。在1980年实 

  行的新价格体制中,匈牙利又把国内价格和世界市场价格有机地联系起来, 

  其突出表现是采用竞争价格的定价原则。实行该定价原则,就是根据其产品 

  和劳务是否可以成为外贸的对象以及是否有形成竞争能力的可能,把生产部 

  门划分为竞争部门和非竞争部门。在竞争部门的定价原则是:燃料和原材料 

  的国内价格按世界市场(非卢布区)的进口价格制定,制成品的国内价格按 

  向世界市场(非卢布区)的出口价格制定。在非竞争部门仍采用成本定价法, 

  并在条件具备时采用比较价格定价法。 

       ④物资供应体制改革:取消了在物资供应方面的统一调拨和统一分配的 

  制度,允许生产资料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企业需要的生产资料和产品 

  的销售都要通过相互间的供销合同或市场上的买卖去实现。 

       ⑤加强各种经济调节制度的作用:如为了加强对市场的控制,国家除了 

  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对一些重要物资进行统一调拨或强制性供货之外,主 

  要是采取灵活的价格制度进行调节;为了控制投资的规模并提高其效益,在 

  投资方面取消了由国家预算无偿拨款的办法,并规定在10年内还清;为了 

  防止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与职工之间在收入方面差别过于悬殊, 

  不仅规定了六种工资调节制度和各种奖励制度,而且实行了各种累进税收制 

  度。 

       60年代中期后,匈牙利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迈出了较大的步 

  伐,特别是在经济体制如何保证国家宏观控制和微观经济的灵活性方面,进 

  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曾经显著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80年代中期 

  后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条件的变化,匈牙利现行的经济体制不能有效 

  地推动生产结构的改造、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以及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化经 

  营,以致匈牙利的国民经济面临不少困难。 



                             4。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 



        (1)苏东国家的对外贸易关系 

       苏东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先后对进出口的发展速度、商品结构、地区结 

  构等进行了调整。 

       首先,控制进口速度和加快出口速度。苏东各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较快, 

  1984年与1950年相比,经互会 (苏联东欧国家在其中居于优势地位)成员 

  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35倍。苏东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 



① 薛仲年、余兴发:《苏联东欧国家价格管理制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154 页表1。 


… Page 97…

对外贸易的理论和指导思想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如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单 

纯强调互通有无,替代进口,而在60年代之后则强调国际分工,节约社会 

劳动。认为发展对外贸易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定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节约 

本国的劳动,获得更多的价值。50年代末首先在经互会范围内提出国际分工 

原则,后来到60年代中期,又将国际分工原则扩大到世界范围。在这样的 

理论指导下,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就比过去更为迅速。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也 

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在60年代,苏联东欧国家进出口额的增长基本上取决 

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长,因为当时国际市场上价格的变化影响不大。而在70 

年代,由于国际市场价格急剧增长,这些国家的外贸发展也明显地受价格因 

素的影响,在进口方面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比出口方面更为明显。70年代经 

互会欧洲成员国除苏联和保加利亚之外,大多数国家按实际价格计算的贸易 

平衡方面均出现逆差。尽管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出口值超过了进口值,但由于 

价格的变化,按实际价格计算的出口尚不能抵偿进口。在这种情况下,苏联 

东欧各国一方面力求保持实际商品出口的高速度,即大力贯彻支持出口政 

策;另一方面,鉴于增加出口不足以扭转这种国家外部经济条件恶化情况, 

采取措施加强对进口速度的控制。这种做法的结果,使进口速度减缓。 

     其次,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以及燃料、矿砂 

和金属等商品在苏联东欧各国的外贸总额及其增长额方面占的比重最大。机 

器、设备、运输工具在进出口中的比重均占三分之一左右,如果再加上燃料、 

矿砂和金属,那么,其进出口的比重则要占一半以上。如再加上原料和半成 

品(非食品),其所占的比重则更大。苏联进出口商品结构基本上处于工业 

化前期国家那种落后状态,即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多是机器设备和高质量 

的轻工业品,出口的商品多是原料、燃料等初级产品和半成品。自1955年 

以来,在苏联进口总额中,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一直占三分之一左右。而在 

出口总额中,燃料和电力、矿石、木材等一直占很大比重并呈上升趋势。如 

1955年占32。3%,1983年占64%。东欧国家所需的燃料和原料在很大程度 

上要依靠苏联的供应,因而在东欧国家的进口中,燃料和原料的进口占了颇 

大的比重。如1950年在罗马尼亚的进口总额中,燃料、矿物原料和金属的 

进口占23。5%,1985年则高达51%。捷克斯洛伐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进 

口燃料、原料的比重很大,出口机器、设备的比重也很大。捷克斯洛伐克在 

进口商品中,燃料、原材料所占比重最大,1984年占54。2%,而在外贸出 

口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机器、设备和工具,其占出口总额的56%以上。1985 

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进口的燃料、原材料占整个进口的42。8%;在出口商 

品中,机械、设备、车辆占整个出口的46。6%。在70年代之后,由于国际 

市场上石油等燃料、原材料价格的急剧增长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苏东国家 

在外贸总额中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燃料、原材料的比 

重增长较快。1970—1980年,经互会欧洲成员国在出口总额中,机器、设备、 

运输工具的比重由33%下降到30%,在进口总额中,其比重财由35%下降 


… Page 98…

到33%;燃料和原材料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则由43%上升到49%,其在进 

口总额中的比重则由45%提高到50%。 

     最后,外贸的地区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对西方国家经济开放政策的 

实行,苏联东欧国家外贸地区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经 

互会欧洲成员国之间相互贸易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同西方发达的资本 

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比重则呈现上升的趋势。 

    ①与经互会成员国的贸易关系。在苏联东欧国家特别是经互会欧洲成员 

国的对外贸易中,与经互会成员国的贸易占据主要地位。经互会内部贸易可 

满足其成员国所需机械设备的67。8%,煤炭的99。2%,石油的69%,天然 

气的93%,铁砂的76。7%,粗铁的96%,黑金属产品的66。3%,木材的70 

%,工业消费品的60。7%。经互会欧洲成员之间的贸易在整个对外贸易中占 

一半以上,如1970年为61%,1976年和1980年分别为56%和54%。经互 

会欧洲成员国之间贸易比重的下降,在颇大程度上是与其同西方发达国家发 

展贸易有关。在80年代中期之后,尽管苏东国家在政策上进一步实行对外 

开放,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却每况愈下,产品的质量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 

要,又缺乏必要的外汇,从而影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经互会欧洲成员 

国之间的贸易比重反而又有所提高。如苏联同经互会成员国的贸易比重: 

1970年为55。7%,1980年为48。6%,1985年为55%,1988年达到59。7%。 

    ②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经互会欧洲成员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贸 

易在整个外贸总额中的比重:1970年为24%,1976年和1980年又分别提高 

到30%和31%。苏联对外贸易的重点国家虽然是经互会国家,但在80年代 

中期之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发展更为迅速,在其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呈上 

升趋势,1950年为15。2%,1970年为2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