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现代中国(三卷合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追寻现代中国(三卷合集)-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赫嬲偁幍恼h政治,公開、公平的選舉規則和程序,黨與黨之間的合作,所有成年公民參與的公開、基礎廣泛的選舉。通過終結臺灣的戒嚴法,合法化反對黨的存在,解除出版禁令和修改煽動內亂罪條例,蔣經國於一九八七年踏出關鍵的一步。隨著蔣經國於一九八八年溘逝,過去由外省籍黨級大老把持國民黨主導政局的局面為之丕變。對臺灣而言,最關鍵性的轉變是李登輝繼承總統職權。嗣後臺灣的「大法官會議」於一九九一年作出釋憲解釋,明言國民大會內原係一九四七年在大陸地區選出的代表應在同年悉數退職,遺缺由新選出的代表接替以重組新的代議機制,臺灣的民主化進程於焉邁入新的階段。接踵而來的改革是,以臺灣公民直接選出總統、副總統的公開選舉,取代過去由國民大會代表推選總統、副總統的辦法。另一方面,為了彌補舊時代的傷痕,國民黨不僅同意全面、公開研究一九四七年二月戰後國民黨佔領勢力屠殺臺灣人的事件,同時還為這場悲劇表達論吹那敢狻#ㄔ'六)
  國民黨的主要競爭對手、公開宣揚臺灣獨立理念的「民主進步黨」,於一九九一年的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中贏得百分之二十的席次,一九九二年的立法委員選舉中贏得百分之三十一的席次。一九九三年,由國民黨內分裂出來的第三大黨「新黨」,使得選舉的競賽更形激烈。一九九四年,民進黨推出的候選人,在具有政治象徵意義的臺北市長選舉中擊敗國民黨的競爭對手。而臺灣民主選舉過程的高潮,來自一九九六年首次舉行的臺灣總統大選,其中臺灣的主要政黨均推出候選人角逐總統的寶座。在這場選戰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有百分之七十六合格的臺灣選民去投票,李登輝獲得了百分之五十四選民的多數支持。在臺灣總統大選過程中,中共因意圖透過於臺灣鄰近水域進行飛彈試射和艦隊演習等手段威嚇尋求臺灣獨立的潛在支持者而大失民心,中共此舉幾乎使兩岸貿易往來趨於停滯。隨著這場選舉的展開,我們可以理有所據地說,孫逸仙所設想「訓政時期」作為過渡到民主政治的重要中介階段,至少對地處中國大陸邊陲的這個華人社會而言,業已結束了。
  臺灣成就的社會模式,或許是鄧小平心目中所期待中國大陸的未來榜樣:迄至一九九○年代中期,臺灣的總人口數是二千一百萬,每人平均所得一萬零五百五十六美元,每天消耗三千卡路里的熱量,預期壽命值男性是七十一歲、女性是七十七歲,每年人口增長率低於百分之一。百分之五十七的臺灣人接受中學以上的教育程度,而臺灣的官僚和議會代表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遠超過其他社會的同一群體。在總數九百萬的勞動力之中,失業人口僅佔百分之零點九。
  相較於臺灣,在「中英聯合聲明」(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確立了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回歸中國大陸之後的「一國兩制」架構的陰影下,香港在朝向民主的道路上就顯得既遲滯又顛簸。一九九一年夏天,英國放鬆殖民統治,首度允許香港立法局(Legislative Council)六十席代表中的十八席開放直選產生。其餘四十二席中的半數由政府遴選,半數則由醫生、律師、教師、貿易公會、商業團體之「功能組別」(constituency groups )間接選舉。至少有來自親北京、親商業團體、親民主派人士和個人等各類屬性的九十五名候選人競逐立法局議員席位。這次選舉造就了名為「香港民主同盟」( United Democrats of Hong Kong )的多數黨團體,這一團體係由思路清晰、善於說理的律師李柱銘(Martin Lee )領導,他曾公開批判中共對人權的錢踏以及對香港事務的干涉。而親中方的候選人在這次選舉中幾乎全軍覆洠А
  一九九二年十月,甫獲英國任命的總督彭定康(Christopher Patten )宣佈港英政府計畫將功能組別的席次開放選舉,同時增加這類席次的數目,並降低由總督直接任命的議席。彭定康聲稱,之後將由十八歲以上(含十八歲)的香港全體居民,以全面而公開的選舉方式選出立法局議員,這項方案預計在一九九五年實施。彭定康宣稱這些革新作法並未摺骋痪虐怂哪甑幕驹瓌t,但中共方面伲膳矶ǹ档恼囊鈭D。而且政府遴選的議席(現在縮減為十席)同樣由更具廣泛基礎的選舉委員會(即由區議會民選議員組成)選舉產生。中方怒不可抑,宣稱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共產黨掌權之後,將解散這個通過公開選舉的立法局,並另起爐灶,成立諮詢機構聽取有關過渡階段事宜的意見,而這個組織的成員將由中方所提名。一九九四年九月舉行的議會選舉(即香港區議會的選舉),民主同盟贏得的席次是親中方政黨的兩倍。一九九五年所舉行最後一次、眾人期待的立法局選舉,民主同盟再次人獲全勝,親中方的政黨則近乎潰敗。不過令人沮喪的是,在這次選舉中,前往投票的選民僅佔合格選民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五。中國政府反覆重申,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當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之後,將解散這屆的立法局。
  由是觀之,中國政府的態度相當程度反映了鄧小平所傳達的觀念:香港、臺灣兩地華人的經濟成就是全體中國人的驕傲,而奠定其經濟成就的貿易投資策略和獨立自主的管理制度,是值得中國學習的。然而一旦這些地區的華人在達到某種繁榮程度之後,意欲進一步尋求可行的民主改革方案,那麼就該予以壓制——無論是用威茫⑽鋰槪虻鹊街袊伯a黨政府能控制局勢後便加以鎮壓。對中國本身而言,「訓政時期」顯然還是存在的。

  下海

  在鄧小平以「最高領導人」的身分統治中國的晚年裡,打擊邊陲地區的民主試驗不僅使中國予人一種盛氣凌人的態勢;中國境內整個政策和宣告所形成的氛圍,顯示抗衡西方強權、特別是美國的氣焰,已與主張和解者不分軒輊。早在一九九四年初,中國即轉換基本用語,在美國身上烙印了新「霸權主義」強權的標弧砸痪帕鹉甏兑痪虐恕鹉甏A段,這類譏罵式的標弧1挥脕砻枋鎏K聯及其陰制茐闹袊锩母鞣N企圖。有些資料顯示,鄧小平試圖阻止把昔日這種富爭議性的用語從蘇聯移植到美國身上,但並未能成功,這證明鄧小平的個人權力已出現萎縮的警訊。對美國的攻訐實與中共黨內若干元老幹部和受到波灣戰爭刺激的軍事將領持續施壓有關,他們期望人民解放軍得到更多的財政挹注,促進軍事的現代化和提昇戰力,以迎接對抗的世界局勢。「正是美國霸權主義者說三道四地干預」,杖缛嗣窠夥跑姷目倕⒅長於一九九四年五月的陳述,給予「我們國家內部敵對因素分裂活動的公開支持,並反對、顛覆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幾位政治局的常務委員亦凸顯出這類訊息的意義,聲言美國的目標就是要「推翻中國政府,壓制中國的發展。」(裕撸
  美國政府縱容其官員與魏京生會面,並針對中共摺慈藱嗟淖h睿M行晤談,意圖極為明顯;而對傷害中國尊嚴最深的,莫過於美國反對北京承辦公元二○○○年奧摺T僬撸'約浮現的挫傷,還有美國國內針對取消中國「最惠國」(most…favored…naiion )貿易待遇的冗長論辯,對於流亡海外的達賴喇嘛尋求阻止中國繼續剝削西藏的目標給予道德的支持,指控中國藐視國際協定出售核武技術給伊朗、巴基斯坦。中國回應這種種不友善動作和其他霸權主義者的威茫用的手段,包括以核子動力潛艇追綜黃海上的美國軍艦、迫害中國的基督徒、在南沙群島(Spratly Islands;位於越南和印尼之間)附近的糾紛海域部署早期預警雷達網,而罔顧南沙群島距離中國大陸有千萬里之遙。
  但事實上,儘管中國煞有介事地看待這些來自西方的威茫贿^倘若真有進行「分裂活動」、「顛覆社會主義制度」力量的存在,那這些力量必然起於中國內部,而不是受到西方世界傾全力或遮遮掩掩的支持。黨統治的本伲呀涋D變,越來越多的人民認清了黨過去說詞的造假不實和相互矛盾,人民所孕育出的新希望和野心勃勃的抱負如排山倒海之勢而至,迫使黨只能被動採取守勢以對。儘管對毛澤枺撵‘的阿諛奉承依然故在,但現今所採取的表現形式卻是一種流行文化的崇拜,而不是根深柢固、狂熱的信仰體系。一部中國的新浪潮電影,即所謂「第五代」電影製作人製作的電影,自舊中國裡召喚出美學的臁辏哉蔑@人民中國過去所承受的苦難是何等的荒謬,以及當前黨對正義、歷史所抱持的態度是如何矛盾而虛偽。中國青年所寫誇張的小說與故事,破除陳規的中國式搖滾樂、饒舌歌,冷嘲熱諷的漫畫和才氣縱橫的畫作,在在傳達了他們蛹化蛻變的訊息。中國大陸盛傳一則極盡挖苦之能事的笑話,生動地捕捉到這種情緒:一名中國百姓在街頭高喊李鵬是「呆瓜」後旋即被捕,他獲判二十年的徒刑。這一刑期是由兩罪合併執行:表達反革命的情緒判刑五年,洩露「國家機密」判刑十五年。
  此時,中國城市與農村的地景風貌也持續改觀。道路穿越城市近郊,整個村子被夷為平地,而無視於歷史記憶、地方生活形態或美學視覺。就如同臺灣與香港,但卻又缺乏完善的都市規劃和典雅的建築,高聳入雲的旅館和商業大廈四處林立——其中多數是軍方或公安所有或出資,不只是北京、上海,現在連省內城鎮的天際線景致亦劇烈變化,程度絲毫不遜於任何經濟特區。即使城市裡的失業率居高不下,但過時的集體企業依然在競爭的市場機制中苟延殘喘;農村生活形態也起了變化,數百萬農民投身城市,於震耳欲聾的建築物內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小工廠裡尋找就業機會。上海的流動勞動力膨脹至二百八十一萬,單是每天就有六萬人進入北京市內尋找打工的機會;枺奔忠蛴杏獍俜种霓r工四處流竄而發出警訊。成千上萬的研究人員和幹部發覺,單懀麄兾⒈〉男剿畡荼仉y以在物價飛漲、新消費形態的世界理討生活。他們紛紛智蟮诙荨⒐仓恋谌萋殬I,競相「下海」尋找機會掙錢。
  時代茫齽拥谋举|也可以由其他方面的現象、亦即賦予「下海」字意新內涵的人數不斷激增而獲得辨識。新一代中國移民(大多來自福建)覺得他們在極端困頓的環境下難以一夕致富,於是用金錢買通非法的管道出國。在滿載非法中國移民而於一九九三年夏天靠岸紐約長島的「黃金冒險號」(Golden Venture )案例中顯示,成千上萬的中國人願意支付至少二萬美元,但求有機會偷渡到美國。只要有偷渡航線被美國移民局破獲,並加強海岸線的巡邏,就會開闢其他的管道:最先是通過空中穿越加勒比海,之後則是經由枺蟻喌貐^縱橫交錯的海域。偷渡咦鞯囊幠#┞冻鲋袊私M織性犯罪的力量是無孔不入,且大都與像三合會這類歷史悠久的秘密會社有所牽連(或者至少是名義上),而像這類的秘密會社在清末時期實力是十分雄厚龐大。
  唯有通過個人生活的故事,才能彰顯這類夾雜著動盪不安、顛沛流離、興奮刺激、尋找機會的情節。最近於中國農村所做的訪問,凸顯了在農村發摚ё饔玫倪@些因素。這些訪問顯示,一九二○、三○年代歷經苦難的文盲農民曾親眼目睹家人在铮I邊緣哀嚎,日本人侵略家園,共產黨人滲透進他們的村莊,他們在一九四九年後樂於和共產黨合作,之後在毛主席的話語中過活。然而在鄧小平新政之下,他們又必須面臨公社的解體,農業機制的去集中化( decentralization )、去集體化( decollcctivization),而被拋向不可知的未來。類似的情節,城市工人同樣有話要說,即使我們已從工人在文革期間的「坦白招供」窺知梗概。來源廣泛的非官方資料亦披露,在一九九○年代,許多罷工抗爭的嚴重程度超過一般工業颍齽樱h非黨所願意承認。再者,於反右鬥爭、文化大革命期間蒙遭蹂躪的高級知識分子,同樣記錄下他們的故事,這些故事無一例外,都是環繞在他們個人於一九六○、七○年代所承受的猙擰經驗,而不是訴說他們如何眨约喝ミm應鄧小平的時代。
  對一九九○年代的青年、中年城市專業人士而言,環境的壓力其實是因人而異。這群人經常提及他們的生活起伏不定:即便在某種程度上得到父母、配偶的奧援,不過他們仍覺得猶如獨行俠般,在茫茫社會裡無依無靠。年輕夫妻往往罄其家產作為睹注,獨自單槍匹馬投入高科技、市場競爭、外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